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個星標吧朋友們
不然你都接收不到文景的精彩推送了
讀書這么好的事,文景的首檔播客當然得在“世界讀書日”上線!
請認準我們的logo
“讀藥丸”如何服用?
社科新知&文藝新潮類話題的藥丸,立志少兌水,(爭取)每周更。
“讀藥丸”有何療效?
各個領域的創作者帶你閱讀復健,每期一份好書清單/藥丸。
“讀藥丸”有首播福利嗎?
當然,文章拖到底,三個禮包等你解鎖。
《讀藥丸》第一期,是劉勃老師的非虛構寫作“藥丸”——提升非虛構寫作技巧的五本書。
掃碼訂閱
雖然大家應該都認識劉勃老師,但還是來個一本正經的簡介
劉勃,文史作者。已出版《知道幾句三字經》《失敗者的春秋》《戰國歧途》《司馬遷的記憶之野》《匏瓜》《錯位的復仇》《逆行的霸主》《世說俗談》《天下英雄誰敵手》《傳奇中的大唐》等著作,在得到App開設音頻課程《劉勃的國學課》《劉勃講中國史》,曾擔任紀錄片《生活在古代》的文學主筆。
劉勃的非虛構寫作書單:
1.《史記》
2.《世說新語》
3.《雪山飛狐》
4.《巨人傳》
5.《西方哲學史》
Show Notes:
[01:14]我的非虛構寫作的技巧,更多是從其他領域獲得
[02:33]《史記》很會講故事,司馬遷是一個眼里有活人的人
[08:36]司馬遷的語言是極高的典范
句子忽長忽短,有節奏變化,高雅的語言和粗俗的語言,能非常流暢地混雜在一起。
[11:26]《世說新語》用一兩句話就寫出了人物的氣韻
《世說新語》教會我,在寫作中什么東西不要去說,寫作的時候怎樣去加濾鏡。
[13:29]金庸用《雪山飛狐》展示了,如何把考證變成小說
《雪山飛狐》是我最早接觸到這種寫作手法:若干人等聚集在一起說一件很多年前的往事,每個人都不說實話,但說的又不完全是假話,在陳述的過程中,你需要根據信息的碎片拼出比較接近真相的狀態。這也是歷史研究的方法,金庸展示了如何把這個技巧用到小說中。
[15:39]金庸的價值觀當年對一個中學生的刺激
對我們這代人來說,金庸的價值觀是走在前面的,他會講小說寫人性會更有價值。當年對我這樣一個生活在偏遠的蘇北小城的中學生,很大程序上就是靠金庸小說接受這些觀念。
[17:12]金庸的價值觀或許過時了,這重要嗎?
就價值觀而言,金庸作品肯定有顯得過時的地方,但你越重視價值觀,就越容易覺得,這個東西也過時,那個東西也過時。換一個角度想,價值觀本身也許就是最容易過時的東西。
[18:34]《巨人傳》與粗俗的力量
《巨人傳》里面,粗俗的欲望和最極致的求知的欲望,完全可以自然而然結合在一起。相比現在流行的那種“淡淡的死感”,我非常喜歡《巨人傳》的精氣神。
[23:25]我為什么開始寫作?
二十年前,“躺平”這個賽道遠沒現在這么卷,我覺得上課挺好玩的,就好好上課吧。好好上課給我帶來了意料之外的回報,我開始寫作了。
[36:58]不被科研關注的學生的需求,被教育忽略了
做老師很大的幸運,是學生都感受到你的付出。很遺憾,現在我們大量的教學內容都是針對“211”以上的學生設計,很多專家不了解雙非以下高校學生的真實需求,這導致越重視教學,就越遠離教學。
[40:07]非虛構寫作小技巧:
寫完后不妨檢查一下,表述有沒有信息過載?一句話里邊如果信息量太大,必須要兌水。
[42:37]給不著急著找工作的同學一個小建議:要保持輸出的狀態
[43:42]懷念中學時的讀書狀態
年輕的時候特別需要有一個漫無目的學習的階段。
[45:27]羅素《西方哲學史》的“陰陽怪氣”
從寫作的角度,這種冷冷的、帶一點譏諷又不太外露的寫作技巧,用在敘事和寫人上很棒。更準確地說,好的寫作應該是諷刺和悲憫兩種感情同時存在的。
[49:48]成為自由職業者之后如何管理時間?
一個具體的方法,是無論如何也要把文章寫完。
節目首播福利:
世紀文景首檔播客“讀藥丸”目前已在小宇宙app上線,歡迎大家訂閱、收聽!
轉發本篇文章到朋友圈,并將截圖發至“文景”公眾號后臺,我們將從中選取3位幸運讀者,贈送文景本季新書1冊+ “在路上”徽章1枚。
這個徽章
示意圖
獲獎結果將在“讀藥丸”第二期更新的當天,在“文景”公眾號公布,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