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感受中國故事的美學價值和精神內涵,深化教師對圖畫書的理解與運用,提升教師圖畫書講述技能,促進幼兒多元發展,七賢中心幼兒園開展中國優秀原創圖畫書教師講述大賽和“基于兒童生命成長的早期閱讀”專題講座。
特邀請濟南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作家委員會主任、濟南市幼高專兒童文學教授張喜梅蒞臨指導,七賢中心幼教集團領導、骨干教師和家長近50人參與本次活動。
講述現場 繪聲繪色
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深入挖掘圖畫書的教育價值,將優秀繪本與教學智慧巧妙融合,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讓我們一起走進精彩的活動現場吧!
小班組
作品名稱:《章魚先生賣傘》
講述教師:秦曉晗
秦老師通過生動的趣味問答,引導孩子們觀察圖案與顏色的雙重秘密,讓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趣味互動,讓孩子們感受朗朗上口的語言魅力。
作品名稱:《別讓太陽掉下來》
講述教師:劉遠萍
劉老師利用AI技術讓繪本畫面動了起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通過大家熱烈地討論“小動物如何阻止太陽掉下來”,感受到小動物們持之以恒、團結合作的精神。
中班組
作品名稱:《哎呀,好臭!》
講述教師:朱文鑫
朱老師通過夸張的表情動作、模仿動物不同的聲音,讓孩子們沉浸在有趣的故事中。面對王子的難為情,孩子們齊心協力幫助王子想辦法!
作品名稱:《媽媽,買綠豆!》
講述教師:王佩美
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在王老師一步步有趣的提問下,直觀地讓孩子們了解煮綠豆的過程,發現綠豆在不同階段的變化,豐富了生活常識,感受到平凡家庭里母子之間濃濃的親情。
大班組
作品名稱:《影子爺爺》
講述教師:楊璟瑤
楊老師借助皮影戲人物“孫悟空”引出故事主線,在她的生動講述下,孩子們感受到安爺爺、豆豆對皮影戲的無限熱愛。在光與影的交織中,傳統文化的種子在稚嫩的心田里生根發芽。
作品名稱:《阿詩有塊大花布》
講述教師:李瑤
李老師聲情并茂的故事講述,帶領孩子們深入觀察圖畫書畫面,引導他們大膽想象、猜測故事走向,感知阿詩將大花布做成禮物送給小動物們后的情緒變化,讓孩子們懂得分享,收獲友誼和幸福。
作品名稱:《小狐貍畫月亮》
講述教師:吳春雨
吳老師在圖畫書講述中巧設提問,引發孩子們對月相變化的觀察和思考。通過角色代入和情感討論,培養孩子們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與面對困難不輕言放棄的品質。
作品名稱:《放風箏》
講述教師:杜晶
杜老師以風箏為主線,將胡同里和諧、寬厚、平凡的百姓生活向孩子們娓娓道來,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中了解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在民俗方面多姿多彩的智慧和創意。
專家引領 以繪啟思
張喜梅教授對教師圖畫書講述展示進行了精彩點評,和現場家長進行了互動交流,細致地解答了家長們的疑問。
張喜梅教授從兒童文學對生命成長的影響、怎樣讀繪本兩個維度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圖畫書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優秀的圖畫書猶如一面映照生命的鏡子,能為兒童提供認識自我的參照系,滋養心靈,促進多元智能發展。”
在怎樣讀繪本的講解中,張教授提出了講述人要有一顆平等的心,要像兒童一樣閱讀。鼓勵家長們在陪伴孩子閱讀時,用故事邏輯代替教育邏輯,引導孩子細致觀察圖畫細節,感受文字的美妙,注意圖文留白,深入思考故事情節,勇敢表達個人見解。這一理念得到了家長們的高度認可和積極響應,現場氣氛熱烈而溫馨。
園長總結 再起新航
活動最后,趙翠紅園長對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新生力量給予高度肯定,并希望所有教師通過本次活動不僅提升個人講述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圖畫書在幼兒生命成長中的獨特作用。
趙園長強調童年時期親子共讀時光會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呼吁家長朋友們珍視與孩子的親子共讀,不僅在世界讀書日一起閱讀,其他的三百六十四天更要共讀,讓閱讀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終,閱讀是為了成就我們更好的生活。
幼兒園將持續探索圖畫書的教育價值,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傳遞真善美,用溫暖向上的內容弘揚正能量,幫助幼兒陶冶情操、塑造品格,讓熱愛閱讀的種子在童心中生根發芽,綻放智慧之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