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外賣最近為何這么火?劉強東為什么好像又開始回歸了?在我看來,這是京東對企業這種商業形態進行了深度思考的結果,而他用行動表明了企業家跟商人的明顯不同。
2025年4月22日午高峰期間,京東外賣因訂單量激增導致系統崩潰,大量用戶反映下單后商家未接單、退款延遲等問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緊接著京東外賣緊急宣布,超時20分鐘的訂單全部給以免單優惠,并給予受影響的用戶發放10元無門檻優惠券的補償。要知道這已經是京東外賣上線兩個月內第二次發生的系統故障了,4月16日也因流量暴漲四倍導致頁面異常。
雖然說暴露了京東外賣平臺系統的一些問題,但也足以說明京東外賣現在有多火爆,連對手都開始急了,公開在網上開撕。
自2月11日正式上線以來,京東外賣以“0傭金”政策和品質堂食商家為賣點,日訂單量已突破100萬單,覆蓋全國140多個城市,入駐商家超近50萬家。4月21日,其宣稱當日品質外賣訂單量超500萬單,GMV超過美團“幽靈外賣”1000萬單水平。雖然離美團外賣仍有很大差距,但通過這么短時間的發力,其業績的增長速度的確是嚇人的。
其實商家之間的博弈大家都已經司空見慣了,也不足為奇。但是戰略企劃槍手發現京東外賣這次正式大舉進軍外賣市場,它給中國民營企業帶來的意義是非同尋常的,甚至可以說是劃時代的,所以我覺得必須要圈一圈,點一點。
4月15日,劉強東的一段企業內部會議講話視頻被熱傳。視頻中劉強東明確要求給京東外賣的凈利潤不得超過5%,“超過5%,我要處分人的,我們一定要在行業里面,按照三毛五的理論,來約束自己的賺錢能力、賺錢欲望。”
說真話,當時看到這個視頻,我的內心觸動是很大的。我做企業策劃和品牌管理這么多年,見過領導開會要求做好服務的,要求抓好產品品質的也大有人在,但是要求利潤率控制在多少多少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極其罕見!我清楚地記得,在各種企業培訓課上,培訓老師總是把利潤最大化掛在嘴邊。
劉強東這是要反市場反營銷了嗎?其實也不是,我覺得這正是他對企業這個組織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進行了深度思考的結果。
談到創辦企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可能絕大部分人會淡然一笑,目的不就是賺錢唄,難道你還想做個慈善機構啊?所以吧,這就是真正的企業家和普通商人思維的不同。
有一本書叫《商業P局》,我不是賣書哈,我現在櫥窗的保證金都退了。這本書就明確提到,企業的目的分兩塊,第一是創造經濟效益,第二是創造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包括為公司賺取利潤、為員工發放薪資以及拉動經濟增長;而創造社會效益包括提升社會就業、增加社會福利和維系社會穩定。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就更簡單直白,他說: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
這個應該很好理解,顧客怎么來?只有合適的價格和合適的服務才會產生源源不斷持久穩定的顧客,而不是一味地以賺錢為重心。企業賺了錢自己能花得完嗎?花不完干什么?為社會創造價值,承擔責任。
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它的著作《營銷管理》最后一章,也明確提到一個名詞叫“社會責任營銷”,而且有些企業為了社會責任,還進行了“事業關聯營銷”,就是直接針對解決社會突出問題而創辦的企業。可惜,那些一心想著賺大錢,利潤之高令人咂舌的企業,他們理解這個社會責任營銷嗎?
所以,成功的企業都是在解決社會問題,而那些總是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的企業必然會失敗的。
我們再來看看劉強東的“三毛五”理論到底是什么意思。
三毛五理論,就是京東秉持的經營理念。具體是說如果京東有機會獲取一元利潤,不會全部據為己有,只拿走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給團隊,剩余的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續發展?。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分享利潤來促進團隊合作和公司長期發展。
但是剩下來的那三毛呢?就是交給社會了,這是劉強東辦企業的目的。
至于說,京東近期宣布的給外賣騎手對象安排工作的這個事,我相信那些只關注利潤最大化的企業,秉持著“在商言商”為宗旨的公司就更不能理解了,這就是差距。
這兩種企業到底誰能走的更遠?我想大家心里自有一桿秤。
關注戰略企劃槍手說市場,漲知識聽有見地的觀點,老鐵們再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