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榮唐連環畫博物館召開了童心繪夢-楊永青精品連環畫展,這類原稿展,小歪當然不會錯過。
周六下午,我趕在開幕式前來到榮唐博物館三層,樓里空空蕩蕩,沒有游客,我把展廳內的稿件都細細看了一遍。
此前榮唐博物館三層展出的是任率英先生的工筆重彩畫,這次都已撤下,只保留少量放在了二樓王叔暉專廳隔壁。
楊永青(1928—2011)上海人,先后任職于華東青年、中國青年以及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做美編。早期畫了大量版畫、插圖,到了晚年癡迷畫觀音像,他最廣為人知是兒童畫,采用傳統水墨中國畫的技法,彩色短篇連環畫的形式呈現,所以我們也把他稱作連環畫家。
楊老一生創作250部以上的連環畫,大部分是彩色,最為難得的是,他的連環畫至今還在哺育孩子們,被各社爭相多次再版。
1988年,他退休后寶刀不老,越發精神,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形成了創作高峰!這次展出的畫稿多數是他90年代初的,不乏名作《神筆馬良》《孔子的故事》《司馬光砸缸》等,也有他早期的《王二小》《半夜雞叫》,還有版畫、素描稿。通過欣賞畫展,我們能大致領略楊老的藝術魅力。
我由衷地欽佩楊老,在連環畫神仙打架的50-80年代,比他畫得好的大有人在,但到了晚年還能持續拿出精良的作品,保持生命力,這就非常難得,可以稱之為連壇“黃忠”。
楊永青一生都俯身為兒童作畫,他的畫思想純凈,又有人物面貌的獨特性,色彩運用豐富,一個個孩子在紙上呼之欲出,形態各異,生動鮮活。冰心稱贊他認真、淳樸、正直。這種赤子之心,支撐了他六十年的從藝生涯。
接下來,我們看畫稿。
60年代的《王二小》《半夜雞叫》
《王二小》共18幅,說的小英雄舍身引鬼子的故事,小時候聽到這首歌讓人淚流滿面,楊永青筆下塑造的王二小,機靈堅定,還具有一種孩子少見的剛強。
半夜雞叫原稿有18幅,2010年拍出了近300萬的高價,咱們今天免費看了稿子,四舍五入也賺了1萬,是不是?
《半夜雞叫》畫面就只有一半,剩下空隙留給文字。整部作品用了冷色調,在綴滿星星的夜里,我們看到雞籠外的周扒皮。
這兩本都是1963年創作,2009年陜西社曾經將他們合訂起來做成大精。
陜西社再版大精《楊永青彩繪連環畫專輯》
80年代的《神筆馬良》
1982年秋天,楊永青做過癌癥手術后,強撐病體勉力完成《神筆馬良》,這套畫作獲全國兒童圖書評獎美術一等獎,成為他的代表作。
這些稿件可以看到明顯的筆墨痕跡,楊永青先生曾感嘆:從前有好畫,可是印刷質量差,距離作品本身還有很大距離,現在技術進步了印刷紙張都可以做到最好,可是內容繪畫卻急功近利,粗制濫造,無法給人美的享受。
楊先生是幸運的,他的稿件保存得較為完好,到技術昌盛的今天能大量復制,送到千家萬戶,這也是他能成為常青樹的一大原因。
卷軸中趙公明元帥,是人們永遠的偶像,馬良年幼,不知元寶的價值,長大了也會露出成年人的笑容。
溪魚動勢形成引導線,指向馬良作畫的位置。
老神仙的胡子和拂塵都很松弛,線條、造型和色彩都是上乘的。
畫面構造變化多端,每一幅都生動充滿張力,胡亂涂畫的狂風,也有章法。
最后一幅我特別喜歡,母豬下崽,可愛的小豬從墻上躍下,誰不想去抱一抱呢?
90年代的《中華美少年》《司馬光》《離騷》《西游記》等
《中華美少年》是中華好兒女三部曲之一,說的是歷史上各個少年英雄,每幅刻畫一個人物,很多并不出名。
博爾術,蒙古四杰之一
王冕學畫
莊姪,楚國奇女子,力勸楚頃襄王避免國家危機
汪踦,魯國小英雄,抗齊國入侵犧牲
李密掛角
李密把《漢書》掛在牛角上,這股認真學習的勁頭被今天走路、開車看手機的年輕人繼承下來了。
孔融讓梨
吉翂擊鼓,代父赴死
管輅觀星
曹沖稱象
沈約白天讀書,晚上就能背下來,后成為南朝文壇領袖
荀灌求援解圍宛城
甘羅
陳玉成
《繪圖屈原離騷》94圖,這是1991年所畫的線描精品,衣袂隨風而鼓,吳帶當風,有八十七神仙圖的神韻。2011年連環畫報上完整刊載了離騷,圖幅較小。
這里舞蹈,我感覺像烏爾善封神電影里質子群舞的一幕。
楊永青以彩色連環畫見長,他的單色連環畫就沒那么有知名度,雷人早期出過四本同類長恨歌、木蘭辭小精,賣的并不好。
1993年《司馬光》這個作品把場景鎖定在竹園的小小角落,聚焦四個孩子神態,動作變化,形成很強的故事性,體現楊老深厚的人物畫功力。我覺得藝術價值不弱于獲獎的《神筆馬良》。
竹林、芭蕉葉、芭蕉花、假山、竹籬笆,這些景物讓畫面有了更多的變化和層次。
1993年《孔子的故事》,這部作品質感和其他畫作迥然不同,是楊老唯一一本絹本作品,遺憾的是現場并非正本,而是復制品,看不到絲的紋理。
1994年《文天祥》。
2006年《少年版西游記》,這時候楊老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他90年代初那組西游被傳為美談,這套展出的不是他最好的,畫質也很一般,你能辨認出是哪一回目嗎。
其他版畫、插圖、素描等
楊老不僅擅長彩繪兒童畫,他的版畫也很有造詣,博物館介紹說他的版畫和插圖有20000多幅,可是現場只略微展出幾幅。
再就是一些他的素描草稿本,作為畫畫素材積累用的。
充滿童心的人,畫出來的老虎也溫柔。
楊永青孫子寫:學爺爺作畫,做人
楊永青的部分連環畫出版物
這次展品據說大部分是原稿復制品,可能是擔心安全問題,好在肉眼看還很難分辨出來,僅次原稿一等,遠勝過普通兒童讀物了。
榮唐展出的不過是楊老作品的極小的部分,2011年楊先生仙去,次年他的畫集也順利出版,我藏有一函,設計制作很精美,選圖很用心,是他女兒整理的。此外《畫兒與少年》拍賣圖錄中也有他大量精美原稿,這兩本書也值得大家去淘一下。
如果你對本次畫展感興趣,可以到榮唐連環畫博物館參觀,地址是北京市朝陽區豆各莊1號易心堂文創園內,周一周二閉館,參觀是完全免費的。
好了,本期就說到這里,請你多點贊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