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周五好。
歡迎來到四月的第一篇「瀟灑專欄」。
在趁早星球,4月總是一個多少有些特別的月份。
比如,瀟灑姐,她就曾如此概括自己的四月:
“不知在多少個四月,我重整旗鼓,我沐浴更衣,我下決心,我談戀愛,我翻臉分手,我賭上明天,我出走,我創業。那即將開始新鮮刺激生活的想象,讓我激動戰栗。”
但少有人知的是,這段話自創作至今已然十年整。
十年間,這段話總被引用,尤其在草長鶯飛的四月。我們如此喜愛這句話,我想,這不止是因為這句話在寫作上的精巧,更多的是因為這句話是如此的有「畫面感」。
我們仿佛能夠瞬間看到,一個對于生活充滿了新鮮期待的女性在潮水中勇敢地向前騁著,也將生活拋給她的一切、或喜或悲照單全收。
也正因為有著對未來的期待,當下的不易都變得更可接受了,關于如何度過「生存時間」也有了更為堅定和睿智的心態。
實際上,當我們意識到每一件事都是發生在「特定階段」的一段「故事情節」,那么人生這場「劇本」就總要往前走;
你就也一定會明白,或高光或低谷的「橋段」終會結束,那就沒有什么溝坎是過不去的。
剩下唯一要做的,唯有懷抱希望,識別當下。
識別當下的情景與處境,知道自己需要用怎樣的方法論和工具輔助執行現階段任務,方能加速逾越和改變。
在能夠幫助人們「識別當下」的種種理論流派中,瀟灑姐的「五種時間」以其清晰的理論架構和高度的實用性,成為了無數趁早星人的枕邊書。
這本書尤其適合正處在人生迷茫期、低谷期時進行反復重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加深思考;也十分適合在月初和年末、在你需要做階段性計劃和總結時作為戰略指導。
在這個四月的開始,讓我們從《五種時間》開始理清人生的基礎概念和邊界,更好地為這個春天籌謀策劃。
正如瀟灑姐所說:“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即便生存和發展、現實和夢想的苦樂將永遠交織,我們仍應共同抱有歷險的勇氣和樂觀的心情,大膽地向宇宙說出「我想要的一切」。
當然最好,再加上許多智慧。
本周瀟灑專欄,就為你帶來一篇瀟灑姐寫于十年前的四月的《四月歷險記》;以及首發于瀟灑姐《五種時間》第一章的《想要一切》。
一起來看。
《四月歷險記》
王瀟
每年四月,我都會重新找出一首老歌來聽,并反復研磨其中的關鍵一句“有一首歌告訴我,四月的下午不要錯過,讓我們開始一段,新鮮而刺激的生活。”
就是這句,旋律配合那個年代民謠歌手的獨特嗓音,在整個少年時期都帶給我想象和通感,和小鳥小蟲子一樣因為復蘇而激動。
每年四月,那旋律歌詞就像是青春冒險電影的配樂,響起于主人公甩甩頭大步出發的一幕。當我塞上耳機,路上或者教室的擁擠嘈雜瞬間褪去,當周圍人還渾然不覺,我已變身成那主人公,發絲飛揚,做好一切準備陡然撲進溫暖春風里。四月像一個自我蠱惑的按鈕,讓人毫不猶豫的按下去,就可以不浪費每一度春天。不知在多少個四月,我重整旗鼓,我沐浴更衣,我下決心,我談戀愛,我翻臉分手,我賭上明天,我出走,我創業。僅僅是那即將開始新鮮刺激生活的想象,就能讓我激動戰栗。
嗯,少年情懷,即是永遠渴望歷險記。
少年情懷,還包括無論跌宕,總要踏上征程——而四月是如此接近一個象征性的開端。在農歷新年過后,終于再一次背對著家族漸遠的鞭炮和油膩的餐桌,像復蘇后亟待獨自捕食生存的小動物,向天空亮出弱點和牙齒,抖一抖皮毛,必須一個人出發面對廣袤的世界——做沒做過的事,去沒去過的地方,愛沒愛過的人,解別人和世界的謎題,解自己的謎題。
永遠渴望新鮮而刺激的生活,生活對于我們,才能永遠新鮮而刺激。
后來,成年以后,每年四月,鶯飛草長,又被萬丈紅塵裹挾一年之后,又洞達持重一歲,我依然用這歌檢驗少年情懷。找到歌曲,甭管周圍是非,多少未讀郵件和緊急待辦,我塞上耳機,等舊日旋律響起——“有一首歌告訴我,四月的下午不要錯過,讓我們開始一段,新鮮而刺激的生活。”
我閉著眼睛,感知氣溫和微弱的草木發芽氣息,等待不為人知的戰栗隨旋律出現。然后隱隱發笑和欣慰——我的四月又是新的,只要我心底還在渴望歷險記,我就可以甩甩頭推開門,頭也不回地走入溫暖春風里。
《想要一切》
王瀟
在“五種時間”后來的26次線下課程里,每次都有100~200名同學參與完成追悼會策劃表的答卷。在燭光與黑暗中,我和團隊成員總是聽到大家填寫時的輕輕抽泣,也正是在這些答卷中,我們終于見到了和趁早效率手冊許愿池中區別顯著的答案。愿望清單中出現了顯著的比例轉移——大概率快樂的目標不是縮小了,而是演化了,被每個答卷人在一生的目標和生平中用其他詞替代。
在一生的維度中,大概率快樂的事發生了這樣的演化。
考試成功,被描述成“精通一個專業,并成為這個領域中的高手”。
升職加薪,被描述成“做著有價值的工作,得到很多人的認可和尊敬”。
結婚生子,被描述成“付出很多愛,也得到很多愛,體驗愛的溫暖與珍貴”。
有意思的是,“買房買車”等具體愿望在答卷中幾乎完全消失了。當大家從一生的維度來看時,車似乎已不在臨終回憶里,而買房的意向變成了體會愛與溫暖的介質,具象的愿望褪去了。
我們還觀察到,關于錢的目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有關自由的描述放在了一起,“有足夠的錢讓自己自由地生活,做喜歡的事情,和愛的人在喜歡的地方生活”。
和年度效率手冊中的愿望清單區別最大的是,幾乎在每個人的追悼會策劃表的生平描述中,我們都看到了我所說的第二部分愿望——自由自在。
旅行、健康、愛好、親友相聚、私人的好時光,那些在年度愿望里僅僅被描述為“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去做某事”的占比1%的事,在追悼會策劃表里大量出現了。也就是說,當我們意識到僅有一生,時間有限時,每個人都懂得抓住自己認為最珍貴的事情。
雖然每個人對珍貴的定義各不相同,但我們在答卷中看到了人們這一生內心深處想要的究竟都有什么。其實很多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都原本是獲得這些珍貴事物的橋梁,橋梁當然不是珍貴事物本身,但我們既要珍貴事物,也要橋梁,我們根本就是想要一切。
用有限的時間去換一切,當然很難,但是我們有辦法做到。那就需要從現在開始,把時間看成你的資源,分配到各個目標B里去。你還需要對寫下的所有目標B做排列和歸納,看從哪里開始做起,因為整個“五種時間”之旅,就是從對目標B的分類開始的。研究按照需求應該從哪里開始展開行動,這些持續的行動會形成你的結構、你的質地。
正如這本書的名字,接下來,從第二章起,我們日常所從事的事務都可以被分成五種時間,它們分別是生存時間、賺錢時間、好看時間、好玩時間、心流時間。它們有各自清晰的分類和定義,也有著規律性的進階關系。這本書將為你全面分析和講述它們的操作方式,引導你建立起你的結構,當你完全了解和應用之后,你就掌握了時間管理的全部真諦。
“五種時間”首先是一種全新的時間分類法。它把生命中所有需要和可能從事的事務分成了五種,可以快速有效地幫助你辨認眼下所做的事情究竟屬于哪種時間,以及會給你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和結果。辨認當下,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五種時間”還能夠清楚地告訴你,表面上相同的行為對應到每個不同的人身上,完全可能分屬在不同的時間之中,它可以給你嶄新的角度去思考時間的分配和選擇。
最重要的是,“五種時間”可以用花園模型展示出每一種人生都是按不同需求排列組合后的結果,你選擇何種花園模型,你就會獲得何種人生。同樣,你想獲得什么樣的人生,你就需要搭建什么樣的花園模型。
“五種時間”會幫助你獲得信念與方法去選擇未來。
在這里,你需要相信一些基本的因果關系,比如想要秋天的果實,必須在春天播下種子。所有繁茂的花園,都曾經蕭瑟平靜,還沒發生的,都可以即將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