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長河中,總有一些人以獨特的方式書寫著自己的人生傳奇,耿英輝便是其中一位。他懷揣著對藝術的熱愛,憑借著自身的才華與不懈的努力,在不同的工作領域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用藝術之筆,勾勒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工作篇章。
成長:藝術萌芽,夢想啟航
1965年,耿英輝出生在一個充滿文化氛圍的家庭。父親耿直,是一位作家,對嵩山文化頗有研究。從小,耿英輝是在聆聽父親對歷史故事的講述中接受啟蒙教育。父親平時喜愛書籍和字畫收藏,家中的墻壁掛滿了字畫,那一幅幅字畫,仿佛是一個個神秘的世界,吸引著年幼的耿英輝。耳濡目染,不知不覺耿英輝對字畫有了濃厚的興趣,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一顆藝術的種子,對繪畫的熱愛開始生根發(fā)芽。
在學校里,耿英輝最期待的就是美術課。他總是第一個拿出畫筆和畫紙,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繪畫中。別的同學可能只是完成作業(yè),而他卻把每一次繪畫都當成一次創(chuàng)作,用心去描繪心中的世界。他畫校園里的大樹,畫同學們的笑臉,畫天空中飛翔的小鳥,那些稚嫩卻充滿童趣的畫作,常常得到老師的表揚,這也讓他對繪畫更加充滿信心。
初中的時光在繪畫的陪伴中過得很快,1980 年,初中畢業(yè)的耿英輝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得知五中開設美術班,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他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憑借著扎實的繪畫基礎和對繪畫的滿腔熱情,順利成為登封五中美術班的第一批學生。
在登封五中美術班,耿英輝如饑似渴地學習著專業(yè)的美術知識。素描、色彩、速寫等課程讓他接觸到了更系統(tǒng)的繪畫訓練。他每天早早地來到教室,擺放好畫板,開始一天的練習。從簡單的幾何形體到復雜的人物素描,他不斷挑戰(zhàn)自己。為了畫好人物的比例和結構,他常常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反復練習。晚上,當同學們都休息了,他還在昏暗的燈光下,對著自己的畫作仔細琢磨,思考著如何改進。
在這期間,耿英輝對人物繪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覺得人物畫就像是一扇窗戶,可以透過它看到人的內(nèi)心世界。他開始研究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表情變化,嘗試用畫筆捕捉那些微妙的瞬間。他畫身邊的同學,畫老師,每一幅畫都傾注了他對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登封五中的學習生活,不僅讓耿英輝的繪畫技巧得到了飛速提升,更讓他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知道,繪畫將是他一生的追求,他要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初入職場:設計之路,進修提升
1982 年,對于耿英輝來說,是充滿挑戰(zhàn)和機遇的一年。這一年,他還沒從五中美術班畢業(yè),母親就退休了,他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是繼續(xù)學業(yè),還是去接班工作。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先去接班,進入了少林食品總廠(原啤酒廠)。
在少林食品總廠,耿英輝主要負責產(chǎn)品的商標、包裝及裝潢設計工作。這對于他來說,既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也是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他充分發(fā)揮自己在美術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將藝術與商業(yè)需求相結合,設計出了一系列別具一格的產(chǎn)品包裝。
他為月餅設計的包裝,采用了傳統(tǒng)的中國元素,以紅色和金色為主色調(diào),象征著團圓和吉祥。畫面上,一輪明月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幸福地吃著月餅,溫馨的場景讓人看了就心生向往。這個包裝一經(jīng)推出,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產(chǎn)品銷量也大幅提升。領導和同事們對他的設計贊不絕口,這讓他在工作中充滿了成就感。
然而,耿英輝并沒有滿足于現(xiàn)狀。他深知,要想在設計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須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1985年,他毅然決定暫時放下工作,前往開封,在河南大學辦的輔導班進修學習。
在河南大學的這一年里,耿英輝仿佛置身于藝術的海洋。他接觸到了更前沿的設計理念和更豐富的繪畫風格,拓寬了自己的藝術視野。他學習了現(xiàn)代設計理論,了解了國際上最新的設計趨勢。同時,他還深入研究了不同繪畫材料和表現(xiàn)手法在設計中的運用,如油畫、水彩、平面構成等。
在學習過程中,耿英輝非常刻苦。他每天早早地來到教室,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課后,他會一頭扎進圖書館,查閱大量的設計資料和藝術書籍,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他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設計比賽和展覽,與其他同學交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
這次進修學習,讓耿英輝的設計理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他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設計思路,而是嘗試將現(xiàn)代元素和創(chuàng)新思維融入到設計中。回到少林食品總廠后,他的設計作品更加新穎獨特,充滿了時代感。他為餅干設計的新包裝,采用了簡潔的線條和明快的色彩,突出了產(chǎn)品的特點,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通過在少林食品總廠的工作實踐和在河南大學的進修學習,耿英輝在設計領域逐漸嶄露頭角,為他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廣告公司:大顯身手,綻放光芒
1986年,從開封進修回來后的耿英輝,迎來了職業(yè)生涯的又一個重要階段——進入登封美術廣告公司。這家公司在當?shù)貜V告行業(yè)頗具影響力,耿英輝的加入,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廣告公司,耿英輝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繪畫和設計專長,負責各類廣告設計工作。他的才華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無論是大型廣告牌的設計,還是宣傳海報、產(chǎn)品包裝的制作,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完成。
有一次,公司接到一個為鄭州一家知名企業(yè)設計宣傳廣告牌的任務。這個廣告牌將放置在城市的主干道上,是企業(yè)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客戶對設計要求非常高。耿英輝接到任務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這個任務的重要性,不能有絲毫馬虎。他開始深入了解企業(yè)的文化和產(chǎn)品特點,與企業(yè)負責人進行多次溝通,獲取了大量的一手資料。
經(jīng)過幾天的思考和構思,耿英輝終于有了靈感。他決定以企業(yè)的核心產(chǎn)品為主題,運用夸張的手法和鮮明的色彩,設計出一個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廣告牌。他先在紙上畫出草圖,反復修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當他把設計方案展示給客戶時,客戶眼前一亮。方案中的設計既突出了企業(yè)的產(chǎn)品優(yōu)勢,又展現(xiàn)了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精神,完全符合客戶的要求。客戶當場就拍板決定采用這個方案,并對耿英輝的設計才華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廣告公司工作的7年時間里,耿英輝帶領團隊完成了多個重要項目。他不僅在設計上有著出色的表現(xiàn),還在團隊管理和溝通協(xié)調(diào)方面展現(xiàn)出了卓越的能力。他善于傾聽團隊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優(yōu)勢,讓團隊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不斷增強。
除了完成公司的項目任務,耿英輝還積極參與一些社會公益廣告的設計。他認為,廣告不僅是商業(yè)宣傳的工具,也可以傳遞正能量,為社會做出貢獻。他設計的一些公益廣告,如環(huán)保主題、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的廣告,以其深刻的內(nèi)涵和精美的設計,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在登封廣告公司的日子里,耿英輝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成為了公司的核心骨干,在當?shù)貜V告行業(yè)也聲名鵲起。他的設計作品不僅為公司贏得了眾多客戶的信賴和贊譽,也為他自己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和良好的口碑。
設計臺標:才華閃耀,鑄就經(jīng)典
1994 年,對于登封市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登封電視臺向全社會征集臺標。這個消息一經(jīng)發(fā)布,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眾多設計愛好者紛紛參與其中,耿英輝也不例外。
登封是一個旅游城市,被國家譽為 “武術之鄉(xiāng)”,聞名世界的少林寺就坐落在這里。少林寺作為佛教禪宗的祖庭和少林武術的發(fā)祥地,素有 “天下第一名剎” 之稱。登封電視臺作為黨的現(xiàn)代化宣傳工具,如何設計一個既能體現(xiàn)登封特色,又能展現(xiàn)時代精神的臺標,成為了擺在設計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耿英輝深知這個臺標的重要意義,它不僅代表著登封電視臺的形象,更承載著傳播登封文化的使命。他開始查閱大量關于登封歷史、文化、武術的資料,深入了解登封的特色和內(nèi)涵。他多次前往少林寺,實地感受少林武術的魅力,觀察武術動作的特點和美感。
經(jīng)過長時間的思考和探索,耿英輝終于有了設計思路。他認為,登封電視臺的臺標應該清晰、明快、新穎、獨特、造型美觀,以充分表現(xiàn)登封特色為基調(diào),既使人一目了然,又要給人以內(nèi)涵豐富、意義深遠、激人奮進之感。
他設計的臺標外型為方形,代表著電視熒屏。中間位置的圖案從整體看,為登封的 “登” 字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 “D” 所夸張變形的少林武術動作。從側面看是 “封” 字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 “F”。中間的園點,既是拳擊者的頭部,又在構圖中起了平衡、點綴作用,使畫面顯得更加生動。圖下四個字母 “DFTV” 是登封電視臺的英文縮寫,采用了多線組合裝飾寫法,象征著電視節(jié)目活躍、豐富。
在設色方面,耿英輝經(jīng)過反復嘗試和比較,最終決定整個畫面以藍色為基調(diào),圖形和字母用白色。藍色代表著深邃、廣闊,象征著登封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白色則代表著純潔、明亮,寓意著登封電視臺傳播正能量的使命。這樣的色彩搭配使色彩形成對比,主體更加鮮明、突出,構成了一個良好的視覺效果。
圖形中的動作為少林拳中最有代表性的拳法 ——“直拳”。少林拳為外家拳,在少林散打中常用的拳法有 “直 (拳)、擺 (拳)、勾 (拳)、反背錘垂 (拳)”,直拳被列在第一位。其特點是左拳為虛、右拳為實,虛虛實實,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動作簡捷、流暢,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為少林派之獨有拳法。拳擊者的姿態(tài),喻意著勤勞的登封人民在改革大潮中乘風破浪,奮起直追,勇于進取之精神。
當耿英輝把設計方案提交上去時,立刻引起了評委們的關注。他的設計方案不僅在創(chuàng)意上獨具匠心,而且在內(nèi)涵上深刻地體現(xiàn)了登封的特色和精神,與其他作品相比,顯得格外突出。經(jīng)過層層篩選和評審,耿英輝的設計方案最終在300多件投稿中脫穎而出,被確定為登封電視臺的臺標。
這個臺標的設計成功,讓耿英輝在設計領域的聲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的名字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他的設計才華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登封電視臺臺標也成為了他的經(jīng)典之作,見證了他在設計道路上的輝煌成就。
煤炭歲月:堅守初心,藝術不止
1992 年,耿英輝調(diào)入登封市煤炭局,開始了一段新的工作歷程。他先后擔任機關工會主席、人事科副科長等職務,工作重心逐漸從設計領域轉移到了行政和管理方面。
在煤炭局,耿英輝依然保持著對工作的熱情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他積極組織工會活動,關心職工的生活和福利,努力為職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在人事工作中,他嚴謹細致,認真做好每一個人事檔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為煤炭局的人才隊伍建設做出了貢獻。
盡管工作繁忙,但耿英輝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藝術初心。在業(yè)余時間,他依然堅持繪畫和設計創(chuàng)作。他重新拿起畫筆,描繪身邊的人和事,記錄生活中的美好瞬間。他畫煤炭工人辛勤工作的場景,展現(xiàn)他們的堅韌和奉獻精神;他畫家人朋友的笑容,傳遞溫暖和幸福的情感。
他還利用自己的設計專長,為煤炭局設計宣傳畫冊、活動海報、書寫大型安全標語等。這些作品不僅豐富了煤炭局的文化生活,也展示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他設計的宣傳海報,以簡潔明了的畫面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宣傳煤炭局的工作成果和企業(yè)文化,受到了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電腦技術在工作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耿英輝意識到,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他開始自學電腦設計軟件。雖然學習的過程充滿了困難和挑戰(zhàn),但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藝術的熱愛,逐漸掌握了這些軟件的使用方法。他將傳統(tǒng)的繪畫技巧與現(xiàn)代電腦技術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了更加精美的作品。
在煤炭局的日子里,耿英輝雖然沒有像在廣告公司和設計領域那樣取得耀眼的成就,但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他的藝術修養(yǎng)和才華,也為他的工作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魅力。
目前,作為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耿英輝正熱衷于研究嵩山民俗文化,用畫筆展現(xiàn)地方風土人情,他創(chuàng)作的每幅作品都體現(xiàn)了他的生活情趣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回顧耿英輝的職業(yè)生涯,他以藝術為筆,在不同的工作領域中描繪出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篇章。從最初對繪畫的熱愛,到在設計領域的嶄露頭角,再到設計登封電視臺臺標的輝煌時刻,以及在煤炭局工作中堅守藝術初心,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斷努力前行。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夢,并為之努力奮斗,就一定能在人生的舞臺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閆洧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