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宣布調整安卓開源項目(AOSP)的管理模式,這一變化是否意味著安卓生態的主導權正在發生轉移?第三方開發者、手機廠商以及全球安卓用戶,又將面臨哪些新的變化?
安卓仍然開源,但變得更加封閉
谷歌的這一調整并不意味著安卓徹底閉源,而是減少了第三方開發者參與的自由度。長期以來,谷歌一直同時維護兩個安卓分支:一個是面向公眾開放的 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任何人都可以訪問并貢獻代碼;另一個是谷歌內部安卓分支,僅限于谷歌自身、安卓設備制造商(OEM廠商),以及持有谷歌移動服務(GMS)許可協議的公司。
谷歌此次調整意味著,未來第三方開發者將難以實時獲取最新的安卓代碼,外部貢獻者的影響力將顯著降低。這一決定的主要目的是優化開發流程,減少不同分支之間的同步成本,但其背后也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普通用戶無感,但第三方開發者受限
對于普通用戶而言,這一變化不會直接影響手機體驗。大部分安卓設備的系統早已不是“純AOSP”,而是經過廠商深度定制的版本,如小米HyperOS、OPPO ColorOS、三星One UI等。因此,用戶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安卓手機,并不會感受到明顯的變化。
但對于第三方開發者而言,AOSP 的調整可能會帶來新的挑戰。獨立ROM開發難度將加大,未來可能缺乏最新的源碼支持。此外,開發者需要等待谷歌發布完整版本后才能適配,而不能像以前一樣實時獲取更新,這無疑會增加技術成本并降低開發效率。
安卓生態的自由度降低,意味著開發者需要更加嚴格地遵循谷歌的規則。這可能會影響部分廠商的定制能力,也可能導致安卓生態的多樣性逐步減少。
谷歌為何“收緊”AOSP?
從谷歌的角度來看,這一舉措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安卓碎片化問題,同時,這也是谷歌加強安卓生態控制權的體現。AOSP 過去一直是開源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今谷歌正逐步將安卓生態的主導權集中到自己手中。對于開發者而言,這可能意味著未來需要更加依賴谷歌提供的工具和框架,而不是自由地進行系統定制。
此外,安卓商業化的可能性也在增加。雖然安卓本身仍然是開源的,但谷歌正在不斷加強其在系統層面的商業模式,比如推動 Pixel 設備和 Google One 訂閱服務。這使得安卓生態越來越向 iOS 靠攏——雖然仍然基于開源內核,但實際的生態控制權正在進一步集中。
安卓之外,操作系統的多元化趨勢
盡管谷歌表示AOSP依然存在,但這一調整無疑讓廠商和開發者開始思考新的選擇。其實,目前來看,市場上的操作系統格局也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iOS 依然是封閉生態的代表,蘋果的軟硬件整合度極高,但由于封閉性,其市場份額增長趨緩。安卓仍然主導市場,但隨著 AOSP 變動,廠商的定制自由度或將受到影響。
除了iOS和安卓之外,鴻蒙操作系統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值得重點關注。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OpenHarmony(開源鴻蒙)已吸引70多家企業加入,覆蓋從智能家居到工業控制的12個領域,這種生態廣度超過了當年AOSP的單一移動端定位。
市場反饋也印證了這種優勢,截至2025年3月,原生鴻蒙應用數量達到20000+,鴻蒙開發者數量超過720萬,生態設備超過10億臺?,這為OpenHarmony的推廣起到了作用。
面對安卓生態的收緊,未來鴻蒙操作系統的潛在機會或許體現在較強的適配能力,以及為開發者提供了更自由的開發環境,這可能會使得鴻蒙生態的完善速度越來越快。
當然,AOSP 變動并不會立刻帶來市場轉移,但它確實讓第三方開發者開始重新審視安卓之外的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鴻蒙作為一種可選方案,可能會獲得更多的關注和嘗試,安卓之外,我們或許會看到更多可能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