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蒲公英破土而出。
這種被《本草綱目》稱為“至賤而有大功”的野菜,憑借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成為春季的明星食材,更是中醫眼中的“藥草皇后”。
現代研究更發現,蒲公英含有綠原酸、蒲公英甾醇等50多種活性成分,對幽門螺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抑制率高達70%以上。
1
—The First—
三大核心功效
作用一
消炎抗菌
蒲公英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穿透細菌細胞膜,抑制病原體繁殖,尤其對乳腺炎、皮膚瘡毒效果顯著。
臨床數據顯示,外敷鮮蒲公英汁可使乳腺紅腫消退時間縮短3-5天。
作用二
保肝護胃
蒲公英多糖可增強肝細胞再生能力,降低轉氨酶水平40%以上;其提取物還能修復胃黏膜損傷,減少胃潰瘍發生率。
作用三
調節免疫
通過激活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蒲公英多糖可使免疫力提升20%-30%,尤其適合春季易感冒人群。
2
—The Second—
春日蒲公英養生食譜
1
蒲公英金銀花茶
材料:干蒲公英15g、金銀花10g(濕熱體質加倍)
做法:沸水沖泡10分鐘,每日1杯;咽喉腫痛時可加鮮蒲公英60g搗碎外敷頸部。
功效:消炎護嗓,緩解春季咽喉炎、扁桃體炎,抑制上呼吸道病菌增殖。
宜忌:脾胃虛寒者加3片生姜同煮。
2
蒲公英豬肝湯
材料:鮮蒲公英200g、豬肝150g、枸杞10g
做法:
①豬肝切片鹽水浸泡去血水,淀粉抓勻;
②清水煮沸后先下蒲公英、枸杞煮5分鐘;
③放入豬肝燙至變色,加香油、鹽調味。
功效:養肝明目,維生素A含量超胡蘿卜3倍,緩解眼干澀、飛蚊癥。
注意:高尿酸人群去枸杞,改加冬瓜200g。
3
蒲公英煎蛋餅
材料:嫩蒲公英葉100g、雞蛋3個、全麥粉50g
做法:
①蒲公英焯水切碎,擠干水分;
②與蛋液、面粉混合,加鹽、胡椒粉調味;
③少油煎至兩面金黃,蘸蒜蓉辣醬食用。
功效:健胃消食,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春季便秘。
升級版:加蝦仁50g可增強蛋白質吸收。
4
蒲公英綠豆粥
材料:粳米100g、綠豆30g、鮮蒲公英50g
做法:
①綠豆提前浸泡2小時,與粳米同煮至開花;
②加入切碎的蒲公英再煮10分鐘;
③晾至60℃后加蜂蜜10g。
功效:祛痘美容,減少皮脂腺分泌,對濕熱型痘痘(紅腫帶膿頭)效果顯著。
外用法:剩余粥湯冷藏后敷臉15分鐘,可收縮毛孔。
5
蒲公英玫瑰陳皮茶
材料:干蒲公英3g、玫瑰花6朵、陳皮5g
做法:85℃熱水沖泡,加蓋燜5分鐘,經前連飲7天。
功效:疏肝解郁,改善肝氣郁結導致的乳腺脹痛、月經不調。
6
蒲公英檸檬飲
材料:鮮蒲公英葉20g、檸檬2片、冰糖5g
做法:蒲公英搗汁,與檸檬片、冰糖加溫水300ml調勻,晨起空腹飲用。
功效:清胃除臭,消除胃火導致的口氣重、舌苔黃厚,抑菌率是漱口水的1.3倍。
3
—The Third—
吃蒲公英
避開這3類“雷區”
體質禁忌
陽虛怕冷、大便稀溏者每日不超過10g干品,可搭配干姜3g平衡寒性。
低血壓人群避免長期大量食用,以免血壓過低引發頭暈。
配伍禁忌
忌與阿司匹林同服,可能增加胃出血風險;
服用降壓藥期間需監測血壓,防止協同作用導致低血壓。
處理要點
鮮品需鹽水浸泡30分鐘去除蟲卵,野外采摘避開污染源;
每日攝入量控制在鮮品100g/干品15g以內,過量可能引發腹瀉。
本文食譜及功效均參考《中國藥典》及三甲醫院臨床數據,具體使用請結合體質咨詢中醫師。
蒲公英是春季賜予的天然藥箱,從涼拌到入湯,從外敷到茶飲,搭配得當可發揮1+1>2的養生效果。
抓住4-5月最佳采摘期,為家人備上一份“消炎護肝套餐”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