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日,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關于西安市長安區(自管區)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的公示(公示期限30天)》。
本次規劃不僅是一次空間格局的優化,更是城市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
而且作為西安市“南優南控、協同發展”戰略的關鍵落點,長安區自管區在科創、生態、人文三大優勢支撐下,正加速邁向區域能級躍升的關鍵節點。
通讀公示來看,《規劃》的發布,是《西安市功能體系與布局規劃》的重要落實舉措。
其“南優南控”指導思想,意在通過生態保護與產業升級并舉的方式,也將推動城市空間向高質量、高效能、高韌性方向演進。
規劃明確提出將主城區打造為“科創產業強區、魅力宜居城鄉、綠色發展示范區”,賦予其秦創原創新驅動戰略南向拓展的關鍵支點角色;而引鎮片區則定位為“長安智造產業基地”,形成“智造+流通”型復合產業平臺。
未來,長安自管區主城區將形成“六大重要發展單元”與“十二個一般單元”,總計劃分18個功能單元,構建起結構分明、功能復合的城市發展體系。
其中主城區用地結構:居住用地18.30平方公里,占比約27.9%,體現較高的人口承載預期;公共管理與服務用地14.33平方公里,彰顯生活配套與民生導向;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7.87平方公里,體現“綠色發展示范”的生態底色;交通運輸用地10.90平方公里,疊加“九橫八縱”骨干路網,強化區域通達性。
引鎮片區雖面積較小,僅5.17平方公里,但功能定位精準,工礦、倉儲與交通用地比例高.
配合“智能制造產業園”與“大宗散貨集散地”的雙重目標,具備較強的產業承載與物流樞紐潛力。
此種高效、復合、多中心的規劃布局,實質上預示著區域內將形成“職住均衡、產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間結構。
利于居住區與產業園之間的通勤便捷性與生活舒適度共贏,為房地產業發展提供極大便利條件。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長安區與地鐵三期及后續軌道線網的互動契機。7號線、15號線、19號線未來均有可能會延伸至此。
??
而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長安區作為西安南部最大建成區之一,在科教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的前提下,在規劃的指引下,也將進一步提升區域綜合吸引力。
根據過往經驗,每10萬人口增長,往往可帶動約3~5萬套住房需求。
在合理控地背景下,區域內房產供應將更趨向品質化與結構性匹配,推動市場結構從“增量開發”向“精耕品質”轉型。
產業如舟、交通為帆、生態為岸,未來房地產市場的生長,不再是盲目的逐利之爭,而是有序、有質、有魂的價值生長。
這是西安的“南方力量”,亦是長安的黃金十年序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