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聯網江湖 作者:劉致呈
小米su7事故,終究還是上了熱搜。
但隨著車禍細節的公布,人們是越看越難過,也越感到惋惜和憤怒。
‘趕到(現場)時,前排兩人已經被“燒沒了”’。
這是華瑞醫院工作人員透露出的,小米su7事故現場的部分細節,卻不由得讓人心頭一緊。
畢竟,這背后可是三條人命、三個花季少女的消逝,她們的人生本不應該這么早就結束……
為什么會撞車?為什么車撞到護欄會自燃?為什么車門會鎖?這是遇難女孩母親的質疑,也是無數網友迫切想要知道的真相。
但對于外界關注的,su7是否存在事故發生時車門鎖死無法打開的情況,小米在第一次聲明公告中,卻沒有任何提及。
公告重點回應的是,小米智駕的責任問題。
在事故碰撞前2秒,SU7的NOA識別到前方障礙,并發出提示同時減速;1秒后,駕駛員接管車輛,并向左打方向盤,同時踩剎車;又過了1秒后,駕駛員向右輕打方向盤,仍繼續踩剎車,然后發生碰撞……
也就是說,小米su7智駕留給人駕的安全反應時間,前后僅有2秒鐘。
這讓人如何能反應過來呢?
對此,逝者家屬不能接受,很多網友也不能接受,紛紛開始喊話雷軍出來給個回應。
可這次,一向以6G網沖浪,且極具責任擔當的雷軍卻明顯慢了許多,至少在危機公關的黃金12小時內,沒有任何動靜。
直到4月1日晚上十點多,雷軍才站了出來,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我們將持續配合警方調查,跟進事情處理的進展,并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
而小米汽車對于大家關心的問題,也再次做出了回應。
但就算如此,這次的雷軍和小米也真得讓人有點失望了。
(一)
要知道,雷軍們的最新回應沒有解決任何實質性問題。比如車輛發生事故后為什么會起火、車門是否能打開等等,全都被一句“尚未接觸到事故車輛,無法得出結論”給解釋過去了。
那么既然如此,雷軍為什么沒能在最需要主持公道的時候立刻表態呢?
如果早點回應,還可以進一步安撫家屬們的情緒,但現在的結果是,回應的晚不說,還沒有拿出更多的事實真相進行解釋……
在爆燃事故發生后,小米汽車曾表示,專項小組將聯系事故受難者家屬,全力協助善后事宜。
但是后來,幾位遇難者家屬卻一次又一次提到,“女兒遺體已碳化,小米汽車仍沒來聯系”。
這無疑是在二次撕裂人們的緊張神經,加劇不滿情緒的蔓延。所以此時,大家迫切需要那個有責任有擔當的雷軍站出來主持公道,及時回應家屬們的合理訴求。
畢竟,此前八竿子打不著的大S意外去世,雷軍也都第一時間發文悼念。更不用說還有在29號事故發生同一天,沖上熱搜的#用戶吐槽小米su7 ultra試駕,雷軍秒道歉#事件鋪墊。
所以,對于此次小米SU7的事故,甚至逝者還是小米的忠實粉絲,雷軍是不是更應該成為消費者們最堅實的底氣呢?
但偏偏在最關鍵時刻,雷軍卻沒有現身……
(二)
對于此次小米SU7事故的真相,官方調查還沒有結束,所以我們可能還需要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但復盤整件事的處理,小米汽車以往的公關模式無疑是有待提升的。
車子出了問題,人們卻直接繞過小米汽車,喊話車企老板才能得到進一步的回應和承諾,這事兒在過去的汽車行業非常少見。
為什么會這樣呢?背后的原因肯定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恐怕還是跟雷軍有關。
正常來說,企業公關部是干什么的?是品牌和輿論公眾的第一道防火墻。
公關處理好了,是品牌發言人,處理不好就是背鍋俠、吸引火力的攻擊標靶。
再接下來,老板們也就該成為品牌企業的第二道糾錯機制了。公關部沒做好的,我百億身家的大老板出來承諾兜底,你輿論還有什么說的呢?
這是正常企業的兩道公關防火線。
但是在這方面,過去雷軍卻有點把小米公關的活兒給干完了。
又是亮相出席各種活動,又是低頭彎腰為SU7車主開車門、擁抱握手合影,頻頻沖上熱搜之下,雷軍也就此成了小米的公關牌面,誰說小米品牌的壞話,就是在說雷軍,其他網友們就一定會主動維護反駁……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小米還需要公關部嗎?是不是全力維護好雷軍即可?
以至于我們參照過去一年的熱搜詞條來看,雷軍的輿論畫像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一個如鄰家大哥哥般的存在,有能力有責任感有擔當,真誠謙遜且極度寵粉、關注年輕消費者的商界領袖。
一個逐漸臉譜化的人物,沒有任何瑕疵的道德完人。
一個跟小米品牌深度綁定的頭號公關IP。
但如此一來,小米汽車在公關輿論上,是沒有第二道防火墻的。
那么現在小米汽車出了事故,人們自然而然就想到讓雷軍出來支持公道,你不出來,或者出來的晚了,一些網友就會妄言:你是不是在藏什么?是不是在“捂嘴”?
在此時,公眾輿論不滿的聲音也就會比其他時候更大、更尖銳。畢竟,愛之深恨之切。
既然你充分享受了短視頻時代的流量紅利,甚至是飯圈化帶來的正面曝光后,那么也就需要承擔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代價。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這恐怕也解釋了,為什么此前很多企業家都在主動模仿雷軍,打造個人IP,但現在卻逐漸都銷聲匿跡了……
(三)
事實上,企業家IP是有可取之處的,但是怎么玩,或者說怎么為品牌企業再添一道糾錯機制,很關鍵。
在這方面,對比華為跟小米,你會發現很有意思!
余承東負責吹牛*,節奏帶起來,流量搞起來,如果引起大家反感了,任正非再出面,去敲打余大嘴,比如不能提遙遙領先,華為不造車等等。華為跟老爺子的名譽都保住了,還有流量,但鍋卻都是“余大嘴”的。
華為,任正非,“余大嘴”,勾勒出來的是一個三角形結構,很穩固,也有足夠的糾錯空間。
同時,余大嘴的另一個價值在于可以用來被大家瀉憤,不至于讓大家的情緒找不到釋放的出口,導致堰塞湖效應!
而雷軍跟小米勾勒出來的是一條直線,直線距離最短,效果最好,但是太直了,容易折,一點風吹草動,就是海嘯!
所以,大廠的創始人再強,也離不開公關部!畢竟曾經的微博之王——李想,現在也閉麥好久了!
最后我們再留個題外話:為什么現在汽車越智能越宣傳,駕駛越宣傳越危險,似乎智能和安全兩者水火不容?
智駕,就一定是中國汽車崛起的最強BUFF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