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平均海拔1100米,夏季均溫22.2℃,擁有全球最大的古水杉群,被譽為“天然氧吧”,生態之利得天獨厚。近年來,利川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全力將生態顏值轉換成經濟價值,推動“生態興、旅游旺”。相繼榮獲“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避暑休閑百佳縣”等榮譽稱號。
一、強化頂層設計,助推民宿產業發展
編制民宿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利川市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舉辦承辦首屆康養度假產品金秋交易會、湖北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大會,全省首個文旅行業大模型“AI游利川”即將上線。成立民宿協會,實施“十村百企萬戶”鄉村民宿振興工程,補齊水、電、路、網、公廁、停車場等公共服務短板,全力培育市場主體,打造精品民宿。截至目前,民宿產業現已覆蓋170多個村,年均接待游客224.3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34121.7萬元,帶動旅游、餐飲、物流、農副產品銷售等行業迅猛發展。現有民宿經營戶2631家,其中,高端精品民宿50余家,客房25553間,床位4.8萬張,帶動6萬人就業。
二、做好融合文章,豐富多元消費場景
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搶抓鄉村振興機遇,布局藥養醫養產業、硒產業,構建中醫藥產業鏈、硒食品產業集群,城鄉融合示范區、鄉村旅游驛站在產業根基上發芽開花,帶動民宿群蓬勃生長。做大做強蘇馬蕩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10年來,共建成度假小區63個,規劃面積從不足5平方公里拓展至22.64平方公里,容納人口從2萬人陡增到16萬人。在“旅居+康養”中解鎖消費新場景,培植避暑康養商圈新業態,開啟龍船天街“夜間經濟”模式,以非遺美食街的煙火氣,帶來利川海量人氣,讓游客變“留客”。
三、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擦亮城市天際線、山脊線、濱水線,建成帶狀公園、社區游園、口袋公園50余個,打造龍船調、巴蔓子等主題公園,推出利川草編、西蘭卡普、壩漆雕刻等一批“利川好禮”“開窗見綠、出門即景、歇腳有看點”漸成旅居標配。以避暑康養為主打元素,重構城市醫療、養老、教育等功能布局。在城區中心地帶,打造全市首家避暑康養“樣板間”鹿島國際酒店,共有220余套居家式客房。新建總面積超1.7萬平方米的麓島康復醫院,提供醫療救治、功能康復等健康服務,讓“旅居變安居、健康有‘醫’靠”。
四、突出精品意識,叫響避暑康養名片
依托“利川涼城”資源、品牌,深度開發康養基地、康養路線、康養村莊,加速全域康養圈串珠成鏈、聚鏈成勢。堅持“一村一品”,六零公社、五二新村等鄉村旅游爆款頻出,白鵲山民宿小鎮、南坪田園綜合體和元堡藥旅融合體、毛壩茶旅融合體等拔節生長,越來越多的農戶吃上了“旅游飯”。在海拔1500米的齊岳山風電場,依托28.7公里的山脊線,獨特的高山氣候,建成長江中下游規模最大的高山避暑康養帶,128個康養小區錯落分布,夏季常住“候鳥”超20萬人。
來源:恩施州生態環境局利川市分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