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基金才是“良心基金”?
南方基金旗下的南方瑞合三年定開LOF給出了答案——不賺錢就退費。
01
一只“特立獨行”的基金
近日,南方瑞合三年定開LOF官宣決定全額退還管理費2312.15萬元,因其自身第二個封閉周期未能為投資者帶來正收益,由此成為7年來全市場唯一管理費為負的基金,此舉引發市場關注和熱議。
南方瑞合三年定開混合基金成立于2018年9月6日,成立初期募資規模為14.33億元,作為該基金的“賣點”之一,在基金發售時,南方基金就曾多次強調“賺錢才收管理費,多賺不多收”,采用與基金凈值表現掛鉤的管理費用機制。
在此次全額退還管理費之前,南方瑞合曾于2023年將管理費率從原先的1.5%降至1.2%。
資料顯示,南方瑞合的基金經理為惲雷和史博,惲雷目前已離任。史博有著26年從業經歷,曾任職于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泰達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共管理5個產品,其中4個為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00.63億元,年報中并未披露史博的具體薪酬情況。
02
退費是因為業績“墊底”嗎?
南方瑞合的退費操作無異于公開承認自己的表現不及預期,有負投資者信任。但實際上,把它放在整個市場中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南方瑞合的業績,其實并沒有那么差。
年報顯示,自合同生效起至今,南方瑞合份額凈值增長率達93.17%,過去五年、三年、一年、六個月、三個月對應的份額凈值增長率分別為59.66%、2.35%、23.05%、14.87%和8.36%。
南方瑞合近一年年化收益率達30.94%,超越98.66%的同類產品,近三年年化收益率9.17%,超越98.88%的同類產品,若以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約3000只)為基準,其排名約在前1.5%。
具體來看,在2018年9月6日至2021年9月3日的第一個封閉期,恰逢A股牛市,南方瑞合收益穩健,累計收益率達81%,但相較于同期市場上收益率超100%的“明星基金”,南方瑞合在策略上顯得略為保守,在初期債券倉位較高,這也導致了投資者在該周期大規模贖回,使得整體資金規模縮水超六成。
此次返還管理費,主要因其在第二個封閉周期累計收益率為-10%,使基民蒙受虧損。但即便如此,該基金仍成功跑贏同類基金和滬深300指數,超越業績基準約9%。
比較而言,結合南方瑞合年報和其他公募機構的年報及相關公開數據,2024年全市場約有120只公募產品收益率低于-10%,如前海開源金銀珠寶混合收益率-28%、諾安成長混合收益率-25%等。
在2024年9月6日起至今第三個封閉期,年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南方瑞合累計凈值1.9291元,區間收益率30.11%。
綜上,南方瑞合雖全額返還了管理費,但這并不意味著它不是一只好基金。
南方瑞合能夠如此豪爽地退還全部管理費用,一方面是兌現自己當初所做的承諾,強化自身作為“費率改革標桿基金”的身份;另一方面,背靠南方基金這棵大樹也給了它底氣。
03
費率改革下的南方基金
2024年,在一眾公募基金中,南方基金的表現可圈可點:全年實現營收75.23億元,同比增長11.59%,增速在頭部公募機構中處于前列;全年實現凈利潤23.52億,同比增長16.92%,不僅刷新了自己的最高紀錄,也超越華夏基金,升至行業第二位。
截至2024年末,南方基金管理資產總規模達2.17萬億元,其中公募規模1.24萬億元,占比57.1%,非公募規模9320.48億元。
費率改革對公募機構的影響是普遍的,過去一年里,公募機構整體管理費收入承壓,波動明顯。Wind數據顯示,2024年,公募基金的管理費、托管費合計達1247.34億元、276.54億元,較2023年的1356.52億元、287.41億元,同比減少8.05%、3.78%。
在管理費收入排行前五的機構里,僅華夏基金的管理費出現上漲,但漲幅也僅有2.27%,其余四家如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和南方基金,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廣發基金的跌幅最大,達19.92%。
在公募基金費率改革背景下,許多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率出現了大幅下降,根據目前市場上披露的數據,貨幣型基金如南方現金通管理費率為0.15%,債券指數基金如中短債基金管理費率多為0.20%~0.30%。
而南方瑞合的退費操作,無疑為行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樣本,符合本輪費率改革減輕投資者的持有成本的“初心”。
未來,伴隨費率改革的持續深化,對公募機構管理費的影響也將持續加大,也將倒逼機構做出改變適應新周期下的變化,持續探索低費率下更優的利潤模型。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操作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