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4月16日,貴州畢節市,一則三人婚禮邀請函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如同一顆不尋常的石子,不僅打破了網絡的平靜,更觸動了公眾對于道德、法律與價值觀的深度思考。這場原本計劃中的“三人行”婚禮,最終在警方的勸導下,以新郎僅與現任未婚妻完婚收場。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接訂此臺婚禮的世紀佳緣宴會中心,聲稱此前不知道是一場特殊的婚禮,故也于輿論嘩然后發聲明取消這臺婚禮的承辦。
哇塞!在物質條件日益改善的今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標新立異,啥事都講排場甚至獵奇的事件,常上熱搜。但殊不知,在我們絞盡腦汁獵奇的同時,卻不知已逾越了紅線。
“三人婚禮”,看似很牛逼,也很博眼球,一方面不僅顯示了新郎不一般,也彰顯了這臺婚禮別具一格,獨一無二。可是,在這個性張揚的背后,別忘了,之所以沒有“三人婚禮”的先例,那是因為,這種事是法律明令禁止的。
然而,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竟然上演了“三人婚禮”的鬧劇,這背后,是不是暴露了物質富足下的我們,法律意識反倒退步了呢?
毋庸置疑,張揚個性正成為現代人追求的生活方式。無論從社交媒體上的各種炫耀,到現實生活中不斷嘗試的新鮮事物,人們似乎都總想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那一抹不同。然而,當這種追求跨越了道德與法律的邊界,殊不知就變成了對社會秩序的挑釁,以及對個人尊嚴的踐踏。
三人婚禮的鬧劇,無疑是對一夫一妻制這一基本法律原則的無視,更是對婚姻神圣性的褻瀆。
這場風波中,可以看出,無論是策劃這場婚禮的新郎新娘,還是承接婚禮的酒店,都顯得尤為“法盲”。雖然涉事酒店事后澄清事前不知,但這能撇清責任嗎?因為,酒店可不能在不了解詳情的情況下胡亂接單。
眼下,我們或許在物質世界里游刃有余,但在法律意識的荒漠中,卻不知不覺已迷失了方向。一夫一妻制,這不是“高冷”的法律禁令,它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但在物質誘惑和獵奇心理的驅使下,這條早已深入人心的法律,卻原來已被拋諸腦后。直到輿論的浪潮涌來,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的獵奇,正在鋌而走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三人婚禮的鬧劇并非個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類似的法律意識淡薄現象屢見不鮮。從網絡詐騙到家庭暴力,從知識產權侵權到環境污染,許多人在享受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卻忽視了法律對于個人行為的約束和引導。這種法律意識的蒼白,不僅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也最終會反噬自己,導致社會的整體道德水平下滑,法律秩序混亂。
那么,如何在物質富足的今天,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讓法律成為每個人心中的尚方寶劍呢?教育當然是關鍵。但媒體和社交平臺也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積極傳播法律知識,揭露違法行為,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方可讓我們那根松弛了的弦繃緊。
回到三人婚禮本身,這場鬧劇雖然以新郎僅與現任未婚妻完婚收場,但它留給我們的思考卻遠未結束。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物質富足的同時,更不能忽視精神世界的建設和法律意識的提升。只有當每個人都將法律視為心中的尚方寶劍,時刻警醒自己,不越雷池一步,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穩定,人類文明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最后,我想說的是,無論我們如何標新立異,如何吸引別人眼球,如何彰顯個人魅力,都要在法無禁止的框架下,公序良俗許可的范圍內,去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