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大漠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再次迎來又一次舉世矚目的飛行——搭載著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點火發射,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實現中國人在太空的第6次“會師”。
從1999年我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首飛成功,到如今神舟二十號成功發射,神舟系列飛船已經在探索宇宙的路上走過了26年,見證中國載人航天一步一個腳印,逐夢太空。而“神舟”之名,也蘊含著濃郁的“中式浪漫”。
據了解,1994年初神舟這個名字,從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來自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的“中國名曰赤縣神州”,神州,即中國;而神舟,既有“舟”同“船”的文化釋義,也有著“神州”騰飛的美好希冀。因此神舟是神州大地的一艘船,象征著飛船研制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是四面八方、各行各業大協作的產物。神舟在26年的航天征程中,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將中國人的航天夢想運抵燦爛星河,共赴一場與宇宙的浪漫之約。
除了載人航天命名中的宇宙級中式浪漫,我國科技產品在命名上也極具東方詩意。比如拍攝記錄了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全過程的華為Mate X6,其鏡頭模組采用了“寰宇星軌”設計,不僅名字蘊含東方韻味,設計上也是滿滿的中式美學。其中“寰宇”即為宇宙,華為Mate X6融入行星運行軌道元素,搭配中軸對稱的經典設計理念,外圈張力圓環大氣包容,內里橢圓星軌交錯,精致又不失質感,彰顯出高端品味。
作為寄托宇宙星辰夢想的產品,華為Mate X6還在機身可靠性上發力,星云灰和星云白兩款配色結合了航天級玻璃纖維與防彈材料,搭配第二代玄武鋼化昆侖玻璃、創新碳纖維內屏支撐層、超強機翼鋁,由內到外的可靠性全面拉滿,讓華為Mate X6成為當之無愧的折疊屏可靠性標桿。
不僅如此,華為Mate X6的影像實力也相當出眾,其拍攝的神舟二十號發射現場樣張一經亮相就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分享轉發。從新華網分享的樣張來看,華為Mate X6不僅清晰還原了神舟二十號的各種細節,就連火箭尾焰的色溫變化都完美記錄,展現出驚人的色彩還原能力。
據悉,這是因為華為Mate X6搭載了紅楓原色攝像頭,實現了色彩還原度提升120%,能夠準確捕捉色彩,無論是在各種復雜環境光下,都能呈現出真實、自然且精準的色彩。因此華為Mate X6才能在火箭發射時,精準呈現出火箭尾焰色彩變化。
此外,華為Mate X6還配備了一顆4800萬像素潛望式長焦,支持4倍光學變焦和5cm超級微距功能。這一強大的影像配置使其在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現場,即使在遠距離拍攝條件下,也能清晰捕捉到飛船的完整輪廓。更令人驚嘆的是,當整流罩分離時,利用華為Mate X6的「運動軌跡」功能,還能將火箭發射每一個細節都完美記錄,拍出兼具力量感與詩意的「鋼鐵之舞」。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不僅在外觀、影像等技術領域有了深厚的積累,還建立起了較為成熟的折疊屏生態。華為Mate X6升級鴻蒙操作系統 5后,進一步挖掘大屏的潛力,帶來更自由且便捷的分屏、更強大的手勢操作。以全新升級的“全景多窗”功能為例,其支持同時運行三個應用,分屏狀態下可隨意放大其中一個應用接近全屏運行,而另外兩個應用只需三指滑動即可快速切換,尤其適合移動辦公場景,比如現場記者在拍攝火箭發射后,可同步實現觀看直播、編輯圖片和查閱資料,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不僅如此,華為Mate X6還搭載了第二代靈犀通信技術,為用戶帶來了更強的信號覆蓋和穩定性,即便身處復雜環境,也能保持通信暢通。加上支持雙衛星通信,在無地面網絡的情況下,仍可通過天通衛星通信、雙向北斗衛星消息兩種衛星系統與外界通信,即使身處電磁混亂、人煙稀少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也能輕松與外界溝通。
從神舟二十號的命名哲思,到華為Mate X6寰宇星軌蘊含的中式美學,中國科技企業正用現代語言重構東方智慧。華為Mate X6搭載的紅楓原色影像,以突破性的色彩還原技術,將火箭穿越云層時絢麗的尾焰色彩精準定格,讓這份獨特的中國式浪漫永駐數字記憶。同時,憑借航天級可靠機身、革命性的通信技術以及領先的大屏交互體驗,華為Mate X6不僅全方位滿足高端用戶需求,更以無可爭議的技術實力確立了其在折疊屏領域的領先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