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聆聽草原史詩 - 烏力格爾說唱藝術
清晨的陽光灑在科爾沁草原上,我們開啟了這場獨特的非遺文化之旅。烏力格爾,這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說唱藝術,已有數百年歷史。當地著名的烏力格爾藝人巴特爾老師為我們展示了這項藝術的精髓,他手持四胡,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唱腔,將草原英雄史詩《江格爾》演繹得淋漓盡致。
(更多資訊請關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官網,如需咨詢游玩推薦內蒙蒙旅130 1504 1706)
在科爾沁右翼中旗的非遺展示中心,我們還有幸參與了互動體驗環節。學習基本的四胡演奏技巧和說唱節奏,雖然只是皮毛,但已能感受到這項藝術的獨特魅力。傍晚時分,圍坐在蒙古包內,聽著老藝人講述烏力格爾背后的傳說故事,仿佛穿越回了那個馬背上的英雄時代。
第二天:力量與技巧的傳承 - 布魯投擲
草原上的晨霧還未散盡,我們就迎來了充滿活力的布魯投擲體驗。布魯是蒙古族傳統體育項目,使用特制的木制投擲棒,既考驗力量又講究技巧。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我們學習了三種布魯投擲方式:遠投、準投和馬上投擲。
最令人興奮的是下午的布魯比賽環節,雖然我們的成績與當地牧民相去甚遠,但那種全力投擲時布魯劃破空氣的呼嘯聲,以及落地時激起的草屑,都讓人熱血沸騰。這項源自狩獵技能的運動,如今已成為展示蒙古族男子氣概的重要方式。
第三天:舌尖上的非遺 - 傳統奶制品工坊
走進科爾沁左翼后旗的傳統奶制品工坊,濃郁的奶香撲面而來。在這里,我們跟隨非遺傳承人其其格老師,學習了蒙古族傳統奶制品的制作工藝。從擠奶、發酵到成型,每一道工序都蘊含著草原人民的智慧。
我們親手嘗試制作了奶豆腐、奶皮子和酸酪等傳統食品,雖然形狀不如老師做的規整,但那種純正的奶香讓人回味無窮。工坊還展示了現代工藝與傳統技藝的結合,讓我們看到了非遺傳承的創新之路。
第四天:草原非遺全景體驗
最后一天,我們來到了通遼市非遺展示館,這里集中展示了科爾沁地區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前三天的重點體驗項目外,我們還接觸到了蒙古族刺繡、馬頭琴制作、蒙古包搭建等多項非遺技藝。
傍晚的告別晚宴上,當地藝術家為我們獻上了集烏力格爾、布魯表演和奶制品品嘗于一體的綜合展示,為這次非遺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四天的沉浸式體驗,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科爾沁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勃勃生機。
(更多資訊請關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官網,如需咨詢游玩推薦內蒙蒙旅130 1504 170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