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隨著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具體化,以及對情緒價值的重視達到新高度,酒企們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方向。一個顯著的趨勢是,“花期敘事”逐漸流行,并成為連接消費者的新興熱點。無論是汾酒杏花節、古井貢桃花春曲節,還是金徽酒秦嶺櫻花節,亦或是人民小酒醉花節······越多越多的酒企以花為媒,將自然節氣、文化基因與消費場景深度融合,開啟了企業走“花路”的新風尚。這一現象不僅是營銷形式的創新,更暗含著行業底層邏輯的變革。
以往,傳統白酒行業的品質表達長期困囿于“酒精度數”“窖池年份”等生硬的技術參數,消費者難以感知抽象數據背后的匠心?。而各種“花節”的興起,本質上是將品質故事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具象場景。
以第八屆汾酒杏花節為例,游客在杏花林中不僅能觀賞《杏花村里酒如泉》等沉浸式歷史劇目,還能體驗古法釀酒等非遺技藝?,不僅如此,《汾香密傳》劇本殺的推出,更讓游客有機會化身歷史角色,破解釀酒密碼。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種“花香+酒香”的雙重感官刺激,巧妙地將“地缸發酵”“清蒸二次清”等工藝術語轉化為可視化的文化符號,并且進一步讓文化活化不僅限于場景復刻。
再如古井貢酒在桃花春曲節中,通過展示“桃花開時制曲”的傳統釀酒智慧,讓“春曲秋釀”的時間哲學變得鮮活可觸?。這些設計將單向的文化輸出轉變為雙向互動,使“花節”成為連接歷史記憶與當代情緒的時空隧道。
可以說,酒企舉辦各式花節,對行業有著多方面的深遠影響與價值。從品牌塑造角度看,它們構建起品牌與花之間獨特的聯系,成為品牌文化傳播的重要符號,讓品牌形象更加鮮明且富有詩意。比如,人們一提到桃花和春曲,就容易聯想到古井貢酒獨特的釀造工藝;從消費者體驗而言,花節打破了傳統酒業高高在上的形象,讓消費者走進酒廠,親身感受釀酒工藝,參與文化活動,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的情感認同和文化共鳴,使品牌從“被仰望的神秘”走向“可交互的伙伴”;在文化傳承方面,花節將傳統酒文化與現代活動形式相結合,把文化從典籍中帶到現實生活,讓古老的酒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和喜愛酒文化。不僅如此,酒企花節還進一步帶動了地方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繁榮。
綜合來看,這場始于香花疏影里的產業變革,本質是白酒行業對“人貨場”關系的重新解構。當消費者在各種花樹下舉杯暢飲時,他們品嘗的不僅是酒體本身,更是一個品牌對春天的理解、對文化的敬意,以及對時代情緒的精準把握。這種“以花釀魂”的產業升級,或許正是中國酒業穿越周期的新密碼。
編輯:馬越
校對:閆秀梅
監制:王玉秋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