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金科股份召開了一場座談會,除了董事長周達、總裁楊程鈞,重整投資方兩位知名大佬馬蔚華、馮侖一齊現身。
其中,馬蔚華是招商銀行的“原掌門人”,曾被外媒評為中國最具創新意識的銀行家;馮侖素有“商界思想家”之稱,萬通集團創始人、御風集團董事長等。
值得一提的是,金科股份實控人黃紅云缺席了此次座談會。盡管黃紅云已經退居幕后,但有事了還是得他上。
近日,金科股份發布公告稱,因涉嫌存在未披露股票出現被強制過戶風險、未及時披露權益變動信息的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決定對黃紅云、控股股東金科控股進行立案。
本次立案調查涉及兩方面:一是2022年金科控股及黃紅云因辦理券商質押式回購業務,因無力回購亦不能提供資金進行補倉,使得相關券商對質押股票進行強制平倉,導致所持有的金科股份股票被動減持,未能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二是黃紅云及金科控股在2022年與原一致行動人解除一致行動關系及減持公司股份造成權益變動情況后,黃紅云及金科控股作為信息披露義務人未及時履行權益變動報告書的披露義務。
黃紅云現任金科控股董事局主席,2007年曾登上《胡潤百富榜》,2020年更是憑借215億元身家在《胡潤百富榜》上排名第241。但經過了一年,黃紅云財富縮水七成,2021年身家僅剩60億元,2022年掉出榜單。
目前,瀕臨退市的*ST金科正在進行重整。2024年4月22日,金科股份及全資子公司重慶金科分別收到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公司及重慶金科的重整申請。
公司重整迎關鍵節點
4月3日,金科股份發布公告,目前《金科股份重整計劃(草案)》已獲表決通過。
公告顯示,金科股份及重慶金科于2024年4月22日收到法院受理重整申請的裁定書,公司重整程序正式啟動。
根據金科股份及重慶金科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表決截止時間的投票結果,《金科股份重整計劃(草案)》已獲出資人組、有財產擔保組、職工債權組、稅款債權組、普通債權組表決通過,普通債權組暫未通過。
由于重慶金科的普通債權組主要為金融機構債權人,部分債權人正在履行內部程序,待履行完內部決策程序后方可投票表決。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八十七條第一款規定,重慶金科將與普通債權組協商,并由普通債權組再次表決。
此次再次表決事項截止時間為2025年5月10日18時止,參與再次表決的債權人為普通債權組中投反對票或者未投票的債權人,已投同意票的普通債權人及其他已表決通過的債權組無需再次表決。
金科股份表示,目前,公司正全力以赴推動相關債權人參與重慶金科第二次債權人會議的再次表決工作及推進重整投資協議履行等工作。鑒于重整相關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將密切關注相關事項的進展情況,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進行披露。
此前在引戰方面,金科股份已引入上海品器聯合體、中國長城資產、四川發展證券基金三家產業投資人,同時,完成與20余家財務投資人的滿額簽約,合計投資26.28億元。
作為牽頭產投方,上海品器聯合體還承諾提供不少于7.5億元流動資金借款,在全部重整投資人中,國有背景的投資金額占比37%。截至目前,所有重整投資人均已全部足額繳納的第一期履約保證金,其中部分投資人超比例繳款。
作為2024年以來A股唯一一家被法院受理重整的全國化上市房企,金科股份若順利實施重整,公司將扭轉經營頹勢;但如果重整失敗,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三年虧損超500億
回顧過去三年,金科股份的營收與利潤呈現出劇烈波動的態勢。
2022年,金科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48.62億元,同比下降51.15%,這主要歸因于宏觀經濟下滑、消費低迷以及房地產行業調整等不利因素。
當年,金科股份歸母凈利潤更是巨虧213.92億元,同比降幅高達694.13%,主要原因包括房地產市場下行導致的資產減值、融資成本上升以及項目銷售遇阻等。
2023年,金科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32.38億元,同比增長約15.27%;毛利潤約為81億元,同比增長128%;毛利率提升至12.82%,同比增加6.33%。
然而,這一年金科股份的歸母凈利潤仍處于虧損狀態,凈虧損84.30億元,較上年同期雖大幅減虧,但虧損額度依舊較高。
不過,2023年,金科股份通過積極開展存量債務管理,金融有息負債規模較上年壓降51.35億元至637.91億元,累計完成約362.93億元有息負債的期限調整。
進入2024年,金科股份業績再度惡化。根據業績預告,其歸母凈利潤虧損在205億元-285億元,預計營業收入在260億元-290億元,與2023年相比,營收大幅下降,虧損進一步擴大。
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包括項目銷售持續下滑,交付項目減少致使結轉利潤降低;部分項目融資逾期,利息資本化項目和金額減少,利息費用化金額增加;對部分存在減值跡象的房地產項目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等。
從銷售情況來看,金科股份近三年同樣面臨困境。2022年,其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681億元,2023年實現銷售金額約264億元,銷售額大幅下降。
到了2024年,金科股份前三季度實現銷售金額約104億元,銷售形勢依舊嚴峻。銷售回款方面,2023年實現銷售回款約299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銷售回款合計108.1億元。
債務方面,截至2023年末,金科股份總負債高達3127億元,資產負債率92.5%,遠超行業80%的警戒線。其中短期債務達1400億元,而賬面現金僅42億元,短債覆蓋倍數不足0.1倍,償債壓力巨大。
“渝系房企”的潰敗
作為“渝系房企”代表,金科股份源于1998年成立的金科達置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0年,金科實業集團組建,并被評為重慶市“重合同、守信用”企業。
此后,金科不斷推陳出新,迅速進入北京、重慶、四川、湖南、江蘇等多地,全國化擴張步伐加快,土地儲備總量超過1000萬平方米。
2011年8月23日,金科在深交所A股正式掛牌上市,更名為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科股份,正式登陸資本市場。
此后,金科在行業排名持續上升,2012年在“重慶民營企業50強”中排名第一,“中國地產品牌10強”排名升至第七,全國房企綜合實力排名16位;2013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2016年,金科由“地產開發商”轉型為“美好生活服務商”,提出“三圈一帶”新戰略,鎖定“核心十城”,開啟多元化布局。
在這一時期,金科憑借強勁的綜合實力,連續多年躋身“福布斯全球企業”“財富中國500強”“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然而,隨著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持續收緊,市場下行壓力增大,金科股份開始面臨銷售下滑、資金回籠困難等問題。
金科股份的危機最早在2022年上半年露出端倪。當時,一筆4407萬元的商票違約引發連鎖反應,包括商標在內的多項資產被凍結。
隨著資金鏈的日益緊張,金科股份境內外債券違約情況不斷出現。截至破產重整公告前,其存續15只境內債券合計122.39億元,其中絕大多數票息均高于6%,4只已違約,首次違約日為2023年1月30日,違約金額合計達37.04億元。
境外方面,存續的1只3.25億美元的境外債“金科股份6.85%n20240528”因無法按期付息也已違約,距離正式到期日僅有1個月時,公司大概率無力償還。
此外,據企業預警通顯示,金科股份14.27億元集合信托計劃也未能幸免,同樣出現違約,票據累計逾期發生額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達55.03億元。
2023年5月,金科股份被當地建筑公司作為債務人申請破產重整。2024年2月,金科股份主動申請破產重整,4月被法院裁定受理。
在此期間,公司新增多則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60億元,還有多條限制消費令、失信被執行人及終本案件信息,深陷債務泥潭,債務危機全面爆發。
盡管黃紅云早已于2016年辭去金科股份董事長職務,但他依然是公司實控人、金科控股董事局主席,關于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影響整個公司的走勢。
房產|樓市|企業|人物|項目
石頭侃房已入駐全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