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 大富貴
在齊白石花卉類畫作中,牡丹是非常突出的一個題材。從早期的墨牡丹到去世前的彩牡丹,齊白石一生都在畫牡丹,他畫牡丹多題“大富貴”,筆墨蒼厚,色彩濃烈,寓意吉祥。齊白石認為“畫牡丹富厚為佳,若比菊花寒瘦,失其牡丹體態(tài)矣。”齊白石畫的牡丹,有富貴氣,既絢爛奪目,又簡練寫意,是近代畫牡丹的圣手。
牡丹雙蝶圖 齊白石 75cmx47cm 紙本水墨1922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一生酷愛畫牡丹
牡丹花被譽為“國花”,因其雍容華貴、艷壓群芳、品種繁多,受到國人喜愛。牡丹文化在中國很早就存在了,最早可追溯到《詩經(jīng)》,牡丹作為愛情的信物被提及。秦漢時期,牡丹開始作為藥用植物載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牡丹作為觀賞花木栽培,最早出現(xiàn)在南北朝時期。牡丹大約在隋代進入宮苑,隋煬帝辟地200畝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牡丹20箱。唐代武則天以后,上至宮廷下至民家,廣種牡丹。唐代的許多金器都是牡丹花紋飾,被視為“富貴之花”。元明清三代,牡丹紋成為主流紋飾,纏枝牡丹、折枝牡丹紋廣泛流行。
明 沈周《牡丹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 牡丹圖
陳淳 墨牡丹圖
徐渭 牡丹墨竹
清 惲壽平 牡丹 臺博
牡丹題材繪畫早在北齊就已出現(xiàn)。唐代韋絢在《劉賓客嘉話錄》中說“北齊楊子華畫有牡丹”。至唐代,牡丹繪畫開始流行。傳為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畫中一位貴婦發(fā)髻上裝飾的就是一大朵牡丹花,刻畫工細。元代畫家錢選畫過《牡丹圖》,用筆精致,格調(diào)高雅。明代沈周、文征明代表的文人畫家熱衷畫牡丹,陳淳多次畫《湖石牡丹圖》,北京故宮藏有他畫的《洛陽春色圖卷》,徐渭更是畫過潑墨大寫意的牡丹。清初惲壽平也喜愛畫牡丹,他畫的牡丹多是寫生而來,繼承了北宋徐崇嗣的沒骨法并有所發(fā)展,影響有清一代。
吳昌碩 國色天香
張大千 牡丹
金城 富貴榮華
于非闇 牡丹
陳半丁 國色天香
王雪濤 富貴牡丹
近代擅畫牡丹的大師名家也不乏其人,如吳昌碩、張大千、金城、于非闇、陳半丁、王雪濤等。海派大師吳昌碩以草篆筆法入畫,他畫的牡丹有金石氣。張大千畫牡丹吸收了敦煌壁畫的色彩,賦彩亮麗,有宋唐氣。于非闇以宋徽宗筆法、緙絲畫技法畫工筆牡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金城力倡師古,師法宋元,他畫的牡丹有文人氣。陳半丁是京派繪畫中花鳥畫的代表,他遠師陳白陽,近師吳昌碩,他畫的牡丹色彩艷麗,清新古樸。王雪濤被譽為“牡丹王”,他畫的《牡丹》,擅于用粉,雍容大氣,艷而不俗,在近代畫壇獨創(chuàng)一格。
齊白石 大富貴家風
齊白石 大富貴且壽
齊白石 富貴牡丹
齊白石也非常愛畫牡丹,他畫的牡丹迥異于上述眾家。上述眾家除了吳昌碩外,多是以工筆或小寫意來畫牡丹,而齊白石則是以大寫意技法刻畫表現(xiàn)牡丹的國色之美,這是非常難得的。齊白石畫牡丹,早期還有些學(xué)習(xí)古人、前人的技法,基本以效法李鱓、徐渭、吳昌碩居多;20世紀30年代就完全形成自己的面目,色彩奪目,大膽夸張,筆墨豪放,他畫的牡丹除了“紅花綠葉”,還有不少“紅花墨葉”,這是齊白石的獨創(chuàng)。齊白石畫牡丹,多題《富貴平安》《富貴太平》《富貴有余》《富貴壽考》《富貴白頭》,畫中寄托了美好的祝福。
齊白石 大富貴兩白頭
齊白石 富貴堅固圖
齊白石 富貴壽考
早期:
墨牡丹居多,師法徐渭、吳昌碩
齊白石究竟何時開始畫牡丹?應(yīng)該是在1900年以前就開始畫牡丹了。湖南省圖書館藏的《花鳥四條屏》之一就有《牡丹公雞》,是一幅無款畫,畫上有兩方印章,一方是齊白石的“臣璜”(白文印),左下角是收藏印“沁園鑒賞”(白文印),說明這幅畫曾經(jīng)齊白石的老師胡沁園觀賞過,時間大致在1890—1900年之間。畫下方畫了一只大公雞,兩只小雛雞,上方畫了兩朵牡丹,一朵紅牡丹,一朵墨牡丹,畫風是小寫意,色彩并不濃艷,一看就知是齊白石30歲左右的早期畫作。
齊白石 墨牡丹 1919年 中國美術(shù)館藏
北京畫院藏有一幅畫于1917年的《牡丹公雞》,是齊白石最早有明確紀年的牡丹畫。公雞是設(shè)色的,但牡丹基本為水墨,此畫牡丹畫得很素雅,代表了齊白石55歲時的畫風。
1919年,齊白石曾畫《墨牡丹》,畫上有一段題跋:“余自三游京華,畫法大變,即能識畫者多不認為老萍作也。譬之余與真吾弟三年不相見,一日逢一發(fā)禿齒沒之人,不聞其聲,幾不認為真翁矣。真翁聞此言,必能知余畫。己未除夕,兄璜老萍記。”此幅《墨牡丹》3平尺大小,但筆墨氣魄卻很大,明顯是學(xué)習(xí)明代徐渭的大寫意畫法,筆墨縱橫飛舞,頗有草意。齊白石在1920年前曾短暫學(xué)習(xí)過一段徐渭的潑墨畫法,時間不太長,留下的畫作也不多,此幅《墨牡丹》是其中之一,后來齊白石就轉(zhuǎn)學(xué)吳昌碩,這種畫風就見不到了。
齊白石 牡丹蜜蜂
自1920年始,齊白石畫的牡丹寫生味道更濃,更生動自然。齊白石的好友、畫家胡佩衡曾說:“白石老人從55歲定居北京以后,每到牡丹花開季節(jié),必常到公園去觀察牡丹花的各種姿態(tài),他畫牡丹能把富麗堂皇的景象描繪的最突出。”(《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但是,齊白石的“寫生”并不是一般的“寫生”,而是他自己獨特的寫生。對于“寫意”與“寫生”的關(guān)系,他嘗言:“善寫意者,專言其神;工寫生者,只重其形。要寫生而后寫意,寫意而后復(fù)寫生,自能神形俱見,非偶然可得也。”齊白石畫的牡丹,也是如此。
20世紀20年代初,齊白石畫過一幅設(shè)色的小品《牡丹》,沒有年款,但從風格上看,是齊白石學(xué)習(xí)海派大師吳昌碩畫風的,色彩已大變,不再是原來的素雅,而是用色艷麗,牡丹花用的沒骨畫法,葉子筆法與吳昌碩很像,畫得非常靈動飛舞,有迎風飄舞之感。款書“借山館主者”,鈐印“木人”(朱文印),款書和用印都是20世紀20年代初的風格。齊白石這時受好友陳師曾的勸告,開始放棄原來的冷逸畫風,轉(zhuǎn)而吸收學(xué)習(xí)吳昌碩的用色和筆法,這件《牡丹》就是很好的證明。
湖南省博物館藏有一幅1922年的《牡丹雙蝶圖》,牡丹為設(shè)色,蝴蝶為水墨,這是齊白石“衰年變法”畫風轉(zhuǎn)折期的一件牡丹畫作,“綠葉紅花”的畫法已經(jīng)初步成型。此畫牡丹的畫法,既有吳昌碩的影子,又不失寫生的感覺。
廣州市美術(shù)館藏有一件1926年的《大富貴亦壽考》,從這件作品可以看出,齊白石20年代畫的牡丹,花頭畫的比較多,這幅畫畫了7朵牡丹,算是比較多的,在三四十年代和50年代,齊白石改用減法,牡丹花頭大多只畫一兩朵,以少勝多,這是最大差異。
齊白石 牡丹蜜蜂
中晚期:
用色艷麗、筆墨豪放
自1930年以后,齊白石畫牡丹技法開始有所轉(zhuǎn)變,牡丹的花瓣減少變大,花頭一般只畫一兩朵,用色更艷麗奪目,畫的構(gòu)圖更飽滿,與20年代畫的牡丹明顯不同。
齊白石 富貴堅固 20世紀30年代 北京市文物商店藏
北京市文物商店藏有一幅20世紀30年代的《富貴堅固》,標志著齊白石“衰年變法”的成功,此幅牡丹與20年代的牡丹畫法已明顯不同。此畫題篆書款“富貴堅固”,另題行書款“三百石印富翁白石”。上方畫了一塊石頭象征堅固,下面畫了一朵盛開的淡紅色牡丹,花頭畫得很大很夸張,花瓣用大筆涂抹,花蕊用濃墨點出,葉子、葉筋都用濃墨勾寫,葉柄用淡墨,花莖用中墨,老干用粗筆焦墨,總體而言既寫意又寫實。就這幅《富貴堅固》來看,齊白石畫的牡丹已經(jīng)完全具備了自己的一套筆墨語言。
進入40年代,齊白石畫牡丹明顯增多,而且與牡丹一起配畫的內(nèi)容也多了起來。目前可看到的齊白石40年代的牡丹畫作大致有20幅左右,如《清平富貴》《大富貴》《瓶花筆硯》《牡丹花瓶》《報道富貴太平》《讀書出富貴》《牡丹蜻蜓》《富貴有余》《牡丹蜜蜂》《富貴壽考》《大富貴兩白頭》《富貴太平》等,這些畫大部分是在1944—1947年間畫的,可知齊白石在這一段時間比較愛畫牡丹這個題材。
齊白石 牡丹平安 1944年 湘潭齊白石紀念館藏
湖南湘潭齊白石紀念館藏有一幅1944年的《牡丹平安》。畫3平尺大小,題了雙款。左上為行書上款“揆中先生吉遷之慶,八十四歲白石齊璜。”左下為篆書款“移富貴于平安”,旁邊是小字行書“瓶字有形,平字無形,借瓶之聲,白石再題。”原來是為人遷居畫的,借畫花瓶諧音“平安”之意,可謂寓意吉祥。這幅《牡丹平安》的特色是花頭用深紅勾邊、淡紅渲染,墨線點蕊,裝飾性強,有富貴氣。齊白石是一個敢于創(chuàng)造的畫家,其實這種勾邊畫牡丹的畫法,是借鑒了他畫芙蓉花的技法,但是卻覺得恰到好處,絲毫不生硬。
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藏有一幅1945年的《讀書出富貴》,篆書款“讀書出富貴”,另有行書款“鉅平小親家,八十五歲白石。”畫2平尺大,畫了一朵盛開的大紅牡丹,還有鞭炮,一本線裝書,將富貴與讀書直接聯(lián)系起來,可知齊白石對讀書的看重。此幅《讀書出富貴》,花瓣和花萼通過粉紅、深紅分出,葉子也以深淺刻畫陰陽向背,畫雖小但很精。1945年,齊白石還畫過一幅《牡丹蜻蜓》,也是“紅花墨葉”,畫了兩朵大紅牡丹,配畫了兩只飛舞的蜻蜓,款書“借山吟館主者齊白石客京華廿又九年”,此畫曾在國內(nèi)拍場露面。
齊白石 富貴壽考
20世紀40年代后期,齊白石的創(chuàng)作熱情仍然不減,畫了一些牡丹與綬帶鳥和白頭翁的畫,非常有特色。如1946年的《富貴壽考》,畫3平尺大小。篆書款“富貴壽考”,行書款“恕孜同里先生清正,齊璜白石。”此畫鈐蓋了四方印章“白石翁”“百樹梨花主人”“望白云家山難舍”“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應(yīng)該是齊白石比較滿意的作品。此畫上半部畫兩只顧盼的紅色綬帶鳥立于一塊石頭之上,下半部畫了一枝紅色的牡丹,牡丹花頭的畫法比1945年之前又有變化,花瓣與花萼多用紅色的短線點出來,有時甚至不點花蕊,這是一大變化。
齊白石 牡丹
1949年后,齊白石的畫牡丹作品有所減少,大約畫了10幅左右,可謂件件精彩,人畫俱老。齊白石20世紀50年代由于使用洋紅,所以牡丹花往往出現(xiàn)“色彩妖艷、紅中帶粉”的效果。陜西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藏有一幅1951年的《牡丹》,款書“良華女士語正,九十一白石,辛卯。”畫3平尺大,以西洋紅畫了兩朵牡丹,一朵盛開的,一朵含苞待放的,色彩紅中帶粉,層次多變,葉子依然用墨表現(xiàn),花干以粗筆焦墨表現(xiàn)。1954年,原東北博物館(現(xiàn)遼寧省博物館)舉辦《人民藝術(shù)家齊白石畫展》,齊白石特作《折枝花卉五種卷》相贈,其中就有牡丹花,可知他對牡丹的喜愛。1955年,齊白石畫《牡丹》,款書“九十五歲白石老人”,以洋紅畫了一朵牡丹,將老干畫在上半部,別出心裁。
齊白石 牡丹圖 1957年 中國美術(shù)館藏
在生命的最后兩三年,齊白石對畫牡丹依然戀戀不倦。北京市文物商店藏有1956年的《牡丹》(,款書“九十六歲白石”,畫的構(gòu)圖更簡單了,一枝牡丹,幾片葉子,畫簡而意足,用色似是洋紅,厚而潤,紅中帶粉,粉中帶紫,配上花青的葉子,格外好看。
齊白石 歲朝圖
齊白石 大富貴
齊白石 國色天香
拍場齊白石畫牡丹行情與造假
齊白石的畫牡丹類作品近年在拍場時有上拍。2011年北京瀚海秋拍,《牡丹蜻蜓》207萬元成交。2013年中國嘉德春拍,老舍舊藏《大富貴》1012萬元成交。2014年北京保利秋拍,《牡丹》299萬元成交。2015年中國嘉德春拍,《牡丹鴛鴦》598萬元成交。2018年北京匡時國際春拍,《牡丹貓眠圖》414萬元成交。2019年中國嘉德春拍,《牡丹》1127萬元成交。2021年北京保利秋拍,《富貴壽考》276萬元成交。
齊白石 牡丹 中國嘉德2019年春拍夜場成交1127萬
齊白石 長守富貴 2018春拍 920萬
但是一些拍品也不乏贗品,魚龍混雜。目前造假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抄襲克隆真跡。某公司264萬元成交的《墨牡丹》,明顯是抄襲克隆真跡《大富貴》,但筆墨丑陋,與真跡天壤之別。二、冒充名人舊藏。如拍場上出現(xiàn)了多幅齊白石給郭秀儀畫的《牡丹》,還都是九十五歲的,實在奇葩!三、出版著錄“鍍金”。某公司《牡丹》號稱編進《中國花鳥畫源流探析》,但設(shè)色卻相當拙劣,款書也與齊白石94歲書法不符。第四,海外上拍的也不乏贗品。如某公司拍品《牡丹蜜蜂》,假冒齊白石的墨牡丹,但與齊白石真跡南轅北轍。
目前拍場上的齊白石牡丹類題材拍品,大多是中晚期的,以40年代和50年代的牡丹居多,不少還是90歲后的晚年絕筆,但真跡十不見一。齊白石畫牡丹,自20世紀30年代形成個人風格,40年代日趨成熟,50年代進入自由揮寫境界。他完全獨創(chuàng)了自家的牡丹畫法,既有“紅花綠葉”,也有大量的“紅花墨葉”,早期以胭脂、曙紅為主,晚期大膽使用西洋紅,色彩艷麗,奪人眼球。他畫牡丹,如他自己所言“富厚為佳”,筆墨厚重,氣象富貴,將牡丹花國色天香的花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稱齊白石是近代畫牡丹的圣手,一點也不為過。
齊白石 牡丹
齊白石 《牡丹》103.5×34cm 紙本設(shè)色 1955年 北京畫院藏
齊白石 大富貴圖
齊白石 牡丹
《齊白石畫集 共四冊》
原價 192元 現(xiàn)價115元
微信:zdazhuo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