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時代網
法治時代網訊(婁銀偉 通訊員 朱鋒亮 邢文哲 康飛) 當電動自行車引發高層住宅“發火”,逃生該跑還是該守?4月18日上午,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消防救援大隊攜手漯河消防全媒體中心,將“消防課堂”搬進天鑫現代城小區,通過一場沉浸式網絡直播,為網友們揭開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的“神秘面紗”。
本次直播以“實戰演練+科學實驗”的新穎模式展開。演練現場,小區33號樓東單元7樓步梯間內,一輛違規充電的電動自行車突然“自燃”,瞬間濃煙滾滾。三位“體驗官”迅速開啟不同求生模式:“毛巾哥”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面罩哥”佩戴逃生面罩,二人試圖沖下樓梯逃生;而“關門姐”則選擇緊閉房門,撥打119后在室內等待救援。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面對熊熊烈火與嗆人濃煙,“毛巾哥”和“面罩哥”剛下樓便被迫折返,灰頭土臉地回到起火點;反觀“關門姐”,憑借“關門固守”策略,在室內安然無恙,完美詮釋了科學逃生的重要性。
“高層火災逃生,到底該怎么做?”直播中,郾城區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員化身“安全導師”,向網友們科普:當濃煙封鎖逃生通道,貿然沖進火場,就如同踏入“危險陷阱”,高溫炙烤、毒煙侵襲、視線受阻,每一個因素都可能致命。此時,正確做法是待在室內,用濕布封堵門縫,靜靜等待救援。“躲開明火、避開濃煙”,簡單八字,卻是火場求生的關鍵要訣。
除了緊張刺激的演練,隨后的“高層住宅火災煙氣模擬裝置”實驗,更是將直播氛圍推向高潮。消防員利用高層建筑模型,模擬電動自行車進樓充電引發火災的場景。隨著火勢“蔓延”,直播間網友清晰地看到,一旦防火門、入戶門敞開,毒煙便如“脫韁野馬”,迅速充斥整個建筑。這場直觀的演示,讓大家深刻認識到隨手“關門”這一動作,在火災中竟能成為守護生命的“防火墻”,也讓電車進樓入戶的潛在危害暴露無遺。
“學到了!原來關門等待救援才是正確操作。”“這種直播太實用了,必須轉發給家人!”本次“接地氣”的直播,通過“漯河消防”抖音、微博官方平臺同步直播,評論區留言不斷,網友們紛紛點贊。
郾城區消防救援大隊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借助新媒體平臺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效率高的特點,將直播互動與消防宣傳緊密結合,提醒社會公眾時刻關注消防安全,筑牢火災群防群治之基,把消防知識送到萬戶千家。(來源:漯河市消防救援支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