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儲能這個超級賽道中,晶科能源擁有著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曾連續六年蟬聯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冠軍,N型組件最近三年更是牢牢占據第一的寶座。
圖源/晶科能源
文/王璟編輯/楊倩
來源/儲能嚴究院
在光伏之外,晶科能源正在繪織著一幅儲能“畫卷”。
自2018年布局儲能業務以來,這家光伏巨擘便將儲能視為“第二增長曲線”。
在儲能這個超級賽道中,晶科能源擁有著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連續六年蟬聯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冠軍,N型組件最近三年更是牢牢占據第一的寶座。
憑此,晶科儲能采取“光儲融合”作為其核心戰略,同時借助母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在儲能賽道上取得了不菲的戰績。過去一年,該公司在工商業儲能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出貨量持續攀升,成為行業黑馬。
而在不久前,該公司對外發布全新一代藍鯨SunTera G3 6.25MWh電池儲能系統,憑借高安全、長壽命、智能化,進一步夯實了其“護城河”。
01
發布“藍鯨”新品
晶科儲能最新發布的藍鯨SunTera G3儲能系統在性能上實現了顯著提升,充分滿足了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該系統采用20尺標準集裝箱設計,額定容量高達6.251MWh,循環壽命超過10000次,循環效率達95%以上,顯著提升了全生命周期(20年)內的放電量。
此外,該系統具備IP55防護等級、C5防腐等級,并支持最高4000米海拔不降容運行,適應各種極端條件,極大拓展了應用場景。
儲能系統的安全性是行業發展的底線。據悉,晶科藍鯨SunTera G3構建了全方位防護體系,從結構安全、電氣安全到消防安全,層層遞進,筑起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線。
結構安全:晶科獨創電芯至系統五級防護架構,支持電芯級異常預警、箱體2小時防火,并配備系統級消防氣體抑制,杜絕隱患蔓延。
電氣安全:采用三級熔斷技術精準切斷故障電流,結合簇級漏電實時檢測,確保電流系統穩定可控。
消防安全:實現pack級消防、倉級氣體消防、倉級水消防三級防護,從微觀電芯到宏觀系統,全面保障安全。
晶科儲能產品總經理吳殿峰表示,儲能系統的電氣安全問題尤為關鍵。由于儲能與電網相連,易受雷擊等因素影響,若處理不當會導致電柜安全風險。
“為此,晶科從電氣安全和結構安全等多方面考量,尤其在電氣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進行漏電流連續檢測(很多同類產品無此絕緣連續檢測),研究直流電路中的弧光檢測,通過這些技術集成實現安全保護。注重前期預警與保護,同時配備常規消防抑制系統。”吳殿峰說。
在智能化管理與全生命周期運維方面,晶科藍鯨SunTera G3通過全棧自研的“端-域-云”一體化架構平臺,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運維體系。
基于云計算安全體系,晶科構建了從端到云的整體數據安全保障,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滿足ISO27001標準,JKOS安全架構符合IEC62443標準,已服務全球數百個儲能項目。
這種智能化管理不僅提升了儲能系統的運行效率,還顯著降低了運維成本,為客戶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經濟的儲能解決方案。
晶科能源在儲能領域的技術優勢還體現在其自研電芯上。不僅滿足了自身儲能項目的需求,還通過大數據模型實現了對電芯壽命和安全性的精準預測。
這種垂直整合的模式使得晶科在電芯管理、成本控制和技術創新上具備獨特優勢。此外,晶科在儲能技術上布局了大量專利,進一步鞏固了其技術“護城河”。
針對當前行業內大容量電芯愈演愈烈的現象,吳殿峰指出,“單純提高電芯能量密度并非好事,雖然能降低初始成本,但會引發散熱和安全問題。而且初始成本降低不意味著能給客戶帶來最終真正收益,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才是關鍵”。
他表示,晶科也在關注大容量電芯,并推出了6.25MWh產品,因為當前行業配套的液冷管理和電器元件已達到一定成熟度。
但從長遠看,儲能行業應更注重提升效率、優化削減曲線等能為客戶帶來實際經濟價值的核心指標。
02
深夯“護城河”
倘若要總結晶科儲能的“護城河”,那么“光儲協同,全球布局”將是其核心所在。
事實上,晶科將儲能定位為“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樞紐”,持續推進光儲一體化。
通過深耕工商業儲能市場、協同光伏業務發展以及前瞻性戰略規劃,晶科儲能對準儲能這個“城墻口”發起猛烈攻勢。
晶科儲能中國區總經理段虎子對「儲能嚴究院」透露,晶科儲能2025年能實現高速增長,進一步顯著提升市場份額。這一增長目標的制定,主要基于中國儲能裝機量的持續攀升以及全球能源轉型的加速推進。
得益于晶科能源布局海外數十年的經驗,晶科儲能也在不斷進軍海外市場。自2011年進軍中東市場以來,經過十余年精耕細作,2023年晶科能源已占據該地區超過半壁江山的市場份額。
截至2023年末,這家光伏巨頭先后在馬來西亞、美國、越南等地建成海外生產基地,并在全球10余個國家設立銷售子公司,境外營收占比超過60%,構建起成熟的國際化運營體系,持續彰顯其海外市場的強勁滲透力。
2024年7月,該公司與沙特阿拉伯達成重要合作,共同投資建設10GW高效電池及組件項目,旨在打造中國光伏制造商規模最大的海外制造基地,進一步夯實區域產能布局。
不久前,晶科能源在沙特再度成功中標1.75GW光伏項目,印證其重點市場的議價能力與項目執行能力。
實際上,不論是光伏業還是儲能,晶科成功背后都離不開創始人李仙德的戰略規劃。這位光伏大佬在戰略上似乎總是有著遠超他人的前瞻視野。
從早期預判光伏技術迭代趨勢,到如今錨定海外市場與儲能賽道的二次增長極,其“不要高估一兩年的動蕩,而低估未來10年的趨勢”的商業哲學,貫穿于晶科從光伏制造向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的全過程。
在李仙德的戰略藍圖中,儲能業務不僅是光伏產業鏈的自然延伸,更是重構全球能源格局的關鍵拼圖。
談及未來規劃,段虎子指出:“光伏與儲能業務的客戶群體高度重合,在渠道復用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基于這一特性,我們希望繼續在各地區增加客戶粘性,為更多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產品。”
在儲能業務推進上,晶科已充分依托近20年光伏行業積累的海內外渠道優勢,尤其在江浙滬、廣東等工商業儲能需求旺盛區域,通過渠道裂變與資源整合策略,聯合資方、EPC及供應鏈構建產業聯盟,加速儲能產品的市場推廣。
當前,技術研發、品牌信譽、成本控制共同構成晶科儲能的三大核心競爭力:其研發體系覆蓋電芯、PCS、EMS、BMS等關鍵技術領域,通過持續創新推動產品性能迭代;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產品設計,搭配成熟的全球服務網絡,有效保障項目交付質量;而貫穿全產業鏈的成本管控能力,更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
除鋰電池外,晶科儲能還關注液流電池、制氫制氨等長時儲能技術,積極跟蹤行業前沿,準備未來技術迭代。該公司認為,儲能容量增大并非唯一發展方向,更應關注效率提升和全生命周期經濟性。
此外,晶科儲能深知行業同質化的風險,因此在應用場景上不斷創新。
在吳殿峰看來,“贏得場景者贏天下”。他指出,未來儲能市場的競爭將聚焦于對細分場景的深度挖掘,根據不同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儲能技術路線。
例如,晶科在零碳園區、虛擬電廠等領域的布局,正是其差異化競爭策略的體現。通過光儲融合、直流側儲能等技術路線的探索,晶科不僅提升了產品的技術附加值,還為客戶創造了更大的經濟價值。
經過多年布局,晶科儲能憑借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完善的渠道資源和全球化市場布局,已進階為儲能行業的領軍者,多次入選BNEF Tier 1全球一級儲能廠商榜單。
隨著儲能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持續提升,依托“技術+渠道+制造”的全鏈條優勢,晶科儲能將爆發出更大增長潛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