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浪科技報道,近日多地奔馳汽車門店突然關閉,導致大量車主購買的承諾服務作廢,車主們陷入維權困境。這一事件不僅損害了車主的合法權益,也進一步加劇了奔馳在中國市場的信任危機。
據多位車主反映,奔馳在上海、杭州、長興等地的多家門店近期突然關閉,導致他們購買的延保、保養等服務無法使用。以上海松江店為例,該店突然倒閉后,眾多車主面臨服務中斷的困境。據不完全統計,僅上海門店就有至少近400位車主的服務受到了影響。這些車主中,有的剛剛購買新車,有的則還在享受保養服務期間,突然之間,他們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車主湯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他于2024年5月在上海松江店購買了奔馳GLC260L,同時捆綁購買了延保、5年質保及3A3B保養套餐。這些服務一共支付了12888元。然而,近日他發現該門店突然人去樓空,無法再提供服務。而此時,他還有剩余2A3B保養及2年延保服務未使用。湯先生表示,他多次聯系奔馳官方客服和經銷商,但均未得到滿意的答復。
奔馳官方客服對此回應稱,已與涉事經銷商寶利德集團取消授權,保養等問題應由對方協商處理。然而,寶利德集團的官方熱線及奔馳上海門店電話均處于無人接聽狀態,車主們陷入維權無門的尷尬境地。車主們紛紛表示,他們購買奔馳汽車時,是出于對奔馳品牌的信任和認可。然而,現在他們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讓他們對奔馳品牌產生了極大的失望和不滿。
事實上,這并非奔馳在中國市場首次遭遇門店關閉風波。此前,奔馳在西安的最大4S店也已轉投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長沙曾經最大的奔馳4S店更是已經改頭換面,投入華為的懷抱,變成了一家華為問界旗艦店。這些現象背后,反映出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困境和轉型壓力。
近年來,奔馳在全球及中國市場的銷量和利潤均出現下滑。根據奔馳此前發布的財報數據,其總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在中國市場,奔馳的銷量下滑更甚。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壓力越來越大。
銷量下滑的背后,既有新能源轉型不力的因素,也有中國車企強勢崛起所帶來的沖擊。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崛起,更是給奔馳等傳統豪華汽車品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強勢沖擊下,奔馳等傳統豪華汽車品牌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和銷售困境,奔馳在中國市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這些措施并未能取得顯著的效果。反而,一些盲目打價格戰的行為,還損害了奔馳自己豪華車品牌形象和利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奔馳為了挽回銷量頹勢,不得不選擇“自降身價”,打起了價格戰。然而,盲目打價格戰非但沒有讓銷量增加,反而讓消費者對奔馳品牌的信任度降低。
此次門店關閉風波更是將奔馳在中國市場的困境暴露無遺。車主們購買的承諾服務作廢,且奔馳與經銷商之間相互推諉責任,導致車主維權無門。這不僅損害了車主的合法權益,也進一步加劇了奔馳在中國市場的信任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