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跪有用,中國跪沒用。是禍躲不過,遲早都要來。
1
昨晚,特朗普宣布,對中國的額外關稅增加到125%,而其他國家因為態度比較好,90天內只額外加征10%的基礎關稅,超額的“對等”關稅暫停90天。本輪關稅戰,又回到熟悉的“集火中國”的軌道。
這也是一些人擔心的。老胡之前發了一條微博,說他最擔心,特朗普對其他國家的關稅全“赦免”了,最后只專心跟中國干,而且把其他國家裹挾進來,幫著他與中國打。老胡擔心的,似乎真發生了?
在討論關稅戰前,先簡單再講一下目前的美國政治。
今天美國存在大問題,美國精英階層對此有充分的認知。貿易與財政巨額雙赤字是美國經濟的定時炸彈,同時引發了政治問題。
問題確實存在,但怎么解決問題,美國精英有重大分歧。
一些人覺得,美國的問題出在內部。美國必須讓制造業回歸,重建競爭力,逆轉產業空心化,回到四五十年前的那個美國,實現MAGA。遏制中國固然重要,但解決不了內部問題。遏制甚至打垮中國,是MAGA過程中的一個次要部分,不是最終目的。
以特朗普為首的MAGA派,持這個觀點。特朗普是這一派的代表,他的目的是讓美國重新強大,對中國沒有特別的仇恨。萬斯也可能是這一派。
特朗普和萬斯都是噴子,但他們噴中國也噴其他國家,比那些只噴中國的人強多了。
另一派則認為,美國的問題在外部,具體來說就是中國,不需要過多關注內部。只要打垮了中國,到時候收割垮掉的中國就能吃飽。一切內部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直接MAGA。沒打垮中國,就去解決積重難返內部問題,風險太大,不敢下手。
這一派人的觀點也有道理。上次美國MAGA,就是政治上打垮了蘇聯,經濟上收拾了日本,然后就直接MAGA了。
這一派人認為打垮中國就是最終目的,內部問題,忍一忍就行了。傳統的兩黨鷹派,持有這個觀點。拜登政府基本屬于這一派。特朗普政府內部的魯比奧,以及華爾街來的成員,屬于這一派。
兩派都反華,反華是美國政界最大的共識。MAGA派認為,解決內部問題最重要,打垮中國再其次。傳統鷹派認為全力打垮中國就夠了。
之前兔主席發文認為,特朗普是美國政府中對中國最友好的。這個觀點我也同意。
我們回到關稅戰。關稅戰的目的是什么?兩派有分歧。
特朗普和MAGA派認為關稅戰目的是解決雙赤字。高額關稅可以減少貿易赤字,關稅額外收幾千億美元,可以減少財政赤字。
傳統鷹派則認為,關稅戰目的就是打垮中國。
美國關稅戰的策略,就是兩派人的博弈。傳統鷹派反對普遍加關稅,認為應該集火中國。MAGA派認為集火中國無法解決雙赤字問題,必須普遍加關稅,堵住所有缺口。
所以,其他國家跪有用,因為特朗普政府內部有非常強大的,反對普加關稅的力量——傳統鷹派反對。但中國跪美國沒用,因為傳統鷹派和MAGA派都支持對中國加關稅。
2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中國政府開始的態度是克制。年初加了兩次“芬太尼關稅”20%,中國的反擊很克制,基本沒有對等加。
4月2日美國又加了34%。中國這邊覺得,我忍了兩次,你又搞我,太不講武德了。沒法再忍,剛!
特朗普卻覺得:芬太尼那兩次是搞你,單獨加你的關稅,但現在這34%不是搞中國呀,越南加的比你還多。這個普遍加關稅是MAGA大業一部分,干嘛中國反應這么大。
認知沒對齊,中美開始對轟,美國股市債市都要崩。
于是,反對普加關稅的傳統鷹派就聲音更大了,建議只針對中國,特朗普在壓力之下也接受了。
如果我們不跟34%的關稅會怎么樣?
其實,中國就算繼續忍,34%的關稅也很難免掉。但中國不剛,美國股債市場不惡化,其他國家大概率也不會這么容易脫身。美國不集火中國,就不會輕易放過其他國家。
中國剛,其實是中國站出來,吸引美國的火力,為全世界其他國家扛雷。
但其他國家不一定領情,至少歐盟肯定不領情。東南亞國家受益最大,有可能心里會領情。集火中國后,中國美國都吃虧,轉口貿易國受益。
上次集火中國的中美貿易戰,既沒有降低中國的順差,也沒有降低美國的逆差。打了個寂寞。結果是讓轉口貿易國爽飛天。
這次規模更大稅率更高的貿易戰,如果最后還是只集火中國,結果大概率一樣,解決不了美國的雙逆差,只有轉口貿易國獲益。
看起來,中國有點虧,確實是為別國扛雷了。然而,我認為,短期確實有損失,但長期有收益。
3
簡單說一下中國硬剛的收益吧。
首先,如果美國不普遍加關稅,轉口貿易也封不住。就算轉口國,比如越南,承諾美國也對中國加100%的關稅,也封不住。
對越南來說,2024年越對美出口1196億美元,貿易順差1046億美元,越對中進口1443億美元,貿易逆差837億美元。對美出口中的絕大部分,是依靠中國提供上游產品的轉口貿易。
如果越南對中國征收100%關稅,轉口貿易沒了,關稅也收不到,中國產品可以選擇其他地方做轉口貿易。對越南來說,最佳選擇就是,面上征收關稅,但實際上通過補貼,把絕大多數關稅返還給進口商,這樣讓轉口貿易繼續可以進行。
美國逼越南加中國關稅,沒用,除非美國能控制越南政府的財政支出。最后,美國不但無法封堵轉口貿易,關稅的錢還收不到。
對中國高關稅,對其他國家低關稅。只要封堵不住轉口貿易,美國的國內制造業就無法競爭過表面越南,實際中國的進口產品。美國減不了雙赤字,就實現不了MAGA派的目的。中國的出口受損失,但不是完全沒路可走。東南亞,墨西哥這些轉口貿易國爽的飛起。
第二,這次中國硬剛,另一個原因也許是,借助這次特朗普向萬國搞關稅戰,做一次壓力測試。
特朗普之前說過,如果中國武統臺灣,就加100%關稅。現在已經加到了125%了。那就看看100%關稅后,到底會發生什么吧。
之前我很多文章都寫過,中美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得掰很多次腕子。中美脫鉤也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進程,只是時間問題。
遲早都要來,那就索性來得早一點吧。
現在這個掰腕子的時點,對中國不好(房地產還沒復蘇),但對美國也不好(通脹還沒壓住)。
第三,特朗普雖然喜歡表現的非常強硬,但他心里是尊重和他“剛”的國家,之前他也多次表達過這個說法。
前兩天,在共和黨正式晚宴上,特朗普公開說,不敢剛,但來談判的國家都是“親我的屁股”。對這些國家,他沒有任何尊重,后面也會繼續拿捏。
特朗普的任期才開始幾個月,后面還有三年多的博弈。以“剛”開始,獲得尊重,對后面三年多的博弈有好處。
4
這次關稅戰,后面會發生什么,會很快達成協議嗎?我不樂觀。
上次貿易戰,2018年3月開始,6月關稅生效,12月G20峰會,兩國元首會面,達成停火協議。折騰了大半年。
傳統外交方式是底下人把事情都談好,兩國元首峰會簽字。但特朗普的談判風格是,國家元首之間當面談,他自己要享受折沖尊俎的快感。
這就比較麻煩了。現在局面是,兩國都不能慫,誰也不能主動去。上次是等到了一個G20,是個中立會議。不是中國求美國,也不是美國求中國,兩國元首可以在中立地點見面談。
今年的G20峰會在南非好像是11月。APEC會議好像早一點,但也是10月-11月了。之間好像沒有什么機會能讓兩國元首在中立地點見面。見不到面,那就沒啥辦法,只能等了。
這幾個月,就只能硬扛。看看100%+的中美關稅,對中美兩國到底意味著什么。
我自己的觀點是,兩邊都很難受,但兩邊都扛得住。看看哪邊的忍耐力更強吧。
四句話總結這次關稅戰:
別人跪有用,中國跪沒用。
是禍躲不過,遲早都要來。
咬緊牙關,一起扛吧。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