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森海塞爾(Sennheiser)所有產品線,HD 500系列可能是其中歷史底蘊最為深厚的產品線之一。在上個世紀HD 600系列還沒有誕生之前,森海塞爾HD 580曾經是大奧Orpheus HE90之外最高階的耳機產品,在跨入2000年新世紀的時候,森海塞爾還特意以此為原型制造了全球4000款限量的HD 58X Jubilee,以此證明重要性。
隨著耳機技術和設計的不斷進化,森海塞爾開始用更大的數字來表明聲音的進階,這才有了后來的HD 599SE,HD 600,以及后來的HD 800系列,而一切高階耳機的起點,都是從森海塞爾HD 500開始的。
正因為如此,時至今日森海塞爾對HD 500系列依然情有獨鐘,雖然不再需要其承擔旗艦產品的門面擔當,但高品質和優秀易用性依然是這款耳機的特點。特別是HD 600系列更新了數款新品之后,是時候讓HD 500也秀上一把肌肉了。在這樣的前提下,本篇文章的主角森海塞爾HD 505就此誕生。
從定位上來看,森海塞爾HD 505不僅是現在產品線中的新品,還與同期推出的HD 550組合成了雙線產品。重點是HD 505首發電商定價不高于2199元人民幣,讓見慣動則五六千元耳機的森海塞爾粉絲忽然有點不適應,配合著金屬框架的設計,似乎明擺著要去搶Momentum 2風頭的節奏。
那么森海塞爾HD 505如何接過HD 500系列的傳承,同時能不能滿足我們對這個價位耳機的期待,評測就此奉上。
掌握開放式精髓
與HD 500系列的同門師兄類似,森海塞爾HD 505設計以磨砂聚乙烯配合金屬網罩為主,并使用了黑色作為主色調,因此耳機從整體上看沒有太多塑料感,反倒給人一種價格不菲的錯覺。
這樣搭配讓森海塞爾HD 505本體很輕,237g的重量與一臺手機差不多,無論出門攜帶還是長時間佩戴都沒有壓力。
耳機橫梁使用了寬大且柔軟的合成皮革包裹,左右單元在佩戴時候會有一定角度的松動余量,天鵝絨質感的耳墊也給予了很好的佩戴舒適性,也進而降低了夾頭感,從而獲得更長時間的舒適佩戴體驗。
同時耳墊本身也提供了可更換設計,并且與HD 500系列的其他耳墊兼容。森海塞爾HD 505可以很好的共享HD 500系列的配件,包括線纜。因此,左側單元的2.5mm可鎖定TRS插頭可以輕松旋轉拔出,用來更換更好的線材,或者是在耳機線損耗之后,更換起來也更節省成本。
需要注意到是,2.5mm可鎖定TRS接口并非標準件,最常見的3.5mm轉3.5mm TRS線纜是做不到與森海塞爾HD 505兼容的,在尋找對應線纜更換時候,應該優先考慮諸如HD 560S耳機之類兼容HD 500系列的線材。
線纜另一頭則配備了通用的3.5mm以及可拆卸的6.35mm插頭,讓森海塞爾HD 505可以很好的適配PC、游戲掌機、耳放等娛樂、專業設備,120Ω阻抗以及107.9dB/1Vrms聲壓級意味著這款耳機不需要而外的耳機功放就能很好的推動,這給把森海塞爾HD 505帶出門又增添了一個理由。
只不過森海塞爾HD 505終歸是一款開放式耳機,在耳機火力全開的時候確實可以隔閡一些外界的聲音,但也意味著對方可以通過森海塞爾HD 505的開放設計聽出你所聽的內容。因此筆者還是建議森海塞爾HD 505還是在較為安靜的室內場所使用更為合適一些。
解析力更進一步
如前面所說,森海塞爾HD 505使用的是一款來自森海塞爾愛爾蘭塔拉莫爾(Tullamore)工廠生產并優化的120Ω阻抗換能器單元,驅動單元為38mm動圈,在具備107.9dB/1Vrms聲壓級的同時,這套換能器還可以產生12Hz到38.5Hz的解析度。
森海塞爾HD 505的120Ω阻抗換能器單元不算常見,其中定位較為接近的HD 400 Pro使用了類似的規格,并且與森海塞爾HD 505一樣都偏向于監聽用途。相比之下,同期推出的森海塞爾HD 550使用了38mm 150Ω阻抗規格,需要相對高端的前端來發揮性能,森海塞爾HD 505本身沒有這個壓力。
換能器在開放式耳罩中的布局也非常重要,森海塞爾團隊讓換能器在耳罩中產生一定的向前傾斜角度,模擬監聽音響角度,配合開放式耳罩的設計,以換來更好的聲場效果。
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耳罩后側設置了吸音設計,以吸收多于的反射聲波,避免駐波干擾。
在實際體驗中,可以感受到聲音會由于錄制時,樂器物理位置不同,源之于不同方向,例如鋼琴位置、和聲站位,森海塞爾HD 505所表現出來的現場演繹效果出色,也很好的展現出了耳機的監聽定位。
甚至,設計團隊還考慮到了一些難以察覺聲音的表現,例如低于20Hz的低頻,或者像狗哨一般高于20kHz的高頻,通過聲學上調整,讓其在耳機中能夠獲得盡可能的展現。特別是低頻,調整后的換能器在森海塞爾HD 505上有了更好的表現,順滑的低頻響應表現出色,但也保留了森海塞爾對于細節解析度的掌控力,符合當下流行音樂開始追求更多低頻展現的趨勢。
為了表現出森海塞爾HD 505的性能,森海塞爾也大方給出了這款耳機的頻響曲線。不同于揚聲器頻響追求平坦,耳機頻響曲線會對右側的高頻部分有序的提升,并在極高頻滾降,從而保證高頻的明亮度和細節表現,讓音樂中的弦樂樂器獲得清澈、通透的效果,并且還可以避免過于刺耳,這套曲線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哈曼曲線。
同時設計團隊也發現,在正常收聽聲音的時候,耳廓和耳道會對3kHz頻段的聲音產生自然共振放大,但耳機直接向耳膜發聲,繞過了外耳的聲學結構,因此森海塞爾HD 505在3kHz區域主動提升以補償這一缺失的放大效應。同時還在在8-9kHz處刻意壓低,避免聽覺上的刻意刺耳或者過量。
簡單的說,森海塞爾HD 505在低頻,特別是極低頻上的表現會比HD 599SE更為出色,適合電子、流行音樂等需要低頻沖擊力的場景。同時中頻表現強調清晰和自然,高頻則可以提供足夠的明亮度,避免齒音,這也是森海塞爾一貫的調教風格,最終目的是獲得主觀聽感的自然平衡感。
在實際體驗中,筆者用24bit 192Hz規格激活了耳放的DSD最高音質模式,進而推動森海塞爾HD 505獲得更好的表現。在Ed Sheeran與Beyoncé合作的《Perfect Duet》合唱請個中,輕柔的民謠唱法通過森海塞爾HD 505中低頻得以很好的展現,合唱時的親密感被進一步升華,Beyoncé飽滿的聲音和力量感在森海塞爾HD 505上也獲得了很好的表達,憑借著獨有的R&B律動感,很好的體現出了這款耳機擅長的細節。
DAISHI DANCE與Cécile Corbel合作的《Take Me Hand》在森海塞爾HD 505演繹下也變得非常有意思,這首融合了電子音樂和民謠風格的歌曲被耳機進行了很好的處理,例如人聲與樂器疊加時沒有揉作一團,而是清晰、細膩,溫暖而宏大的聽覺效果被森海塞爾HD 505很好展現,同時豎琴、弦樂編排在這款耳機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現。
同樣,Alexander Giannascoli《Butterfliers》嗓音中未經修飾的質樸感,以及歌曲編曲極簡卻充滿細節的特點,被森海塞爾HD 505做出了很好的展現。
巴洛克協奏曲Giuliano Carmignola《Vivaldi: Concerto for 3 Violins, RV 551》對耳機的解析度有很高的要求,例如第一樂章快板三把小提琴的旋律交織形成的競奏與呼應同時,還需要大提琴的低頻支撐,需要耳機提供很好的下沉和臨場體驗,森海塞爾HD 505已經能夠做到很好的應對,開放式設計本身提供的聲場,以及足夠的解析度,都讓協奏曲獲得了很好的聽感。
寫在最后:用監聽演繹流行
可以這么說,在2000元出頭的檔位中,森海塞爾HD 505著實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款,它像一個細節放大器,會刻意展現聲音中細微的變換,在定位上更適合復雜編曲的音樂。但有意思的是,HD 505卻有對低頻加強了調教,讓其在低頻也擁有不錯的質感,進而延伸了耳機的耐聽程度,配合38mm動圈單元、120Ω阻抗,配合107.9dB/1Vrms后可以更輕松的被手機、電腦、游戲掌機帶動,從而讓這款監聽定位的耳機擁有了更多應用場景。
事實上森海塞爾也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森海塞爾HD 505附帶的3.5mm轉6.3mm轉接頭,游刃于移動設備與耳機放大器、解碼器之間,再加上黑色沉穩的外觀設計,HD 505出現在什么地方,似乎都會變得很合理。
而開放式耳機特有的聲場通透感,配合森海塞爾對平衡、細節解析的執著,再加上對低頻的提升,讓森海塞爾HD 505熱血沸騰、細節復雜的電影、游戲配樂,以及快節奏中得以很好的展現,也恰好匹配了當下的趨勢。
森海塞爾HD 505更像是給初嘗HiFi音樂玩家準備的禮物,性價比高、通用性強、開放式設計、森海塞爾式的均衡,都是它特點。特別是,只以2199元的電商價格就能獲得一款嚴肅的監聽級耳機的時候,真的沒有什么好猶豫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