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南項目曾賣掉約4000套“公寓”,按理說,應該賺得盆滿缽滿,更有資金實力反哺項目的商業部分。現實卻是,商業部分已進入閑置狀態,曾經宣布的多個進駐品牌全部告吹。如今,項目商業部分尋求被接盤。如交易成功,商業部分既避免了大量資金投入,還將收到一筆較大的回籠資金,成功讓“弱點”變“利好”。這個項目叫嘉年華國際社區(嘉年華青年城),控股股東為一家港資企業。
◎ 項目歷史資料圖
城南5萬方商業擬轉讓
此前因欠債被銀行執行
據悉,成都城南某大型商業正在籌劃整體轉讓,轉讓方式可以是股權轉讓,也可以是實物資產轉讓,轉讓方式可商議。
經氫地產查證,該項目為成都嘉年華國際社區商業部分,整個嘉年華國際社區占地約108畝,其中本次涉及的商業體量約5萬方。
商業部分曾被定位為社區型購物中心,但是建成之后因各種原因實際未投入使用,已處于資產閑置狀態。
項目南鄰新川創新科技園,西北面向府河,同時通過天府大道、紅星路南延線,雙向連接天府新區和中心城區。
項目開發主體為成都市嘉錦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錦置業)。
工商信息顯示,嘉錦置業成立于2010年,注冊資本約0.71億元,經營范圍主要為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值得注意的是,嘉錦置業存在較多的法律訴訟,且多為被告。
以近期氫地產監控信息為例,2025年2月,因與某銀行的借款合同糾紛,嘉錦置業被某法院發出“限制消費令”,涉及執行標的約0.48億元。
再來看企業背景。據查證,嘉錦置業的控股股東為一家港資企業。
獵聘信息則顯示,嘉錦置業隸屬嘉年華國際控股。其是一家主要從事物業發展及投資業務的港資公司。
不過,受行業下行、市場波動等影響,2020年1月,嘉年華國際被申請清盤呈請;2023年11月,嘉年華國際控股宣布取消上市地位。
嘉錦置業則在2017年6月取得項目一次預售許可之后,進入“公寓”產品的順銷期,此后逐漸在市場失聲。
◎ 項目歷史資料圖
曾賣出約4000套“公寓”
商業部分的轉讓面臨挑戰
而從項目“公寓”產品的銷售情況來看,嘉錦置業在嘉年華國際控股2020年被申請清盤呈請之前,就已經跑量銷售。
彼時,項目通過較大優惠甚至“工抵房優惠”等方式大量出貨,避免了后期的集團危機影響。
透明房產網就顯示,項目逾4000套辦公房源基本銷售一空,嘉年華國際控股方面通過這4000套辦公房源回籠了大量資金。
然而,項目向市場承諾的商業部分終成一句空話,項目早期宣布擬引入的盒馬鮮生、博納國際影城、麥當勞、屈臣氏、星巴克等品牌,均成鏡花水月。
當項目辦公房源的銷售紅利收盡,本該房企投入資金、大力招商的商業部分,嘉年華國際控股方面卻希望有一個“接盤俠”來承擔一切,并獲得嘉年華國際控股方面在此項目商業部分的收益。
設想得很美好。不過,現實也有很骨感的部分。
其一,從城市商業發展的背景來看,大型商業、社區綜合商業布局較多,部分區域的商業資產或存在供過于求的情況,甚至可以說商業資產遍地皆是,其資產不具備稀缺性。
其二,從區域競爭對手來看,嘉年華國際社區商業部分面臨強大的競爭對手,往天府大道方向,即有遠大購物中心A館&B館、藍潤置地廣場等大型成熟商業,嘉年華國際社區商業部分如何能夠脫穎而出,還需要找到自身的獨特優勢。
其三,大型商業很挑投資方,需要新的投資方具備強大的資金、運營等優勢。目前,可以供其選擇的資產標的還有很多,例如部分住宅項目的變現速度、溢價率都顯著高于一些商業,不一定會將重金投入此類商業資產。
除非,商業部分報價真的很低,而新的投資方又有低廉的融資渠道,可以將相關風險進行轉移等。
綜上,該商業正在尋求接盤方,這一步的前景雖然仍不明朗,不過,對于項目而言,卻不失為新的轉折點。所謂不破不立,原持有人因諸多原因失去運營能力之時,只能尋求新的投資方來開拓局面,而區域也期望此類商業能夠真正走入現實。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投資有風險,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聯系我們:qingdichan916@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