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你馬拉松表現的最重要因素是訓練質量。當訓練準備充分后,你需要有效的配速策略、能量補給和補水方案。但還有一件事能確保你在比賽日充分發揮訓練和計劃的成果:投資一雙馬拉松競速鞋。
優秀的馬拉松競速鞋能幫助減少長距離奔跑對身體的重復沖擊,同時讓你從每次觸地中獲得更多能量。更重要的是,合適的馬拉松競速鞋將為你提供一個足夠穩定和緩震的平臺,讓你安全舒適地完成42.195公里。
不過盡管每款超級跑鞋都宣稱擁有某種超輕量、高響應泡棉和嵌入式弧形碳板——但每雙鞋的實際腳感都獨特得令人驚訝。你需要親自嘗試才能找到那雙讓你如虎添翼的鞋。
? 綜合最佳:Nike Alphafly 3
?綜合之選:On Cloudboom Strike
? 最穩定:Asics Metaspeed Sky Paris
? 最輕量: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 最強回彈:Hoka Cielo X1 2.0
? 最佳零跟尖差:Altra Vanish Carbon 2
? 最柔軟:Saucony Endorphin Elite 2
?綜合最佳>
專為馬拉松設計的Alphafly曾樹立新標桿:當基普喬格在2019年10月一場精心策劃的馬拉松中穿著它們突破2小時大關(成績1:59:40.2)時,它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快的馬拉松鞋。
如今,第三代Alphafly 3繼續作為終極馬拉松競速鞋占據統治地位。采用Nike前掌Air Zoom氣墊和PEBA基中底設計,精英測試者稱贊Alphafly 3的彈跳感和和跑步經濟性無與倫比。
對鞋款幾何結構的微調——包括更寬的著地面積和碳板,配合重新定位的Air Zoom氣墊與精心雕刻的中底——使Alphafly 3的腳感與前代截然不同。這些改變有效解決了Alphafly 2存在的部分問題(許多人認為與初代相比二代笨重且不靈活)。
新款Alphafly 3的靈活度令人驚訝,成為迄今為止最輕的Alphafly。即使以5公里競賽的配速奔跑,Alphafly也反應迅捷,能激發快速步頻轉換。不過這也是說,對于某些跑者而言它可能過于激進,那些需要穩定站姿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搖晃,尤其是后跟部位。
重新設計的Atomkit 3.0鞋面幾乎達到了競速鞋的極致——極度輕量和透氣。盡管由于緊密編織網布(與前代類似)導致穿脫稍困難,但新鞋面具備高透氣性和穩固性,鋸齒鞋帶在整個比賽過程中都能保持系緊狀態。
?綜合之選>
與On前代碳板競速鞋(硬質感的Cloudboom Echo)形成鮮明對比,Cloudboom Strike柔軟、彈性十足且充滿奔跑樂趣。能在相當不穩定的中底上保持平衡的跑者將獲得活力十足、高度緩震的暢快腳感,這種舒適與響應兼備的特性使其成為長距離奔跑的理想選擇。
Strike優異腳感的秘密在于鞋墊。On用可拆卸的厚層高能PEBA泡棉取代了傳統Strobel(連接鞋面與鞋底的薄層)和鞋墊,從而增加了腳下性能增強泡棉的量。最終成果是符合比賽規則卻擁有超越世界田聯最大中底厚度限制的緩震感。
對于如此厚實超緩震的鞋款,卻出奇迅捷,即使是快過5公里比賽的配速仍能靈活響應。這雙鞋既能適應大步幅測試者,也能滿足偏好更快步頻的跑者。
Cloudboom Strike的鞋楦偏長,你可能需要考慮選小半碼。不過,一體式透氣網布在有效排出濕氣的同時,能輕松收緊以實現穩固的足部鎖定。
?最穩定>
Asics Metaspeed Sky Paris為跑者提供了兩全其美的體驗——高能量緩震感與穩定腳感。超級跑鞋的厚實中底通常會產生晃動感,迫使你的穩定肌群更用力地保持平衡。但這款鞋在穩定性上表現很好。
Metaspeed Sky Paris穩定性的關鍵在于其前掌寬大基底與升級的加寬碳板。這使得它成為新手、中級跑者或希望得到更多穩定性的跑者享受超級跑鞋科技優勢的絕佳選擇,同時仍能獲得支撐性良好的中底。一位中等速度的測試者指出:“寬基底提供了‘絲滑腳感’,跑動動態與我的足部和步態完美契合。”
不過,這雙鞋的穩定性并未影響其對經驗豐富、效率型馬拉松跑者的步幅延伸性能。測試者發現Metaspeed Sky能適應廣泛類型跑者與配速需求。
鞋款還配有更柔韌舒適的新款網布鞋面,中底泡棉較前代輕約8%。Asics稱其能量回饋率提升8.2%。最亮眼的是:鞋重減輕近28克,成為最輕量馬拉松競速選項之一。
?最輕量>
突破性的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1以比次輕超級跑鞋輕近56克的成績,打破最輕量超級跑鞋紀錄。然而從初次上腳開始,如此輕量的鞋款所能提供的緩震就讓人震驚。
Pro Evo 1的滾動設計長且激進,前掌翹度極高(鞋頭區域上翹)。最初在遠低于馬拉松配速時,它顯得生硬不自然。但當提速至馬拉松配速范圍、腳趾開始與陡峭曲線互動時,我感受到了充滿能量的流暢滾動推進。相信平均每公里4分20秒或更快的馬拉松跑者將從中獲益最大。
除了成為市場最輕超級跑鞋,Evo 1還摘得最貴桂冠。加之初期傳聞稱該鞋僅適合單場馬拉松使用,性價比似乎有點低。不過我們的測試鞋在中底出現磨損前堅持了近200英里(約322公里)。雖然并非每位跑者都能獲得同等耐久性,但步態效率高的跑者應能享受Evo 1的性能絕不止一場馬拉松。
?最強回彈>
擁有彈簧般彈跳腳感的Hoka Cielo X1 2.0,每一步都帶來無與倫比的回彈。采用雙層層疊式超響應PEBA泡棉(由翼型碳板分隔)和從后跟到前掌的陡峭滾動曲線設計,測試者們驚嘆于這雙鞋的趣味性。有測試者形容其為“棉花糖遇上蹦床——柔軟蓬松,卻帶有彈性推進感”。
這款鞋的重大更新包括更輕透氣的鞋面、更激進的滾動設計、增強的前掌緩震和改進的外底抓地力。最顯著的變化無疑是重量——比前代輕超28克。盡管仍是較重馬拉松競速鞋之一,但相較前代已具飛躍性的競爭力。
從后跟到前掌的滾動曲線迫使中足著地,需要短暫適應期。部分測試者發現它創造了強勁的蹬伸斜坡,另一些人則指出“感覺像是鞋在控制——而非我本人”。但所有人都喜歡它那取代初代Cielo X1粗糙不適鞋面(搭配極其僵硬的災難級鞋帶)的新款流線型透氣工程網布。
“Hoka這次改款做對了”,一位測試者表示,“它能舒適地創造高速的愉悅腳感”。
?最佳零跟尖差>
遺憾的是,高度緩震的零跟尖差競速鞋選擇有限。幸運的是,目前唯一的選擇非常優秀。第二代的Altra Vanish Carbon 2在前掌到后跟增加了3毫米更柔軟靈活的緩震層。注入氮氣的TPE基中底內嵌全長碳板,在不產生控制感的前提下增添了穩定性和推進剛度。
Vanish Carbon 2的中底雖不如其他馬拉松競速鞋有顯著的蹦床感,但其流暢緩震的腳感難逢敵手。即使不適應零跟尖差鞋款的測試者,仍發現得益于高中底和滾動設計,Vanish Carbon 2跑起來意外輕松愉悅。測試者表示低后跟設計有助于提升步頻并保持前掌著地。
盡管缺乏強力支撐結構,輕量透氣的網布鞋面卻以驚人效果穩固中足,同時保留Altra標志性寬鞋頭讓腳趾自由舒展。
?最柔軟>
有些更新是改良,有些則是徹底革新。Saucony Endorphin Elite 2屬于后者。與初代幾乎毫無相似之處,曾經的硬質穩定馬拉松鞋已蛻變成我們測試過最柔軟的競賽日選擇。
這款鞋首次搭載Saucony全新研發的incrediRUN泡棉。這種基于TPEE的超輕量高彈超臨界(注氣)泡棉,在行走時感覺松軟不穩定,仿佛陷入海綿。但一旦開跑,魔法即刻顯現。這種過于柔軟的泡棉突然轉變調性,成為充滿彈性、緩震且極度順滑的存在。厚泡棉、全長碳板(前掌開槽提供些許靈活度)和激進的前掌滾動設計的組合,成功驅散海綿感并推動你前進。一位測試者說:“當我開始加速時,泡棉突然變硬并瘋狂響應?!?/p>
不過這些改進無法避免穩定性問題。不習慣超軟泡棉的跑者,或以后跟著地、步態滾動多于彈跳的跑者,可能會發現足腿需更費力維持平衡。
此版本的鞋面同樣煥然一新。新款柔性針織+透氣網布輕柔包裹足部,成為我們測試過最舒適透氣的鞋面之一。
雖然巨大的改變不會適合所有跑者——尤其是鐘愛初代偏硬質腳感的人——但Endorphin Elite 2無可否認地提供了充滿能量與緩震的腳感。
投稿、應聘兼職作者,請聯系
womenrunning@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