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推廣月柿高接甜柿栽培技術,助力農業發展
月柿高接甜柿技術,是指通過嫁接技術將甜柿品種(如陽豐甜柿、花御所甜柿)嫁接到月柿樹上,從而實現品種的快速改良,該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豐富市場供應,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柿子的需求,還能夠提高果農的經濟收益,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為了確保技術應用效果,則需要掌握該技術的關鍵要點,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應用,從而能夠提升月柿產量與質量,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一、月柿高接甜柿技術簡要分析
月柿高接甜柿技術基于植物嫁接的基本原理,即利用植物受傷后的再生能力,將一種植物的枝條(接穗)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砧木)的主干或主枝上,使其愈合生長在一起,形成新的植株。在該過程中,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細胞會分裂產生愈傷組織,填充接合部的縫隙,使得二者緊密連接在一起。隨著愈傷組織的不斷生長和分化,接穗和砧木將逐漸形成統一的植株,實現品種的改良和提升。在月柿高接甜柿技術中,月柿樹作為砧木,其根系發達、生長旺盛,能夠為嫁接后的甜柿品種提供穩定的營養支持;而甜柿品種則作為接穗,通過嫁接將其優良的性狀(如自然脫澀、果肉甜脆等)傳遞給新的植株。嫁接后的甜柿植株既能保持月柿樹的生長優勢,又能具備甜柿品種的優良品質,從而實現品種的快速改良和提升。
二、月柿高接甜柿技術的優勢分析
(一)提升果實品質
傳統月柿雖然口感脆甜,但存在果實大小不一、色澤不均等問題,影響其商品價值和市場競爭力,而通過將優質甜柿品種嫁接到月柿樹上,可以充分利用甜柿品種的優勢,使嫁接后的柿樹結出果實品質更佳的甜柿。優質甜柿品種通常具有果形美觀、色澤鮮艷、果肉脆嫩多汁等特點,在嫁接后的柿樹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使得嫁接后的柿樹結出的甜柿在外觀和口感上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例如,陽豐甜柿果實扁圓形,平均果重280g,成熟時果面橙紅色,果肉橙紅色,可溶性固形物17%以上,肉質稍硬,完熟后果汁變多、風味變好;而花御所甜柿果實大,平均果重 240g,扁心形,橙黃色,無縱溝,有條狀銹斑,糖度 17.2%,果肉脆爽,品質極上。
(二)提高果實產量
傳統月柿樹由于品種和栽培管理等原因,果實產量較低,難以滿足市場需求,而通過將優質甜柿品種嫁接到月柿樹上,可以充分利用甜柿品種的生長勢強、結果早、易豐產等特點,使嫁接后的柿樹結出更多的果實。優質甜柿品種通常具有生長勢強、結果早、易豐產等特點,使得嫁接后的柿樹能夠更快地進入結果期,并結出更多的果實。
(三)推動果樹栽培技術創新
傳統果樹栽培技術存在品種單一、栽培管理粗放等問題,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而月柿高接甜柿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果樹栽培技術,通過引入優質甜柿品種和先進的嫁接技術,實現了柿樹品種的優化升級和栽培管理的精細化。月柿高接甜柿技術通過引入優質甜柿品種和先進的嫁接技術,實現了柿樹品種的優化升級,且該技術還注重栽培管理的精細化,通過科學的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措施,提高了柿樹的生長勢和果實品質。
三、月柿高接甜柿關鍵栽培技術應用要點
(一)接穗品種選擇
在選擇接穗品種時,必須充分考慮品種的適應性,適應性強的品種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的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從而提高嫁接后的成活率。例如,陽豐甜柿和花御所甜柿等品種在月柿樹上的適應性較強,嫁接后植株生長健壯、柿果品質優良,相比之下,太秋甜柿等品種在月柿樹上的適應性較差,嫁接后植株生長不良、柿果品質下降。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陽豐甜柿嫁接后的成活率高達 95%以上,而太秋甜柿的成活率僅為 60%左右,且陽豐甜柿嫁接后的植株生長勢強,枝條粗壯、葉片濃綠;而太秋甜柿嫁接后的植株生長勢弱,枝條細弱、葉片黃化。
接穗品種的生長習性,也是選擇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種的生長習性差異較大,如樹勢、開花結果習性、抗病性等,選擇生長習性適宜的品種,能夠更好地滿足生產需求,提高柿果品質和產量。以陽豐甜柿和花御所甜柿為例,兩個品種均屬于樹勢中等的品種,枝條開張角度適中,有利于通風透光和果實著色,且均具有較強的抗病性,能夠有效抵御常見的柿樹病蟲害;而太秋甜柿等品種則樹勢較弱,枝條下垂嚴重,不利于通風透光和果實著色,且抗病性較差,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在相同的管理條件下,陽豐甜柿和花御所甜柿的枝條開張角度分別為 45°和 50°左右,有利于通風透光和果實著色;而太秋甜柿的枝條開張角度僅為 30°左右,不利于通風透光和果實著色。
柿果品質是選擇接穗品種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優質的接穗品種能夠產出品質優良的柿果,滿足市場對高品質柿果的需求,所以在選擇接穗品種時,需要充分考慮品種的果實大小、形狀、顏色、肉質、口感以及耐貯藏性等因素。陽豐甜柿和花御所甜柿等品種在柿果品質方面表現優異,陽豐甜柿的果實扁圓形,平均果重280g左右,成熟時果面橙紅色、果頂濃紅色,果肉橙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7%以上,肉質稍硬、完熟后果汁變多、風味變好。花御所甜柿的果實大、平均果重240g左右,扁心形、橙黃色、無縱溝、有條狀銹斑,果肉脆爽、糖度 17.2%左右、品質極上;太秋甜柿等品種在柿果品質方面表現較差,如果實小、顏色暗淡、肉質軟綿等。
(二)砧木準備
砧木是嫁接的基礎,承載著接穗的生長和發育,選擇合適的砧木品種,不僅能夠提高嫁接的成功率,還能促進嫁接后植株的健康生長和高產穩產。月柿作為砧木,具有根系發達、生長旺盛、適應性強的特點,是嫁接甜柿的理想選擇。
在嫁接前一年,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月柿樹作為砧木母樹;在 5—6 月間,對砧木母樹進行環割或刻芽處理,以促進新枝的萌發;從新枝中選擇健壯、方向朝外的枝條作為次年嫁接的砧枝,并進行適當的修剪和整形,使其分布均勻、角度適中。環割或刻芽處理后的新枝萌發率可達到 80%以上,且新枝生長健壯,平均長度可達 50cm以上;通過修剪和整形,可以使砧枝的分布角度控制在 45 ~ 60°之間,有利于通風透光和接穗的生長。
在選留砧枝后,剩余的新枝可以作為輔養枝或補接砧枝暫時保留,輔養枝可以為砧木提供額外的養分和水分支持,促進砧木的生長和發育;在接穗萌芽成蔭后,再將輔養枝剪除。輔養枝的預留可以提高砧木的光合作用效率,使砧木葉片的光合速率提高 10%以上,且可以使砧木的根系更加發達,側根和細根的數量增加 20%左右。
在嫁接前,需要對砧木進行截干處理,截干時間一般選擇在落葉后至萌動前,即從 12 月至次年 2 月間;從最上部砧枝基部處鋸除主干或主枝,截干高度應控制在 40 ~ 60cm之間;截干后,在鋸口處均勻涂抹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 倍液,以防止病菌感染。截干處理后的砧木傷口愈合速度較快,一般可在 10 天左右形成愈傷組織;涂抹殺菌劑后,可以有效防止病菌感染,使砧木的成活率提高至 95%以上。
(三)嫁接操作
春季和秋季是月柿高接甜柿的適宜嫁接時期,春季嫁接通常在 3 月上旬至 4 月中旬進行,此時氣溫回升,樹液開始流動,但樹木尚未發芽,細胞分裂活躍,嫁接后的接穗與砧木容易形成愈傷組織,成活率較高;秋季嫁接則選在 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此時樹木進入休眠前的準備階段,營養回流,嫁接后有利于傷口愈合。但需注意避開秋雨連綿的日子,以免影響嫁接部位的干燥與愈合。
在嫁接操作前,首先需要對砧木進行切削處理,切削位置應選擇在砧木的光滑處,切削深度應達到木質部;切削時應使用鋒利的嫁接刀,一刀削成,避免多次切割損傷砧木。切削后,應在砧木上形成平滑的切面,以便于接穗的插入和愈合;切削深度通常為1.5 ~ 2cm,切削后形成的切面寬度為 1.5 ~ 2cm,切面平滑度應控制在±0.5mm以內。
接穗應選取生長健壯、芽眼飽滿的一年生枝條,并在嫁接前進行蠟封處理,切削時使用鋒利的嫁接刀,將接穗下端削成楔形或斜面,切削深度應達到木質部;接穗切削深度通常為 1.5 ~ 2cm,切削后形成的切面寬度為 1.5~2cm ;接穗切削角度應控制在 30~45°之間,以便于插入砧木切口并形成緊密接觸。
砧木和接穗切削完成后,即可進行接穗的插入操作;插入時將接穗的切面緊密貼合在砧木的切面上,并確保形成層對齊;形成層對齊是嫁接成功的關鍵所在,能夠促進接穗與砧木之間的愈傷組織形成和細胞分化;插入后輕輕旋轉接穗,使其與砧木緊密結合;接穗插入深度應達到切削深度的 2/3 以上,即 1 ~ 1.5cm之間;插入后接穗與砧木之間的縫隙應控制在±0.5mm以內。接穗插入完成后,使用嫁接帶或塑料薄膜進行綁扎固定;綁扎時將嫁接帶或塑料薄膜緊密纏繞在接穗與砧木的接口處,以防止水分蒸發和空氣進入;綁扎時避免過緊或過松,過緊會損傷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影響愈合;過松則無法有效固定接穗,容易導致接穗松動或脫落。通常情況下,綁扎時將嫁接帶或塑料薄膜緊密纏繞在接口處,纏繞層數通常為 2 ~ 3 層,每層之間應緊密貼合,不留空隙;綁扎力度應控制在使嫁接帶或塑料薄膜緊貼接口處,但不損傷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為宜。
(四)接后管理
嫁接完成后,砧木上會萌發出新的芽,會與接穗爭奪養分,影響接穗的生長和發育,所以需要及時除萌;除萌應在嫁接后 10 天左右開始進行,每隔 5 ~ 7 天進行一次,直至接穗新梢生長旺盛,砧木不再萌發新芽為止。在除萌的同時,需要定期檢查接穗的成活情況,如果發現接穗未成活或生長不良,及時進行補接;補接時選用新的接穗和砧木,按照相同的嫁接方法進行切削、插入、綁扎和保濕防曬處理。
隨著接穗新梢的生長,嫁接時綁扎的嫁接帶或塑料薄膜會逐漸束縛新梢的生長,甚至可能嵌入新梢表皮,導致新梢受傷或斷裂,所以在接穗新梢生長至一定長度時,需要及時解綁;解綁時間通常在嫁接后 30 天左右,此時接穗與砧木之間的愈傷組織已經形成,接口已經穩固。解綁時使用鋒利的剪刀或嫁接刀,沿著嫁接帶或塑料薄膜的邊緣輕輕切割,避免損傷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解綁后及時檢查接口處是否有松動或裂縫,如有必要重新進行綁扎固定。在解綁后根據接穗新梢的生長情況,及時進行固定;固定可以使用竹竿、木棍或鐵絲等材料,將接穗新梢綁扎在支撐物上,以防止風折或人為損傷。
摘心是一種通過摘除新梢頂端幼嫩部分來控制新梢生長、促進側枝萌發和增加分枝數量的技術措施。摘心在接穗新梢生長至一定長度時進行,具體長度根據嫁接品種和生長環境而定,通常當接穗新梢生長至30 ~ 50cm時,即可進行第一次摘心。摘心時使用鋒利的剪刀或嫁接刀,在新梢頂端幼嫩部分下方 1 ~ 2cm處進行切割,確保切口平滑無裂痕;摘心后及時檢查切口處是否有汁液流出,并涂抹愈合劑或殺菌劑以防止病菌感染。
修剪在嫁接后第二年春季進行,主要目的是去除多余枝條、調整樹形結構、促進通風透光和提高果實品質;修剪時根據樹體生長情況和嫁接品種特性進行合理修剪,避免過度修剪導致樹勢衰弱或影響果實產量和品質。
在嫁接后初期,每隔 5 ~ 7 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過濕;在嫁接后第二年開始,根據樹體生長情況和氣候條件進行合理灌溉和排水。在施肥方面,根據樹體需求和土壤肥力進行合理施肥,通常在嫁接后第一年秋季應施入基肥以補充樹體養分;在嫁接后第二年開始,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追肥以滿足樹體生長和果實發育的需求;每株樹每次施肥量應在 1~2kg之間。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月柿高接甜柿關鍵栽培技術的應用研究,對于廣西柿品種結構的改善和柿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深入探討了討月柿高接甜柿的關鍵栽培技術,可以為果農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能夠實現廣西柿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