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因錦得名“錦官城”,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蜀錦已然成為成都的一張名片,而蜀錦的成就又得益于一臺精巧的“小花樓木織機”。小花樓木織機出現于唐代,機身平直,中間聳起花樓,樓上懸掛著貯存提花信息的花本。織造時,需要一位工匠坐在花樓,拉動花本橫線,提升相應經線以開口,另一位工匠投梭打緯織造。兩名工匠屏息凝神,在數萬根絲線間穿梭,8小時過去,也僅能織就20厘米的蜀錦。
這一幕,在千年時光里反復上演,卻在2024年迎來了顛覆性轉折:中國高端女裝品牌安娜凱瑟莉與蜀錦織造技藝省級傳承人胡光俊攜手啟動“蜀錦紋樣復興計劃”,以數字化技術與工業革新為這塊“絲綢上的活化石”注入新的生命力。
千年技藝,絲路瑰寶
蜀錦,作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 4000 年前的古蜀國。春秋戰國時期,蜀地布帛以“華彩流光、寸錦寸金”聞名諸侯,漢代更成為絲綢之路的核心貿易商品。《華陽國志》記載:“成都織錦既成,濯于江水”,足見其工藝之盛。至唐代,蜀錦生產達至鼎盛,品種繁多、工藝精湛,遠銷日本、波斯等地。
蜀錦之所以繁盛,其獨特之處在于“挑花結本”工藝。匠人需手工編排上萬根絲線,將圖案轉化為繩結密碼,如同“絲綢上的編程語言”。明代《天工開物》記載:“結本者以絲線隨畫量度,算計分寸秒忽而結成之”,這一技藝需經挑花、倒花、拼花三道工序,全憑匠人經驗與巧思。然而,傳統工藝的復雜性與低效性,使得蜀錦逐漸與現代消費需求脫節。
胡光俊,作為蜀錦織造技藝省級傳承人,對這一困境深有感觸:“傳統織機需兩人配合,日均僅織數厘米,成本高昂,難以規模化生產。”2024 年,安娜凱瑟莉的加入為蜀錦復興帶來新契機。這家以“東方美學現代化”為核心理念的高端女裝品牌,與胡光俊團隊共同啟動“蜀錦紋樣復興計劃”,目標是將傳統紋樣轉化為可交互的數字資產,為現代設計提供靈感庫。
古法新解,科技賦能
2024年3月,安娜凱瑟莉與胡光俊雙方聯合成立成都古蜀蜀錦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聚焦蜀錦織造設備改良與紋樣數字化開發,推動非遺技藝高效傳承。“我們不僅要保存紋樣,更要激活其文化基因。”項目負責人表示,團隊已完成超千余幅傳統紋樣的數字化建檔,涵蓋瑞獸、云紋、連枝等經典元素,并建立語義數據庫確保文化符號的精準傳承。
為解決傳統織機效率瓶頸,安娜凱瑟莉投入千萬元研發智能織機,計劃以“挑花結本”原理為核心,引入數控系統與智能傳感器,將手工繩結轉化為電子指令,以提高織錦速度。“這不是替代傳統,而是讓非遺技藝適應現代節奏。”胡光俊強調。
在消費端,安娜凱瑟莉推出“蜀錦+”概念,致力于將傳統紋樣融入現代生活。2024年的品牌10周年“時錦”大秀就將非遺蜀錦與時裝結合,精心演繹了一場多元文化碰撞之美。未來,公司還計劃建成品牌藝術園區,傳承教學蜀錦蜀繡等非遺織造,全方位打造城市文化與品牌建設的深度融合。
蜀錦的千年演變,見證了中國與世界的文明對話。漢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臂沿絲路傳播,唐代蜀錦成為異域貴族的身份象征,今日的蜀錦智能織機與數字紋樣庫更將其推向全球舞臺。安娜凱瑟莉的國際視野與胡光俊的匠心理念,正共同書寫蜀錦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