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四版)》指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率為1.7%,隨年齡增長,患病率進一步增加,80歲以上患者超過4%,到2030年,我國帕金森病患者數將達500萬。
近年來,帕金森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媛介紹,“數據顯示,在目前的帕金森病患者中,有5%~10%的患者在40歲前發病。”在該院神經內科,一年接診的1000多名帕金森病人中,最小的只有15歲。
西南醫院神經內科病房,醫生正在查看帕金森患者的肢體情況。
就在近期,李媛接診了一名39歲的帕金森病患者,他從2019年就開始出現右側下肢拖曳、身體前傾起步,逐漸發展到右手震顫、寫字變小、肢體僵硬。
因為自己還年輕,這名患者一直沒有重視,覺得自己只是四肢不大協調,從未將自己的情況與帕金森聯系在一起。
直到自己的日常動作已經非常緩慢而且影響到了生活,男子才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早發型帕金森病。
李媛介紹,帕金森病呈年輕化的背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家對于帕金森病認識的提升。“比如,去年章澤天自曝自己有帕金森家族病史,也讓大家認識到遺傳是帕金森病的重要因素。”李媛說,現在她接診的一些年輕帕金森病人,不僅對癥狀更加了解,在首次就醫的時候,就會說自己是否有帕金森家族史,這無疑對于醫生應對帕金森病是有幫助的。
很多人了解帕金森,更多的是常見的“抖”“慢”“僵”癥狀,但有一些其他常見的癥狀被忽略了。
“諸如睡眠障礙、嗅覺障礙,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癥狀。”其中,睡眠障礙里比較有特征性的癥狀就包括快動眼期睡眠行為異常以及日間嗜睡,“主要表現為睡覺的時候夢境特別生動,或者在睡著的情況下大吼大叫,甚至拳打腳踢。”
同時,還有一部分患者的早期癥狀體現為疼痛,容易被誤認為頸椎病或腰椎病等。
這些癥狀很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李媛提醒,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患者應盡快到神經內科門診進行診治,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實習生馮文潔 西南醫院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