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粵藏粵美——廣東省美術館館際典藏精品展
時間:7月16日至10月19日
地點:廣東美術館本館一、二樓1-9號展廳(廣州市越秀區二沙島煙雨路38號)
2025年,首屆“粵藏粵美——廣東省美術館館際典藏精品展”由廣東省美術館協會和廣東美術館共同發起,攜手省內十余所美術館共襄盛舉。展覽既有關山月、何香凝等粵籍名家的筆墨風骨,亦含齊白石、傅抱石、劉海粟等國內大師的時代經典,更納喻紅、丁乙等當代藝術家的先鋒探索。它不僅是對民族美術文脈的重新回顧,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書寫廣東省美術館典藏多元共生的藝術華章。
哥倫比亞狂想——博特羅藝術大展
時間:2025年7月4日至11月23日
地點:廣東美術館新館1/2/3展廳(廣州市荔灣區白鵝潭南路19號)
由廣東美術館與費爾南多·博特羅基金會聯合主辦,“哥倫比亞狂想——博特羅藝術大展”作為博特羅藝術在中國南方的首次集中亮相,展出其藝術生涯中極具代表性的80余件作品,涵蓋油畫、雕塑和紙本等媒介,分“生活萬花筒”“豐盈辯證法”“熱帶嘉年華”三大板塊呈現。展覽全景式回顧博特羅融合古典構圖與現代精神的“博特羅風格”,以豐腴的體積感、明快的色彩和深厚的人文關懷,展現拉丁美洲獨有的文化記憶與藝術能量。
臨川四夢——湯顯祖的人生與戲劇展
時間:5月18日至8月17日
地點: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127號)
為紀念湯顯祖誕辰475周年,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撫州市湯顯祖紀念館、江西大余縣博物館聯合主辦“臨川四夢——湯顯祖的人生與戲劇展”,展覽分“星耀文昌 才子蹭蹬”“浮沉宦海 名臣鏗鏘”“堂開玉茗 臨川終老”“情鑄四夢 傳奇輝煌”“東方戲圣 湯學播揚”五個篇章,通過文物、文獻、圖片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湯顯祖的傳奇人生與戲劇成就,探尋湯顯祖戲曲文學的魅力。
——深圳——
我隨潮流來——戴澤的跨世紀目光
時間:7月25日至11月9日
地點:深圳美術館(新館)三層8、9、10、11號展廳
戴澤(1922—2023),四川云陽人,當代著名畫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展覽以“集體與個體的對話”為核心,通過“集體敘事的歷史擔當與個體敘事的自我覺醒”兩條并行敘事線,系統梳理他跨越八十余年的藝術實踐。展覽分“藝術之源”“歷史之思”“目擊之象”“自然之嘆”“山海之魂”五大篇章,呈現他從早期藝術啟蒙和現實主義創作,到對自然與山海題材的生命感悟。觀眾可通過這一結構,清晰見證戴澤在時代使命與個人藝術追求之間平衡抉擇的心路歷程。
木刻記憶:1931–1945年中國藝術家的視覺實踐與媒介傳播
時間:7月29日至9月20日
地點:何香凝美術館1–6展廳(深圳市南山區深南大道9013號)
20世紀初,中國藝術從“隱逸閑適”轉向“戰火硝煙”,現代木刻版畫因其快捷和復制能力成為貼近時代、走向大眾的“視覺武器”。藝術家放下毛筆拿起刻刀,讓藝術真正走入街頭巷尾。恰逢抗戰勝利80周年及孫中山、廖仲愷逝世百年,何香凝美術館聯合廣東美術館、浙江美術館、中國·觀瀾版畫藝術博物館等六家機構策劃本次展覽,展出約200件木刻與“抗戰圖像”,分“行動起來”“戰爭中的藝術”“浸木·人民”“此去未遠”四個單元,匯聚珂勒惠支、羅工柳、古元、趙延年等藝術家代表作。本展借媒介圖像線索,重構民族抗爭史,讓觀眾感受80年前藝術家以刀入民間、凝聚愛國力量的時代溫度。
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藝術大展
時間:7月26日至11月23日
地點:深圳市南山博物館(南山區南山大道2093號)
“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文物數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藝術大展,將為觀眾呈現205件套珍貴展品,囊括六座按1:1比例復原的敦煌特級保護洞窟(包括第3、285、275窟等不對外開放洞窟),并展出80余件真跡文物和60余幅壁畫臨摹精品。展覽深入融合數字技術,觀眾可在4K影片《千年莫高》及AI伴隨下,“走進千年的數字藏經洞”;騰訊與敦煌研究院聯合打造的285窟沉浸體驗,通過毫米級高精游戲技術復現壁畫與塑像細節,并設有官方虛擬人“伽瑤”互動。展廳還配備多媒體互動與公共課程,并定期舉辦敦煌學講座和親子專場等活動。
采寫:南都記者周佩文 實習生羅彥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