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吭哧有力
近日,71歲的董明珠連任格力董事,贊成票率達100%,可謂老當益壯。
正當此春風得意時,董明珠卻因為一場股東大會內部發言,愣是被卷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中坦言自己的用人標準:
“不以年齡、資歷衡量你行不行,你哪怕今年90歲,能干我也用你。”
“人才培養當中,絕不用一個海歸派。因為海歸派里面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在無法辨別是否是間諜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地選擇,在國內的高校里面培養自己的人才。”
這一番話中,大家看不到不以年齡資歷衡量人才,只看到了“絕不用海歸派”。
其實現場氛圍是輕松愉快的,董明珠說完“間諜論”,場下一片笑聲鼓掌聲。
董明珠也想不到自己這番言辭,竟然被有心之人偷錄下來,傳播到網絡上。
接著,就有人上綱上線了,舉起“正義”大旗,你得道歉!
沒錯,我說得就是胡錫進。
其實論理來說,人家企業是有“自主人才選擇”的權力的,我們外人不該置喙。
但董總不經修飾直白的言辭,很明顯戳到了某些人的肺管子,憋不住了。
老胡的理由有三:
1、董明珠是格力品牌的化身,是公眾人物,對海歸群體聲譽詆毀,影響力非同小可。
2、有違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3、與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意識形態相悖。
你要說上一次發言,老胡還是有理有據,軟硬兼施地想讓董明珠道歉。
這第二次炮轟,那就很干脆直接了:董明珠應該道歉。希望她聽得進批評。
然而過了一天,人家董總根本理都沒理老胡,老胡只能自己找臺階下了……
理由依舊是上面小編總結的三點,換湯不換藥。
但是三次炮轟有一點貫徹始終:那就是應該道歉!
當然,老胡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
新京報點評:“絕不用海歸派”,董明珠“間諜言論”背離常識。
新民晚報點評:董明珠犯了“以偏概全”的常識錯誤。
青年報點評最狠:污名化海歸,既無知又短視。
董明珠的“間諜論”真的那么“罪大惡極”嗎?沒有邊界感的到底是誰?
先來看看民意,老百姓是怎么想的?
這條評論,小編沒有一個個截取,因為打開評論區,基本就是一邊倒的狀況,都是站董明珠的。
甚至家里有三個海歸孩子的家長,都支持董明珠,你說這事兒鬧得!
再來看看知名評論家張雪松怎么說得:
“董明珠的話確實不嚴謹,但你讓個企業家說話得像個政治家一樣嚴謹,那就苛刻且無聊了。”
“指責董明珠格局小了的人,好像自己格局很大似的。”
“指責董的人都是什么心理呢?”
“抓住企業家的話語漏洞,尋找自己的正確感、優越感,不過是虛擬自己很強大的弱者心態。”
企業為了防間諜一刀切,雖然簡單了點,但有效。
說“不用海歸派只用國內高校畢業生”是歧視,那么一味地崇媚國外大學培養的學生,海歸優先論,名校論是不是身份歧視?
甚至劉雪松坦言:
這種抓住別人小辮子踩在腳下,摁在地上讓人道歉,這種人未必三觀正,而是“有點壞,有點歪”。
劉雪松話中的“這種人”是在內涵誰,大家應該都清楚了。
說白了,董明珠說出的是一個企業事實和困擾,而一群不創造企業價值的人,卻在逼迫企業家按他們的價值觀怎么做人,怎么說話。
董明珠或者其他企業家需要的是如何避免間諜的方法指導,而不是說三道四,站著說話不腰疼。
寫在最后:
說到底,董明珠這番話引起軒然大波,無非是動了別人的奶酪。
就今天社會環境,有錢人家的孩子不學無術,不參加高考,出國鍍金已經成為常態。
留學海歸和高學歷家長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把自己捧成高高在上的“人上人”。
但如今“世風日下”,前有出國花費上百萬,回國月薪3000;今有董明珠不用海歸派,防止間諜滲入。
其實啊,那些真正出國深造,有真本事問心無愧的“海歸”根本不用愁,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真正需要擔心的那些出國純鍍金的“海龜”。
信息來源:
新民晚報《“絕不用一個海歸派,因為有間諜”,董明珠炸鍋言論犯了1個常識錯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