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 務 信 息
國際“低空經濟”相關法律法規文本
咨詢服務(一)
1.名稱:《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法規》
2.章節:第107部分
3.內容:涵蓋商業無人機操作的要求,如飛行高度、操作人員資格、飛行許可等。
*目錄詳見文末
4.格式:PDF電子文件(水印版)
5.說明:FAA的法令依據是美國聯邦法第十四類(Title 14)的航空與太空(Aeronautics and Space)法,在此母法的規范及授權下再制定聯邦航空條例(Federal Aviation Regulations, FAR)。
歡迎垂詢,歡迎合作。
聯系人:
胡女士 17317154387(同微信)
林女士 13918762105(同微信)
——正文3323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近期,上海車展正在火熱舉行。近百款新車發布,國內外車企巨頭紛紛到場,最新奇最炸裂的技術成果連番登場,自開幕之日起的“人從眾”……如果說車展是透視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本次上海車展的高人氣無疑在當下掀起了一場產業風暴。據悉,本屆車展共邀請到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業參展,展出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同時,本屆上海車展首次將展期延伸至五一假期,觀展總人次有望超過上屆的90.6萬人次。
上海車展 (來源:功夫汽車)
車展根據參展門檻、影響力等可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門檻最高的A級車展歷來是汽車圈內的頭等大事,以品牌發布新技術、新產品為主要目的,銷售、成交是相對次要的。在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本次上海車展,以奔馳、寶馬、奧迪、日產、豐田為代表的跨國車企,通過首發本土化產品、公布重磅投資計劃,更有索尼、英特爾等首次參展。
業內公認的世界五大A級車展包括法蘭克福車展、巴黎車展、日內瓦車展、北美車展和東京車展。回顧最近幾次舉辦的世界五大車展,可以發現,無論從辦展規格還是參與度上,這五大國際車展都各有千秋,而中國車展正以迅猛之勢后來趕超上來。
01
慕尼黑車展:換個“思路”繼續
法蘭克福車展有著世界汽車工業“奧運會”之稱,但在2019年參展商縮水為不足800家。于是自2021年起,車展主辦地從德國法蘭克福轉移到了慕尼黑,同時更名為IAA MOBILITY。
2023慕尼黑車展現場(來源:官方網站)
上一屆慕尼黑車展在2023年9月5日到10日舉辦。為了一掃過去在法蘭克福的“沉悶”,主辦方打出了“親民牌”。主辦方在慕尼黑設置了展館展示區(IAA Summit)會議論壇區(IAA Conference)和城市公共展示區(IAA Open Space)。其中,公共展區設在慕尼黑市中心,以便讓公眾體驗移動出行新技術和體驗。
據主辦方統計,2023年車展吸引了來自38個國家的750家展商,總共展出了逾300項新技術、新產品,3700名媒體進行了報道,有來自110個國家近五十萬觀眾參觀。
來看出席情況,德國車企寶馬、大眾、奔馳等紛紛主場坐鎮。豐田、本田、日產、現代、起亞、通用均缺席。
城市公共展示區(來源:官方網站)
整體來看,慕尼黑車展靠著中國車企的“捧場”保住了業內地位。中國企業占到了總展商數量的41%,業內機構估算大概有50多家。比亞迪、阿維塔、零跑、賽力斯、上汽名爵、小鵬、東風風行等9大汽車品牌參展。除整車廠外,中國還有近40個供應鏈品牌參展,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中創新航、瑞浦蘭鈞、孚能科技、地平線、億咖通、輕舟智航、亮道智能、元戎啟行、加特蘭微電子、禾賽科技、商湯絕影、縱目科技等,涵蓋了智能化、電動化以及零部件等多個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新一屆慕尼黑車展將于今年9月9日至14日舉行,主題已確定——“‘動’悉一切”。
02
巴黎車展:華麗下的暗流涌動
2024巴黎車展(Paris Mondial de lAutomobile)在10月14日開幕。共有950家企業參展,這些企業來自中國、意大利、俄羅斯、西班牙、日本、韓國、迪拜、美國、印度等國家。
2024巴黎車展(來源:官方網站)
超40個汽車品牌參展。雷諾、Stellantis、寶馬、大眾、起亞、福特、特斯拉、通用旗下卡迪拉克等外資品牌亮相,法國本土品牌參展最多,奔馳和本田等日系品牌沒有參加。比亞迪、賽力斯、零跑、小鵬、廣汽等9個中國車企出席。
在歐洲車市疲軟,新能源轉型遲緩的背景下,業內稱中西品牌同臺“斗法”是一大看點。純電、插混新能源車以及智能網聯汽車占比提升,歐洲新能源,車展上雷諾、寶馬、Stellantis、大眾、寶馬等歐洲本土車企紛紛推出低成本新能源車以刺激終端新能源車消費需求。
03
日內瓦車展:一波三折,時代眼淚
2019年日內瓦車展現場(來源:官方網站)
受疫情的影響,日內瓦車展(Geneva International Motor Show)在2020-2022連續三年停辦。2023年改在卡塔爾舉辦,共有30多個汽車品牌參展,日、韓系有豐田、起亞等,德系包括大眾、奧迪、奔馳、MINI等,中國品牌有奇瑞、領克等。
2024年出于種種原因又回到瑞士,但是參展商數量寥寥無幾,奔馳、寶馬、奧迪、大眾都沒出現。僅有 Lucid、雷諾集團、瑞士Microlino以及比亞迪、MG部分中國汽車制造商參展,昔日的盛況已不復存在,觀眾人數也少于預期。
車展結束后,日內瓦車展主辦方發表聲明,由于“持續的行業競爭和挑戰”以及“不確定的市場條件”,還有“汽車制造商缺乏興趣”等原因,原定于2025年2月17日開幕的日內瓦車展不再舉辦。不過品牌還將延續,2025年11月開幕的卡塔爾車展將以“日內瓦國際汽車展”(GIMS)為名。
日內瓦車展為何成為時代的眼淚?與其他國際車展不同,瑞士本身并沒有汽車制造業,日內瓦車展主辦方——日內瓦車展基金會的營收幾乎全部來自舉辦車展。相比之下,慕尼黑(法蘭克福)車展、巴黎車展、北美車展、東京車展的主賓國都擁有發達的汽車工業,這些車展的主辦方除了組織展會外,還有自己的主業活動。因此,日內瓦車展受到疫情的打擊更大,重啟也比其他國際車展緩慢。
04
底特律車展:沒亮點且“縮水”
由于疫情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底特律車展展會的吸引力和參展商數量都有所下降。2020年和2021年的展會受疫情影響被取消。2022年和2023年的展會雖然如期舉行,但規模和亮點都不如以往。根據主辦方2024年發布的信息,原本每年一次的活動將不在年內舉辦,改為2025年1月舉行。
2025底特律車展觀眾排隊等待場內試駕(來源:官方網站)
今年1月,底特律車展(Detroit Auto show)如期(勉強)舉辦。參展品牌以美系和日系為主,如Stellantis集團、通用、克萊斯勒、福特,日系豐田、本田,韓系品牌起亞均到場。豪車品牌如英國阿斯頓·馬丁、蓮花跑車、摩根、邁凱倫、勞斯萊斯、捷豹、賓利等,以及意大利的瑪莎拉蒂、蘭博基尼、阿爾法·羅密歐、德系大眾旗下品牌,還有汽車保險公司等參加。
美國本土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雖然參展,但展出的大多都是現有車型,缺乏亮點。唯一的亮點是頒布了北美年度汽車、SUV和皮卡獎。雖然主辦方稱展會現場展出了34個品牌的近500輛汽車,但其中150多輛實際上是由主辦方之一的Modded Detroit組織的改裝車和私人展車,并不能真正代表車企的官方陣容。
為了不顯得過于空曠,場館設置了電車體驗區域,還搬來了不少退役賽車。在舉辦期間因為時間敏感,各大參展廠商都很低調,沒有安排記者會和新車發布會。外媒統計,底特律車展6年間人數減少50萬。很多人將此歸咎于底特律冬季的冰雪和嚴寒。但其實,有不少品牌紛紛改在洛杉磯或者同期舉行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進行展示,不再來此報到。
05
東京車展:日系品牌“絕對的主場”
2023年的東京車展吸引了475家公司參展,并正式改名為“日本移動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改名的原因在于“移動出行展”涵蓋范圍更廣,可以將空中飛行汽車和無人出租車,送貨機器人、載人四足機器人和自動送貨機器人納入展覽范圍,也能招攬更多的人氣。
2023年東京車展現場(來源:主辦方官網)
在傳統的汽車展覽方面,只能說有些“保守”,多元化不足。參展企業基本以日本本土企業為主,能想到的日系品牌都參加了。海外車企僅有3家,即奔馳、寶馬和比亞迪。
底特律車展參展商數量腰斬,日內瓦車展停辦,東京車展、巴黎車展的本土“自嗨”……近年來,傳統五大車展日漸沒落,與之相對,中國車展聲名漸起,這一現象的背后是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更迭。
曾幾何時,中國車企以入場世界車展為榮,而如今,一場“世界車展”若沒有中國身影反而會讓出席者意興闌珊、失望而歸。當中國市場成為世界主流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當自主品牌異軍突起加速“出海”,以上海、北京為代表的中國車展接棒成為新的產業盛宴,引領新潮流。
原創作者:“上海轉型發布”特約撰稿人
責任編輯:胡珊毓
策劃審核:夏 雨
目錄
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法規
第107部分
第 107 部分 小型無人駕駛飛機系統
A 部分 總則
§107.1 適用范圍。
§107.2 產品和物品認證程序的適用性。
§107.3 定義。
§107.5 偽造、復制或篡改。
§107.7 檢驗、測試及合規性證明。
§107.9 安全事件報告。
B 部分 運營規則
§107.12 具有小型無人機系統等級的遠程駕駛航空器執照要求。
§107.13 注冊。
§107.15 安全運行條件。
§107.17 醫療狀況。
§107.19 遠程駕駛航空器的指揮員。
§107.21 飛行中緊急情況。
§107.23 危險作業。
§107.25 從移動中的車輛或飛機上操作。
§107.27 酒精或藥物。
§107.29 夜間作業。
§107.31 目視視距內運行的航空器操作。
§107.33 視覺觀察員。
§107.35 多架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運行。
§107.36 危險物品的運輸。
§107.37 飛機附近操作;優先通行規則。
§107.39 對人體的操作。
§107.41 在特定空域內的操作。
§107.43 機場附近的操作。
§107.45 在禁飛區或限飛區的運行。
§107.47 在航行通告中指定的某些區域附近飛行的限制。
§107.49 起飛前熟悉操作、檢查和行動要求。
§107.51 小型無人駕駛飛機的運行限制。
C 部分 遠程飛行員認證
§107.52 禁止使用空中交通管制應答機設備。
§107.53 自動相關監視廣播(ADS-B)輸出禁令。
§107.56 適用范圍。
§107.57 涉及酒精或毒品的違法行為。
§107.59 拒絕接受酒精檢測或提供檢測結果。
§107.61 資格條件。
§107.63 小型無人機系統等級的遠程飛行員證書的頒發。
§107.64 臨時證書。
§107.65 航空知識的時效性。
§107.67 知識測試:一般程序及及格分數。
§107.69 知識測試:作弊或其他未經授權的行為。
§107.71 失敗后的重新測試。
§107.73 知識與培訓。
§107.74 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培訓。
§107.77 名稱或地址變更。
§107.79 自愿交出證書。
D 部分 人體上空的飛行操作
§107.100 適用范圍。
§107.105 對人體實驗操作的限制。
§107.110 第一類操作。
§107.115 類別2 操作:運行要求。
§107.120 第二類運行:小型無人駕駛飛機及其他申請人的資格需求。
§107.125 條 第 3 類操作:運行要求。
§107.130 第三類運行:小型無人駕駛飛機的資格及其他申請人要求。
§107.135 類別 2 和 3 操作的遠程操控機長標簽標識。
§107.140 第四類操作。
§107.145 在移動車輛上方的作業。
§107.150 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可變模式和可變配置。
§107.155 遵守方式。
§107.160 合規聲明。
§107.165 記錄保存。
E 部分豁免
§107.200 免除政策及要求。
§107.205 可豁免的規章清單。
READ MORE
作為“樂器之王”的鋼琴,正在被時代遺棄嗎?
4-26
史上最短命的電子產品你用過嗎?
4-24
馬拉松大半參賽機器人“前翻后仰”說明了什么?
4-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