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這是由16000根孔雀羽織就的華錦,富麗華貴、精美絕倫。”7月15日,隨著浙江省杭州市萬事利絲綢藝術館的旋轉門打開,《紅樓夢》中神秘的“雀金裘”復原亮相,讓全球青年雙語主持主播大賽獲獎選手們贊不絕口。
《紅樓夢》“雀金裘”華錦在浙江省杭州市復原亮相。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攝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蝦須鐲,勇晴雯病補雀金裘”。文中說道,此物金翠輝煌,碧彩閃灼,是俄羅斯拿孔雀毛拈了線織的。
“雀金裘”不僅是《紅樓夢》中的重要元素,更是中國絲綢文化的“瑰寶”。通過對“雀金裘“工藝的研究與論證,絲綢文化研究者李建華決心帶領團隊復原曹雪芹筆下的“雀金裘”,以展現其真實的風貌。
“雀金裘”的誕生,凝結了非遺匠人的技藝與心血。作為真絲孔雀線原料的雄孔雀羽極難獲取,只有在每年一次的換羽期,通過公開合法渠道收集800只雄性孔雀自然脫落的16000根羽;非遺大師帶十幾位匠人,用4個月的時間手工捻制9600米孔雀金線。
由于在織物中加入金線,需將一塊塊指甲蓋大小金塊,經8小時近3萬次捶打成薄如蟬翼金箔,再進行切割,每根扁金線寬度約為0.3-0.4毫米,比頭發絲還細小;工匠每天僅織10厘米,整整兩個月才織就“雀金裘”所需的6米華錦面料。
這不僅是技藝復原,更是讓《紅樓夢》華錦從文學作品走進現實世界,激發人們對中國絲綢的熱愛,對《紅樓夢》名著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紅樓夢》“雀金裘”華錦織造原材料。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攝
《紅樓夢》“雀金裘”華錦織造原材料。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