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消化內科舉辦“華東消化道早癌多學科全鏈條管理論壇”,并揭牌“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國產4K超高清內鏡示范與培訓中心(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基地)”。會議圍繞消化系統疾病診療的全鏈條管理、多學科協作與醫療質量提升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消化道疾病診療的前沿進展與未來方向。
論壇上,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呂軍代表醫院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他回顧了山大二院消化內科專業的建設發展歷程,特別對科室在消化道早癌診斷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給予高度評價,期望通過此次論壇進一步促進學術交流,推進專業領域發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澍田指出,消化道早癌的防治需貫穿“全生命周期管理”,從早期篩查、精準診斷到多學科綜合治療,每個環節都需加強規范化和標準化。他呼吁通過整合醫療資源、推廣先進技術,進一步優化診療流程,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委會社會事業部部長楊光明強調了消化道疾病全鏈條管理的重要意義,強調消化道疾病全鏈條管理需實現“三貫通”——貫通預防、診療、康復環節,貫通院內多學科協作,貫通區域醫療資源聯動。
呂軍、楊光明、張澍田、山大二院消化內科原主任郭建強共同為“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國產4K超高清內鏡示范與培訓中心(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基地)”揭牌。
郭建強表示,該基地的成立標志著山大二院在消化內鏡技術培訓、規范化診療及科研創新領域邁入新階段,未來基地將攜手國產內鏡為區域醫療水平提升提供重要支撐。
學術交流環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劉揆亮教授圍繞“科普、術前術后消化內外科管理”展開報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陳光勇教授系統梳理了消化道早癌病理診斷的共識與挑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內鏡中心護士長陳琨從護理角度強調“醫護一體化”的重要性。
討論環節,全國消化領域專家聚焦規范化管理的落地應用、早期檢測率提升策略、內外科協作機制、病理與臨床的深度協作與內鏡、“內鏡圖像+病理標本”同步分析模式、護理人員深入理解病理術語及診療邏輯、精準的圍術期護理等論點,就科室與疾病管理、病理管理和醫護協作展開深入探討,為消化道早癌診療的標準化、協作化與智慧化發展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王擁軍教授在總結發言中高度評價了本次會議對消化道早癌全鏈條管理的實踐指導意義,并呼吁強化“醫教研防”協同,推動國產醫療技術轉化,進一步深化基層醫療機構幫扶,縮小區域診療水平差距。
此次論壇從理論到實踐層層遞進,不僅為消化道疾病的多學科協作提供了新思路,更彰顯了全鏈條管理理念在提升醫療質量中的核心價值,為健康中國戰略的落地注入了新動能。
(大眾新聞記者 黃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