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伯年逾六旬,本該安享退休生活的他,卻在十年前因高血壓性腦梗死留下后遺癥——長期臥床、生活無法自理。盡管老伴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但命運并未停止考驗。最近十天,張伯不知道什么原因,總是嘔吐,無論進食飲水,甚至空腹時都會出現劇烈嘔吐。
由于行動不便,家人請診所醫生上門輸液。然而,雖然每次輸液后張伯伯的嘔吐會立即緩解,可次日停藥后癥狀又卷土重來。如此反復折騰一周,張伯伯的精神狀態每況愈下,最終來到了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尋求幫助。
主管醫生胡芳是位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副主任醫師。面對這例"輸液依賴型嘔吐",她敏銳地察覺異常,患者既無反酸噯氣等消化道癥狀,腹部查體亦無陽性體征,常規胃腸疾病解釋顯然站不住腳。在完善血常規、肝腎功能等基礎檢查上,予以血酮體和尿酮體檢測。當兩項指標均顯著升高的結果擺在眼前,結合血氣分析提示代謝性酸中毒,胡醫生迅速鎖定真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這個診斷讓家屬愕然不已。在多數人的認知里,糖尿病總與"三多一少"癥狀綁定,怎會突然以嘔吐為首發表現?胡醫生耐心科普道:"部分老年患者糖尿病起病隱匿,胰島功能衰退如溫水煮蛙,尚未出現典型癥狀就已進展至并發癥階段。像張伯伯這樣以酮癥酸中毒入院已屬萬幸,嚴重者可能直接昏迷或并發尿毒癥需要透析。"
經過一周胰島素靜脈滴注及補液治療,張伯伯的嘔吐徹底消失,久違的笑容重新浮現。胡醫生根據其特殊情況量身定制了控糖降壓方案。
出院當天,張伯伯擔心糖尿病是不是別人所說的“不死的癌癥”,于是忐忑地問胡醫生:"這病是不是治不好?"胡醫生輕拍老人手背,解釋道:"糖尿病就像個調皮的孩子,只要您按時服藥、科學飲食、堅持在床上進行肢體鍛煉,配合定期血糖監測和年度并發癥篩查,完全能和平共處。您看這次住院,我們不是把它制服了嗎?"
看著老人眼中重燃的希望,胡醫生繼續叮囑:"記住每天讓阿姨幫您活動關節,就算躺著也要做抬臂屈膝運動。床頭備個血糖儀,每周測三次空腹和餐后血糖......"老兩口對胡醫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感到非常滿意。
這場與"隱形糖尿病"的遭遇戰,不僅讓張伯伯成功解除病痛,更折射出全科醫學"抽絲剝繭"的診療魅力。當家屬連聲道謝,表示要多向身邊人推薦胡醫生時,胡醫生真摯回應:"醫學是愛的藝術,患者的信任才是醫生最大的勛章。"此刻,病房里流淌的不僅是治愈的暖流,更是醫患共情的動人篇章。
供稿:全科醫學科 何建平
微編: 張嘉敏
責編:莫艷妮
一審:莫艷妮 二審:鄧燕清 終審:陳祥
主管部門:醫院黨委宣傳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