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號記錄別人的故事也記錄自己的生活
01
翠凌從小天資聰穎,當時村里遠近有多個孩子,只有她成績最好,后來她去縣城上高中,考上了外省的大學。
因為在省內無法上到一個好大學,所以她就干脆上了個外省的211大學,這是她作為小鎮做題家能夠交出的最好的成績。
剛找工作時,本來她可以很輕松地留在外省,入職一家新能源公司。但父母認為離家太遠,將來如果結婚嫁人,回家的次數肯定很少。
翠凌考慮再三,覺得父母的話在理,到哪工作還不是工作。而且確實一旦在外省扎根定居,回來的日子真就屈指可數,想想年邁的父母將無人照應,她讀這么多書卻無法盡孝,自己想想都寒心。
所以她決定回來,離家近一點。但再次找工作不是那么順利了。
已經過了校招時間,一些大企業要么暫時不要人,要么留下的崗位薪資待遇不佳。
翠凌本不想去上海找工作,因為那邊的開銷和租房會消耗掉大部分的工資,可那時有一家在郊區的新媒體公司錄用了她。
翠凌最后決定入職這家剛成立的公司。雖然她對新媒體行業不甚了解,但新媒體行業正處在方興未艾的上升階段。
02
新媒體行業一定是扎根向上并能多渠道野蠻生長的,所以對這個行業的瞬息萬變需要有敏銳的嗅覺,墨守成規只會走入死胡同。
好在翠凌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很好,她和整個團隊一起完成了蛻變和躍遷。
他們運營的多個賬號漸漸成為了行業內有影響力的頭部矩陣。
一切都往好的發展。
翠凌搬進了一套舒適的公寓,雖然還是和別人合租,但環境的優雅與過去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翠凌儼然已成為了都市小白領,雖然加班是家常便飯,但她看著銀行卡里不斷增加的數字還是心甘情愿,毫無怨言。
努力工作的意義不僅是物質上的回饋,更是精神上的愉悅和尊嚴的底氣。
03
當然在這過程中,她也面臨著父母不斷地催婚,不過翠凌不會當面頂撞他們,因為她在家里住不了幾天,過年回家五天算是比較長的假期了。
翠凌三十一歲那年,由于她媽媽跌傷了腳,她回來探望,那時正好遇上了封/控,公司臨時決定讓她在家辦公。
這期間,她實在受不了爸媽的嘮叨,就答應去相親,她覺得去了一次就當是完成了任務。
對方比她小一歲,是在當地一家知名的建筑公司上班。
說實話那男的顏值還可以,身高也不錯,總之給人的感覺很好,沒讓翠凌拒絕他的第二次邀約。
當時小縣城店面基本都關門了,但不影響他們約會,翠凌覺得借著這個機會可以好好看看家鄉的風景。
其實許多年后,翠凌對此是后悔的,因為沒有考慮清楚就答應一個男人的約會,會讓自己無意地陷進去,也讓對方誤以為她愿意交往。
特別是雙方父母都覺得兩家人可以坐下來談婚論嫁了,這時他們才接觸了兩個多月。
翠凌有疑慮,但此時又沒有拿起勇氣明確的拒絕。
更讓翠凌心里不快的是對方的經濟:小縣城沒有房,雖然鄉下房子造得像別墅,但延伸價值太有限了。
更何況兩人真相處的話,就要長期兩地分居,翠凌隱隱覺得這不妥。
翠凌對這樁婚事是不滿的。
04
但這些問題在她媽看來,全不是問題:沒房可以自己買,雙方父母都有經濟支持,自己創造的才更有底氣;兩地分居沒事,過去的夫妻就是這樣的,男的在外打工,女的在內持家,都過得都好;至于覺得相處時間短,那可以再等等,不過也等抓住機會。
她媽媽這么一講,她就沒那么排斥了,而且在外這么多年她覺得上海本地人對她這個外地鄉下人不友好,談過兩次戀愛都因種種原因不歡而散。
再加上對方父母又推波助瀾,翠凌在回上海前簡單地舉行了訂婚儀式。同年十月倉促地舉辦了婚禮。
剛開始,是丈夫經常去上海看她,丈夫偶爾出差,兩人有時兩三個月不見面是常態。
一年多后,翠凌懷孕了,直到臨產前,才從上海回來。
產假快要結束前,翠凌就面臨著兩難選擇:舍不得襁褓中的女兒,婆婆明確說了不會去上海帶孩子;放不下積累那么多年的工作,畢竟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此后翠凌兩地奔波,但好像沒能完整地呵護到女兒,又沒有完全兼顧好工作。
后來公司發展遇到了瓶頸,流量下滑,資源驟降,就慢慢開始裁員,翠凌也沒能幸免。
這一切翠凌都預料到了,所以沒有太過的波動,而是回到了小城,邊帶女兒邊找工作。
05
當時直播開始火爆,小縣城里的一些傳統電商正向直播轉型,翠凌決定入職一家新媒體公司,專門對接一些直播業務以及幕后運營。
雖然還沒有之前工資的一半,但對于失業半年多,漸漸失去安全感的她來說,這已經很好了。
一家三口以這樣的方式團聚在一起,婆婆幫帶孩子,照顧著一家生活,也算一份圓滿。
但后來發生的兩件事讓他們夫妻關系急轉幾下。
首先是翠凌堅持在小縣城買房。她認為要給孩子最好的學區房,雖然婆家不是很認同,但覺得婚前翠凌一家沒有買房的要求,已經過意不去了,所以這次就沒有反對,而是拿出了積蓄全力支持。
翠凌父母也拿出了畢生心血來支持,小夫妻倆自己還剩下的房貸。
可是買房的喜悅沒持續多久,他們就很快知道他們是小縣城里高房價的最后一波韭菜。
為此翠凌丈夫冷嘲熱諷,說她在大上海混了那么久,怎么一點都看不清形勢呢?罵她虛榮心作祟,全家都陪她回到解放前……
諸如此類的話有很多,翠凌實在聽不下去了,有時回懟:你在建筑公司上班,怎么也什么都不知道呢?
夫妻倆經常吵架,隨后傳來鍋碗瓢盆的砸碎聲。
06
還有一件事是翠凌丈夫失業了。建筑業非常不景氣,公司沒有明確裁員,但也不安排工作,一開始是待崗,后來連基本工資都沒有了,去的話只提供一頓午餐。
她丈夫非常消沉,以前在家想著法的為難翠凌,但現在是迷上了打游戲,累了就睡覺,三餐不定,不理睬任何一個人,連女兒都不看一眼。
家里人非常急,婆婆更是聲淚俱下地勸說,翠凌也耐心勸導安慰,可都無濟于事。
他繼續渾渾噩噩,家里人心更累。
公公年紀大了還在外攬活干,婆婆消瘦憔悴,翠凌不明白生活怎么會過到這份上,她后悔:如果當初沒有回到農村結婚,一切悲傷將不會有。
07
根本問題不在于是回到農村還是城市。但我覺得如果能夠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并立足的話,還是選擇留在大城市,雖然也有諸多艱難。
因為能留在大城市生活的,要么能力出眾,要么學歷出眾,要么財力雄厚,肯定有一個方面是脫穎而出的,肯定比糟糕的現在要好得多。
再不濟,也要找個和自己層次差不多,三觀一致、性格合拍的伴侶。
從表面看,這家子最需要改變的是這個男的,但這個男的還沒有意識到要改變,或是不愿改變,更無力改變泥沙俱下的大環境,所以暫時是指望不上了。
男的由于自尊心作祟,都不喜歡被教育,讓他承認錯誤或失敗簡直難上加難。
如果心力不濟,那就先經營好自己,不要浪費時間妄想改變男人,精神和情緒能夠不受男人的負面影響,心智已經夠強大了。
如果還是不忍他正經歷低谷,那就只能用愛感化,和他一起面對迷茫和跌倒,順他意,勸他心,和他一起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這里主打巧妙和尊重。如果他的情緒波動大或是無動于衷,那就選擇冷處理。
這個故事中沒有婆媳問題,婆婆應該是個通情達理,隱忍勤勞的傳統婦女。她愿意為下一代任勞任怨,那就得看見婆婆的付出,相信她的為人,感恩她的奉獻。
一定得和婆婆處好關系,讓她帶好孩子,用多到的時間來發展自己。
千萬不要內耗自己,有些事發生了,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基于現實,往最優的方向走。
如果丈夫能夠緩過來,重整旗鼓,那就繼續相互扶持前進~
如果不能……我們先不要悲觀地預測。
如果能夠做到自給自足,那一切都無所懼!
感謝您讀到這里!
愿留在大城市的女孩實現夢想,回到小縣城的女孩安逸!
愿所有的女孩夢想和安逸皆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