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斯拉用一體化壓鑄將70個零件縮成1個時,中國科學家正用另一種方式顛覆汽車制造——全球首個20寸鎂合金半固態注射成型輪轂誕生!這款由東風汽車與上海交大聯合研發的輪轂,重量僅16kg+,卻能實現傳統鋼輪轂的3倍輕量化,更刷新了全球半固態注射成型零件的最大注射量紀錄。#鎂合金##壓鑄##東風汽車#
想了解更多產業鏈內幕?關注壓鑄老司機,硬核資訊每日送達!
編輯:壓鑄小司機
核對:壓鑄老司機
一、簧下減重1kg=簧上減重10kg?
新能源車普遍增重200-500kg,電池、電機、電控系統成為“重量大戶”;
輪轂減重1kg,整車續航可提升5-8km
(以Model Y長續航版為例);
半固態注射成型工藝:鎂合金液態流動性提升3倍,充型速度達100m/s,0.5mm超薄壁厚輕松駕馭。
行業共識:“簧下減重是新能源車的‘黃金分割點’。”東風研發團隊負責人表示,輪轂作為簧下關鍵部件,其輕量化對操控性、安全性的提升遠超想象。
二、半固態注射成型如何破解鎂合金“致命缺陷”?
鎂合金燃點僅632℃,傳統壓鑄需SF?混合氣體保護(成本高且污染大);
半固態工藝:通過620-680℃半固態漿料注射,規避高溫氧化風險,良品率提升至98%(傳統壓鑄僅92%)。
上海交大團隊開發專用大型模具,采用多級分流道設計,確保16kg鎂液一次成型;
模具壽命突破8萬次(行業平均5萬次),成本降低30%。
MTX3000D二板式注射機:注射壓力精準控制在80-100MPa,充型時間縮短至3秒;
實時監控系統:30組熱電偶監測模具溫度,溫差波動<±2℃。
研發團隊已申請專利23項,其中高強耐蝕鎂合金粒子材料配方
(抗拉強度≥300MPa)和半固態漿料控流技術為核心壁壘。
三、為何是20寸輪轂?
對標國際標準:20寸輪轂適配主流新能源車型(如特斯拉Model 3、蔚來ET5);
成本分攤臨界點:單件成本較鋼輪轂僅高15%,但減重效果達3倍,車企可快速回收研發成本。
定向開發:針對某量產車型優化輪轂結構,2024年內完成裝車驗證;
成本下探:通過規模化生產,鎂合金輪轂價格有望降至鋁輪轂水平(當前鋁輪轂單價約800元,鎂輪轂目標價1000元內)。
四、鎂合金如何改寫汽車供應鏈?
三電系統:電池托盤減重40%(寧德時代麒麟電池配套方案);
車身骨架:A柱/B柱減重50%(沃爾沃SPA2平臺已試點);
機器人關節:特斯拉Optimus精密部件壓鑄,單機價值超萬元。
市場預言:2025年鎂合金輪轂在新能源車滲透率或突破20%(當前不足1%);
全球市場規模將達300億美元,中國占比超60%。
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逆襲
當西方車企還在為鋁合金輪轂專利筑墻時,中國團隊已用半固態注射成型技術撕開缺口。這不僅是一次材料革命,更宣告中國汽車工業從“跟隨”到“定義規則”的蛻變。
關注【壓鑄老司機】,帶你挖穿汽車壓鑄產業前線!
可申領《2025鋁、鎂合金壓鑄件高效降本方案》客戶驗證版方案、《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核心企業圖譜》、《鋁、鎂、鋅合金30種壓鑄缺陷對照表》(老師傅總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