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回應“人民城市為人民”治理理念的實踐創新,破解新就業群體“服務真空帶”問題,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4月26日上午,賈家街道聯合成都公益組織服務園,舉辦了一場充滿溫情與歡樂的“致敬平凡英雄,溫暖新就業群體”——五一勞動節志愿服務暨親子互動日活動,共同奏響社區和諧樂章。
據了解,本次活動分為便民服務區和親子互動區兩大區域同時開展活動,涵蓋快遞員、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的親子家庭20余組,以及社區居民、志愿者共80余名。
活動現場,便民服務區宛如一個“能量補給站”。社區醫生為40余名居民免費測量血壓、血糖,耐心解答慢性病管理和季節性疾病預防等問題;來自司法所的工作人員開設了法律咨詢專席,從婚姻家庭到勞動者權益,再到快遞外賣配送糾紛,用專業知識為居民排憂解難,增強大家的法律意識;來自中國電信的志愿者則化身“手機守護使者”,免費為居民貼膜、清潔屏幕、檢測故障,手把手教學線上生活繳費、話費查詢等智慧生活功能操作,幫助居民在享受便民服務的同時提升數字生活技能。
“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免費手機貼膜、咨詢法律問題,這樣的活動太實在了!”居民王阿姨感慨道。現場熱烈的氛圍和居民們的好評,就是對這場便民服務的最好肯定。不少居民還紛紛提議,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定期舉辦。
親子互動區也同樣精彩紛呈。現場以“小小城市騎士”親子配送挑戰賽為主題,通過任務打卡、親子協作等方式,趣味化模擬快遞員、外賣騎手的日常工作場景,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價值,同時促進家庭與社區的深度聯結。
活動開始,參與家庭簽到領取物資后,便開啟了這場奇妙的“城市騎士”之旅。在“平衡避障”打卡點,家長和孩子攜手模擬騎手送餐,小心翼翼地運送 “外賣道具”—— 裝滿水的紙杯,穿越障礙物賽道。在快遞分揀中心打卡點,孩子們化身“分揀小能手”。在家長的協助下,他們仔細核對信息,將標有“小區地名”的道具盒快速分類投遞。現場緊張有序,親子配合默契十足。
知識問答環節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涵蓋交通安全、垃圾分類、文明禮儀等知識的題目,引得家長和孩子熱烈討論、積極搶答。“我知道,快遞紙箱是可回收垃圾。”孩子們清脆的聲音充滿自信。這場寓教于樂的問答,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更幫助他們樹立了正確的勞動觀。
“孩子第一次知道快遞要經歷分揀、配送這么多環節,主動提出回家要幫忙整理快遞盒。”張女士欣慰地分享道。陳女士也感慨:“平時工作忙,這次和孩子一起闖關,發現他比我想象中更細心,更有耐心。”
此次活動通過“便民服務+親子互動”的創新形式展開,以志愿者為核心力量,不僅弘揚了勞動精神,還倡導公眾理解與尊重新就業群體的辛勤付出。未來,賈家街道將計劃拓展更多職業體驗,如環衛工人、消防員等,持續深化“兒童友好型社會”建設,積極搭建新就業群體社會支持網絡,傳遞社區關懷,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邁向新臺階。
供稿:社會治理辦
編輯:黨建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