來源:鄉村白大褂整理發布
轉載需文首注明來源
對于村醫來說,養老待遇的保障,是他們尤其關注的問題。然而,在不少地區,養老的落實情況還不容樂觀,尤其是在補助資金發放上問題頻發。
對此,江西省新干縣人民檢察院就鄉村醫生養老生活補貼資金發放存在的問題舉行公開聽證,并向相關責任行政機關宣告送達檢察建議書。明確針對鄉村醫生養老生活補貼資金存在的問題加以整改落實。
本次公開聽證,足以說明當前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對此的重視程度。通過檢察機關公開監督,能夠保障鄉村醫生養老生活補貼資金發放問題可以被有效跟進和落實。
畢竟鄉村醫生養老金是否發放到位,關乎到村醫的收入和生存,也是目前是廣大村醫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之一,亟待各部門解決和落實。
“延遲、拖欠、克扣”
是村醫養老金發放的三大問題
近些年,從新聞曝光的多項事件中可以看出,“延遲發放、拖欠、克扣”是養老金發放過程中最常發生的問題。
無論是在網站上,還是社交平臺上,只要有村醫在的地方,這個話題就永遠有人感同身受:
1、三門峽市靈寶市西閆鄉,拖欠老年村醫養老補助1年都沒發放,當地村醫求助無門只能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懇請政府為村醫出面處理;
2、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退休鄉醫補助款近2年沒有拿到,當地村醫多次就補助金的問題向12345熱線和衛生局反映,但得到的只有一個字“等”!
3、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曝光當地衛健局未按規定及時向全縣符合條件的725名鄉村醫生發放養老保障補助資金,共涉及210.52萬元。
4、河南省轟動一時的36名村醫辭職事件中,他們的“辭職信”也透露,養老補助上級層層克扣,待遇難以落實,養老毫無保障。
對于村醫來說,養老待遇無疑在各項保障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然而,通過以上種種事件,可以看出,在不少地區,村醫的養老問題長久以來都被擱置。
究其原因,無非是由于在基層地區,尤其是在最基層的村衛生室,在補助資金在管理上依舊比較粗放,甚至根本沒有出臺地方性的資金管理辦法,也未制定相關服務和統一養老補助標準。
所以當資金在層層下撥過程中的操作空間就很大,這就給養老補助資金的去向環節增加了隱患。
同時,根據一些村醫反映,政府給的養老補助直接打在衛生室賬戶,而該賬戶通常由“獨攬大權”的衛生室長管理,具體怎么發?什么時候發?發多少?對于村醫來說少有知情權。
所以歸根結底,主要原因還是有些地方缺乏綱領性文件,加之資金監管不到位,才會讓這種克扣、拖欠的事件頻發。
多地養老政策推陳出新
全方位解決村醫養老問題
隨著農村人口的老齡化,鄉村醫生的養老問題日益突出,加強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各地為鄉村醫生發放補助的過程中,在提交-上報-發放等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規范操作;對鄉村醫生發放養老補助工作也應加強透明化管理,貼出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盡可能防止“意外”出現。
同時,相關部門也要積極監督和推動,將已經曝光未發放的補助及時下發。
比如上文曝光的四川省旺蒼縣的725名村醫遭遇到養老補助延遲發放問題,后面在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和推動下,已向534位一類鄉村醫生發放了191.42萬元的養老保障補助資金,191位二類鄉村醫生也獲得了19.1萬元的養老保障補助資金。
針對這類鄉村醫生的養老補助資金切實發放問題,國家層面近年不斷下發政策,給出了明確保障要求。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將“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發展壯大,人員素質和結構明顯優化,待遇水平得到提高,養老等社會保障問題有效解決。”列為目標任務。
為有效解決村醫養老,國家衛健委還明確,將按以下方案,分類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和醫療保障問題:
1、已納入事業編制的鄉村醫生
按照有關規定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
2、未納入事業編制的鄉村醫生
按有關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結合實際給予適當補助。
3、年滿60周歲的鄉村醫生
各地要結合實際采取補助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其養老待遇。
除此之外,各地也在不斷落實,根據當地村醫情況調整保障政策,創新性地針對不同身份的村醫落實養老保障。
比如在崗、離崗鄉村醫生,目前已有多地對此實施不同的政策。
以四川省資陽市為例,明確當地村醫的養老政策,根據建立了鄉村醫生退出機制。針對當地對在崗、離崗鄉村醫生實施不同的政策:
在崗村醫在參加養老保險時,不再是自行繳費,而是可以領取政府的補助,待退出后按保險規定發放養老金;
離崗老年鄉村醫生不再具有參加養老保險的資格,按照工作年限直接發放養老補助。
為了確保每個村醫都能領取到養老補助,杜絕冒領、違規行為,村醫申請養老補助需要經過一定的流程,具體而言,鄉村醫生完成個人申請后,歷經初審、初次公示、復審、再次公示、終審等環節,確保12月底前政策落實到位。
另外,針對一些因為年齡原因不符合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鄉村醫生,云南省保山市更加人性化、科學化的設置村醫過渡期政策:
對年齡原因不符合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鄉村醫生,通過設置10年過渡期的方式解決。過渡期內,在崗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政策與已制定的離崗鄉村醫生補助政策可以并行,未補助繳納養老保險的工作年限按照當地鄉村醫生養老政策給予未參保年份的離崗生活補助。
引導鄉村醫生使用一次性離崗生活補助按規定補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方式,多渠道保障鄉村醫生退出后的待遇落實。
針對年齡達到 60 周歲,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 15 年的鄉村醫生,鄉鎮衛生院可根據業務需要和崗位匹配情況優先返聘該類人員。等過渡期結束后,停止發放一次性離崗生活補助。
同時,為保證村醫養老補助能夠切實撥付到村醫自己手里,也有多地區優化撥付環節,讓補助資金直接打到村醫個人賬戶。
四川省在《四川省縣域醫藥衛生集成創新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中,強調鄉村醫生養補助撥付方式問題:
不管是在崗村醫的養老保險還是退出村醫的養老補助,在根據要求提交申請相關資料,并經審核合格后,由縣級衛生健康部門向同級財政部門申報資金,并通過“一卡通”將養老費用發放到審核合格的鄉村醫生個人銀行賬戶。
也就是說,在崗村醫和退出村醫的養老費用是由縣級財政直接打入村醫“一卡通”賬戶的,沒有繁瑣的流程,避免了延發、克扣的可能。并且按月發放,解決了鄉村醫生養老補助資金拿不到的問題。
同時,四川省衛健委還為養老問題明確了時間期限,要求在今年底前完成。目前已解決5850名離崗在崗村醫養老保障補助,這個舉措讓廣大村醫們工作起來更有干勁、有盼頭。
國家明確!
村醫這些補助,全都落實到位
根據廣大村醫們的反映,除了養老補助,一些公衛補助等發放延遲、克扣嚴重的現象也是讓他們倍感無力。對此,近年來國家及政府也在重點監督和整改。
此前,中國政府網發文通報,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拖欠鄉村醫生補助1542.64萬元,目前,全部款項已經發放至村醫手中。
根據調查,2020年以來,青龍滿族自治縣應撥付鄉村醫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3332.96萬元。因財政緊張,截至核查組核查時,當地尚拖欠25個鄉鎮共498名鄉村醫生補助資金1542.64萬元。
除了將上述補助發放到村醫手中,秦皇島市政府還要求該縣政府作出書面檢查,依規依紀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并督促市衛生健康部門舉一反三,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基層衛生經費安排管理使用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排查整改,避免類似問題發生。
類似的拖欠問題也出現在四川閬中,中國政府網也曾發布過一則相似的通報,文中指出,四川閬中拖欠鄉村醫生兩年補助經費超2137.06萬元,全部落實到位。
除此之外,國家對鄉村衛生工作的經費投入力度也在加大,尤其是關于村醫的待遇、養老問題,更是在國家層面得到了明確: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明確“統籌解決鄉村醫生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問題,推進鄉村醫生隊伍專業化規范化。推進醫療衛生資源縣域統籌,加強鄉村兩級醫療衛生、醫療保障服務能力建設。”
兩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切實落實鄉村醫生多渠道補償政策,統籌解決好鄉村醫生收入和待遇保障問題,健全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激勵制度。”
月23日,兩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創新鄉村醫療衛生人才使用機制,可通過縣管鄉用和鄉聘村用等方式,提高鄉村醫療衛生崗位吸引力。同時,落實鄉村醫生待遇,做好鄉村醫生社會保障工作。
目前來看,全體村醫補助問題,國家及政府還是比較重視的,但要想全面解決補助資金的發放問題,各部門還是繼續努力監控和跟進。
一方面,需要各地對已有的政策嚴格督促落實,不能落在紙面上;另一方面,這也反映了關于鄉村醫生統一的養老標準和補助政策出臺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期待,未來鄉村醫生的各項補助,都能及時、足額、公開、透明、全面的發放。只有讓每一位鄉村醫生的保障都能夠真正落實到位,才能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更好地守護廣大基層群眾的健康。
素材來源:江西省新干縣人民檢察院官網、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網、中國審計報等
本文解讀僅代表本平臺觀點,內容以官方文件為準。
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鄉村白大褂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影響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