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盤仍在,鐘睒睒依然有很大機會重登首富寶座。
近日,胡潤全球富豪榜與福布斯富豪榜同步更新,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以655億美元(約4760億元人民幣)身家首次超越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531億美元),登頂中國首富。這一變動不僅是個人財富的此消彼長,更折射出中國商業生態的深層變革,科技新貴對傳統行業的暫時勝利,以及消費品牌在數字時代的生存困境。
鐘睒睒的財富縮水并非偶然。2024年,農夫山泉營收增速驟降至0.5%,凈利潤增長近乎停滯,包裝水業務收入暴跌21.3%,股價全年累計下跌24.8%。回溯往昔,鐘睒睒堪稱中國快消品行業的“神話締造者”。他憑借農夫山泉和萬泰生物兩大產業支柱,在商業版圖上開疆拓土,將個人財富推至令人矚目的巔峰。2022年,其財富高達4550億元,彼時的他在商業世界中熠熠生輝。然而,時間來到2025年,這一數字已驟降至1800億元,縮水幅度高達60%。
鐘睒睒跌落首富寶座,不僅折射出資本市場的風云變幻,更無情地暴露了農夫山泉在行業競爭、戰略轉型以及輿論環境等多方面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張一鳴的登頂則依托字節跳動AI業務的估值飆升,盡管TikTok面臨監管壓力,但其全球化布局與技術創新仍被視為“未來十年的增長引擎”。這場首富更迭的戲劇性背后,是傳統消費品牌護城河的松動與科技巨頭的崛起。
鐘睒睒的財富為何縮水了?
農夫山泉的財富根基建立在“天然水+飲料”的雙輪驅動模式上。然而,2024年這兩大引擎或面臨挑戰。
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核心矛盾,“水”與“茶”兩大業務板塊的增長瓶頸逐漸浮出水面。
在飲用水業務方面,盡管其依然占據著營收的半壁江山,但其增速持續放緩的趨勢已難以忽視。2023年,飲用水營收增長僅為5%,這一數字遠遠低于行業平均增速的12%。當前飲用水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堪稱白熱化,華潤怡寶、冰露等傳統品牌憑借自身深厚的渠道資源和品牌影響力,通過渠道下沉策略,積極搶占縣域市場,試圖在這片廣闊的下沉市場中分得一杯羹。與此同時,元氣森林等新消費品牌則另辟蹊徑,以“氣泡水”這一新穎概念切入高端市場,它們精準捕捉到消費者對于健康、個性化飲品的需求,通過獨特的產品定位和營銷手段,成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進而擠壓了農夫山泉在高端市場的定價空間。在這種前后夾擊的市場態勢下,農夫山泉飲用水業務的增長愈發艱難。
再看茶飲料業務,曾經作為農夫山泉第二增長曲線的東方樹葉和茶π,如今也陷入了增長困境。2023年,茶飲料營收同比下滑4%。東方樹葉雖憑借“無糖”概念在茶飲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但喜茶、奈雪等現制茶飲品牌的崛起,憑借現場制作、個性化定制以及豐富多樣的口味選擇等優勢,成功分流了大量原本屬于東方樹葉的消費群體。而茶π則因口味相對單一,在面對元氣森林“燃茶”、可口可樂“茶塢”等競品時,競爭力不足,逐漸被市場所冷落。曾經的明星產品,如今面臨著嚴峻的市場挑戰。
從包裝水業務來看,全年營收159.52億元,同比暴跌21.3%,市占率從26.5%下滑至22.3%,首次被華潤怡寶(121.24億元)逼近。農夫山泉曾憑借“大自然的搬運工”這一獨特定位,在包裝水市場占據領先地位。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眾多競品紛紛推出類似概念產品,使得農夫山泉的差異化優勢逐漸縮小。
同時,行業內掀起的價格戰也對其造成了巨大沖擊。一些競爭對手通過降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而農夫山泉若不跟進降價,就可能失去市場份額;若參與價格戰,又會壓縮自身利潤空間。
在飲料業務方面,增長乏力的態勢也十分明顯。茶飲料雖以167.45億元營收反超包裝水(占比39%),但增速從2023年的83.3%驟降至32.3%。果汁、功能飲料等品類增速不足10%。在茶飲料市場,消費者的口味偏好日益多樣化,對產品的品質和創新要求也越來越高。農夫山泉雖然推出了多款茶飲料產品,但在產品創新和市場推廣方面,未能及時跟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在果汁飲料市場,原料價格的波動對成本控制帶來了挑戰,同時市場上同質化產品眾多,競爭激烈,或導致農夫山泉的果汁業務增長緩慢。功能飲料市場則被紅牛、東鵬特飲等品牌牢牢占據,農夫山泉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財務數據也印證了農夫山泉面臨的危機。2024年農夫山泉毛利率降至58.1%(同比降1.4個百分點),凈利潤121.23億元,增速僅0.4%。資本市場對這些負面消息反應劇烈,港股股價單日跌幅超10%,市值蒸發超300億港元。這一系列數據表明,農夫山泉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價值受到了嚴重影響,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也有所下降。
新品孵化或面臨挑戰
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新的增長點,農夫山泉近年來積極推出多款新品。然而,遺憾的是,這些新品均未能達到預期的市場效果。
2021年上市的“17.5°”NFC果汁系列,因價格過高(10元/瓶)且保質期較短(30天),在鋪貨過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難。較高的價格使得消費者在購買時望而卻步,而較短的保質期則增加了經銷商的銷售風險和庫存壓力。到了2023年,該系列產品銷售額不足5億元,遠未達到企業的預期目標。
對標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推出的產品,也未能在市場中掀起波瀾。由于口味單一、包裝設計保守,在與元氣森林等競品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市占率不足后者的10%。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口味和包裝等細節往往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而農夫山泉的這款產品在這些方面未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炭仌咖啡”同樣面臨著困境。因定價過高(6-8元/瓶)且功能定位模糊,未能復刻東方樹葉曾經的成功。在咖啡飲品市場中,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價格、口感以及功能定位有著明確的需求和認知。農夫山泉的這款產品未能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導致在市場競爭中失利。
那么被農夫山泉寄予厚望的即飲茶,能否接力持續領跑呢?
從財報來看,2024年即飲茶類收入167.45億元,占比39%首次超越水類,看似接棒成功,但增速已現疲態。從2021年的48.3%、2023年的83.3%,到2024年全年32.28%的增速,顯示無糖茶市場正在降溫。東方樹葉雖然仍占據35%的市場份額,但元氣森林、三得利等品牌通過細分場景(如油切茶、益生菌茶)分流用戶,農夫山泉的品類創新速度落后于市場變化。更關鍵的是,無糖茶行業整體增速從2023年的40%降至2024年的25%,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曾經的第二增長曲線面臨增速換擋壓力。
除了水和茶,農夫山泉的功能飲料(49.32億元)、果汁飲料(40.85億元)等品類貢獻有限。功能飲料市場被紅牛、東鵬特飲牢牢把控,農夫山泉的力量帝維他命水市占率不足10%;果汁業務則受原料價格上漲影響,毛利率下降3個百分點。這種“一超多強”的產品結構,讓農夫山泉在核心業務受挫時,缺乏足夠的緩沖帶。
是不是輿論沖擊下業績增速放緩?
經常有投資人發出這樣的疑問,農夫山泉是不是輿論沖擊下業績增速放緩?
2024年,鐘睒睒因“首富生活曝光”“企業社會責任爭議”等話題陷入輿論漩渦,農夫山泉被卷入“水源地環保問題”“價格壟斷質疑”等負面輿情。
據農夫山泉財報披露,2024年1-2月瓶裝水銷售仍增長19%,但3月后因網絡謠言擴散,上半年包裝水收入同比下降18.3%,全年跌幅達21.3%。市場調研顯示,35%的消費者表示“負面輿論影響購買決策”,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品牌信任度下降12個百分點。
面對輿論危機,鐘睒睒一改往日沉默態度,采取三重措施:一是法律維權,起訴多家自媒體;二是市場反擊,推出1.5元/瓶的綠瓶純凈水發動價格戰;三是資本表態,增持公司股票。
這樣的應對措施效果參差不齊,法律訴訟耗時耗力,未能快速扭轉輿論;價格戰雖然壓制了競品,但拉低了品牌溢價,純凈水毛利率僅35%,低于天然水的65%;增持行為短期提振股價,但未能解決核心業務問題,2024年8月股價仍出現單日暴跌10%的情況。
面對當前的困境,農夫山泉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業務布局,實施戰略收縮與聚焦策略,回歸核心優勢。
在高端化升級方面,農夫山泉推出了“長白雪”等高端礦泉水產品,對標百歲山,定價在10-15元/瓶。通過挖掘長白山優質水源地的獨特賣點,結合高端的包裝設計和品牌營銷,試圖在高端礦泉水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高端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利潤空間相對較大,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差異化競爭,有望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形象。
功能化延伸也是一個重要方向。開發電解質水、維生素水等細分品類,精準搶占消費者對于健康飲品的需求。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功能性飲品的需求日益增長。農夫山泉憑借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生產能力,開發此類產品具有一定的優勢。通過滿足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的健康需求,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
渠道下沉同樣不可或缺。通過社區團購、自動販賣機等新渠道覆蓋下沉市場。下沉市場具有廣闊的消費潛力,但傳統渠道在這些地區的覆蓋和影響力相對有限。社區團購和自動販賣機等新渠道,能夠更加貼近消費者,提高產品的鋪貨率和銷售效率。同時,利用新渠道的大數據優勢,還能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為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提供有力支持。
在茶飲業務方面,農夫山泉需要擺脫以往的跟隨者角色,成為場景創新者。基本盤仍在,鐘睒睒依然有很大機會重登首富寶座。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元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