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一個努力脫離低級趣味的電臺
最近,大內的老朋友小黑老師帶著擺渡人的兩位小伙伴慧姐、媛媛造訪魔都夏霞弄,與劃水怪見了一面,一起錄制了本期清明節特別節目。距離上次來大內做客已經過去五個月的時間,擺渡人的這幾位小伙伴的工作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源自一組讓人震驚又悲傷的數字。據慧姐介紹,近兩年的時間內,擺渡人接手的青少年跳樓死亡后的殯葬服務需求,從每月的一兩例,增加到每月三至八例。這些數字讓慧姐開始思考,在自己從事殯葬行業的13年間,一直致力于讓逝者以最體面的方式告別這個世界,如果在體制不改變的情況下,擺渡人幾乎已經做到“天花板”了。那還能再多做些什么?她覺得必須為死亡“發聲”,用一個殯葬人的視角。
▲擺渡人社媒海報
隨著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的案例越來越多,慧姐需要陪伴失去孩子的家庭做后續的哀傷療愈和情緒輔導。于是擺渡人今年也計劃和各大高校聯動,展開關于死亡和生命的探討。在慧姐看來,不少高校的教授和學者對于“死亡教育”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形而上”的層面,她希望通過這些聯動,真實地展現死亡的“細節”,比如不同死法的臨終表現是什么,當死亡降臨以后,逝者的家庭又將如何應對階段性的哀傷療愈。與此同時,慧姐還計劃通過“生命咖啡館”的空間,不斷招待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喝著咖啡,無拘且無懼地探討“死亡”,用“生命卡牌”作為認知生命和自我重啟的觸發點,從而對生命有更深刻的體悟。
▲擺渡人生命咖啡館
▲生命咖啡館卡牌活動
除了慧姐,小黑老師也從擺渡人殯葬業務中抽身出來,更關注實體的安寧療護和臨終關懷體系的構建。因為人們總覺得安寧療護或者臨終關懷的場所是一個“等死”的地方。如何把這樣的一個和醫療結合的空間通過“死亡教育”或“遺愿清單”等方式建設得更完善,是小黑老師目前在思考的問題。
在節目中,慧姐和小黑老師分享了一個讓他們印象深刻的16歲少年跳樓自殺的案例,一名16歲的初三少年在一次模擬考試前因流感高燒不退,當時適逢周末,周六休息一天之后,少年在周日通宵做題刷卷子。到了周一早上,寫完作業的少年覺得很疲倦,請母親幫他向學校請假,他想在家里休息一天。母親同意了,但仍不忘囑咐他別松懈。兩個小時后,當母親推門進來,只看到空空的床鋪和一封遺書。
年輕生命的猝逝令人無比心痛和惋惜,但這位少年身邊朋友們的言論卻讓人感到愕然。少年離世之后,母親把兒子去世的消息發在班級群,然而收到的消息幾乎都是“太牛逼了”“你解脫了”“太棒了”“祝福你”······當時慧姐和團隊的小伙伴在整理少年的遺書和這些信息的時候,大概哭了2個小時,滿滿的難過。當一個16歲的生命戛然而止,為什么同齡人的反應是這樣的?是大環境病了還是我們病了?這次的經歷讓慧姐和整個團隊沒有辦法接受,也對慧姐個人觸動極大,她下決心要做好青少年自殺干預和死亡教育這件事,就像性的教育、愛的教育、月經羞恥一樣,是一定要有人發聲的。
▲擺渡人社媒海報
在少年的追悼會上,慧姐和擺渡人團隊根據少年生前的喜好,設計了一些動漫貼紙,打算貼在棺木上。在追悼會最后一個環節,慧姐讓少年的其中一位好友幫忙往棺木上面貼貼紙。這個男孩接過貼紙,那一刻慧姐才發現他全身發抖,就像人遭受了巨大的心理沖擊之后重心不穩。男孩小心翼翼地用顫抖的手把貼紙貼在棺木上,盡可能地把貼紙撫平,慧姐下意識地幫忙把貼紙后面的背膠收走,希望維持現場的干凈和整潔。這時她發現男孩站在旁邊不走,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你有什么事嗎?”男孩用手指了指慧姐拿在手里的貼紙的背膠,說道:“這個可以給我嗎?”在那一刻,慧姐感受到他們對少年離開的不舍,只是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死亡”是一個無法理解的艱深的詞匯。她把背膠遞給男孩,他一直低著頭默不作聲,那個貼紙的背膠在他手里被撐開又被撫平,他似乎在靜靜地感受與好朋友最后的唯一的連接。
慧姐強調,在感到難過和惋惜的同時,重要的是意識到生命教育不應該是看到了他人的死亡才知道什么叫“生命”。在本期節目中,劃水怪和幾位嘉賓還討論了青少年自殺方式和家庭環境的某種共性的背后,關于信息化時代電子產品的高度普及對家庭氛圍的種種影響。更多詳細內容,歡迎鎖定本期節目。
由于工作性質的關系,小黑老師難免會被抑郁、壓抑的情緒籠罩,但也有一些被需要和認可的時刻。 前段時間,擺渡人接到了一個電話,來電者是一位年輕的女士,可以感受到她的狀態近乎崩潰,同時電話里能聽到她周邊的環境非常嘈雜,她在電話里哭著說:“我要找小黑,小黑老師在嗎?”后來擺渡人團隊了解到,逝者是這位女士的丈夫,新婚僅四個月就在家中意外因病離世,年僅28歲。這位女士打來電話時正面臨突如其來的喪事和周邊殯葬一條龍公司的圍追堵截,在這個焦頭爛額又無助的時刻,她選擇了聯系擺渡人。這位女士是大內的聽眾,去年她和丈夫在開車路上一起聽了「」這期節目,了解到擺渡人這家公司。
在她打完電話之后,小黑老師趕往現場去幫這位女士的丈夫做完最后一套的流程,逝者儀容整理得非常干凈,告別儀式也十分順利。
▲電影《入殮師》臺詞
這時慧姐再次提及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在死亡帶來的巨大無措感面前,如果對這些沒有進行過前置的了解,到了那一刻,再聰明的人大腦也會一片空白。在追悼儀式圓滿結束后,這位女士要面對的除了哀痛,還有一些巨細靡遺的事務,比如喪葬費的領取,新房該怎么處理,大量的遺物是丟還是賣?丈夫的猝逝,讓這位女士和原本有些距離的公婆變成了彼此的“稻草”,徹夜長談,一起對逝者過往的人生和這次的意外事件進行“復盤”。由于需要回憶的細節過于龐雜,結果三個人都很難受,因此慧姐認為這些“復盤”完全不利于后續的康復。
▲電影《入殮師》臺詞
于是慧姐把這位女士帶到了生命咖啡館,通過后續的哀傷療愈,一步一步幫助她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這位女士在知道擺渡人還會跟大內碰面的時候,就囑咐小黑老師和擺渡人團隊一定向劃水怪轉達她的感謝,謝謝當時的那期節目,讓她在最悲痛最手足無措的時候,想到了擺渡人。劃水怪表示在當時那個混亂卻又不得不馬上做抉擇的場景下,能找到值得信任的人幫助自己,焦慮感會大大減輕,同時他也在節目中表達了對這位女士的祝福。
節目尾聲,作為擺渡人團隊里非常年輕的成員媛媛覺得錄完這期節目仿佛上了一堂課,同時她也呼吁聽眾朋友們要珍惜生命,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事物和精神寄托,從而更好地熱愛生活。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收聽本期節目。
主播 / 相征
嘉賓 / 小黑 慧姐 媛媛
封面設計 / 劃水怪
音頻后期 / 陸凱BBBBUDDHA
音頻上傳 / 桃子
⊿ 00:06:37 / 墓地降價了?
⊿ 00:09:33 / 青少年自殺現象頻發
⊿ 00:15:03 / 雕塑系畢業生為什么加入擺渡人
⊿ 00:20:24 / 從殯葬人視角探討生命與死亡
⊿ 00:34:52 / 16歲少年跳樓:悲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 00:37:17 / 少年自殺后身邊同齡人的態度
⊿ 00:38:12 / 青少年自殺干預與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 00:53:56 / “廢話”是家庭空間中的必要緩沖泡沫
⊿ 01:05:19 / 關于《青春無悔》那張專輯
⊿ 01:07:11 / 死因不明的13歲少年
⊿ 01:11:04 / 大內聽眾突然聯系小黑老師
⊿ 01:17:25 / 對悲傷的“復盤”沒有任何意義
⊿ 01:26:26 / 有需要的話可以去擺渡人“生命咖啡館”聊聊天
⊿ 01:30:55 / 小柯 - 冬季校園
頭圖設計 / 劃水怪
文案&排版 / 小閻
本文插圖均來自網絡
本文未經允許請勿轉載△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Copyright ?midnightalks.All rights reserved
再點個在看就更完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