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叔
這次來上海出差是人生第一次在播客節目中串臺,感謝@林希言的邀請,也算是部分實現了這個小心愿。
交流中不免再次聊到過往的一些經歷,往往一回溯,又會把時間線撥回到十年前。
盡管一些熟悉我播客節目的人對這些經歷都不陌生,不過讓我驚喜的是,和不同的人交流,關注點不一樣,同樣的經歷碰撞出了不一樣的花火——
-
02:22 怎么從教別人做PPT的變成做小紅書的
07:48 公司團隊從50多人到幾個人,會有落差感嗎
13:48 自信比黃金重要,L叔覺得自己是一個自信的人嗎
17:12 小紅書起號的一個真實體驗是什么
23:18 一般在做一個賽道之前,前期調研會花費多少時間
27:46 對于選賽道的決策邏輯是怎么樣的
31:25 怎么去判斷內容的稀缺性的
35:17 當需要做很多個賬號時,怎么做好精力
39:22 學員做賬號一般需要經歷的三道關卡
43:21 什么樣的賽道是離錢更近一點的賽道
47:25 那些變現好的博主,發展路徑都是什么樣的
50:02 做賬號怎么熬過數據比較低迷的時期的
55:41 最開始做自媒體有沒有出鏡焦慮
-
這期希言作為職場人的嘴替,交流中抽絲剝繭,替大伙兒問出了很多職場人與創業者、自由博主思維和心態上非常根本的區別——
職場人打工打久了,思維上有一種習慣性的路徑依賴。
其實我帶這么多學員去做自媒體,做小紅書,不是機械性地去教誰都能教的所謂的選題封面。
我真正教他們一件事,就是去觀察這個市場需要什么,教他們商業的基本常識。
跳出打工到做博主層面,不再以一個螺絲釘的思維,只想干固定一件事兒,就盲目地去向世界索要一些工資。
而是想著能為這個市場提供什么幫助,在這個市場上有哪個角色需要我?
另外也留意到職場人都有一種“好學生思維”,總想向外界追求確定性。做自媒體追求的高收益,天然地就與確定性是相悖的,變化是永恒的,風險是必然的。
不在乎單個賬號單件事的成敗,凡是失敗的經驗都是我成功的墊腳石,習慣有成有敗,做帳號的時候就沒負擔,這個賬號做不成就下一個。
帳號和平臺其實終局都可能走向滅亡,要讓自媒體賬號給你這個人打工,做成一份事業后循環往復去做,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恒的,能把控的只有你自己堅定地往下做,持續折騰,穿越周期。
除卻思維上的轉變,25年具體還有哪些可以入局賽道,我準備了一份「2025年百大紅利賽道文檔」,感興趣掃碼進聽友群領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