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演變、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推進的背景下,海南省依托獨特資源稟賦,推動清潔能源島 2.0 版建設。2025 年 4 月 25-27 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綜合系統專業委員會與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協會主辦的 "海南清潔能源島 2.0 版綠色低碳發展大會" 在海口順利召開。
4月26日上午,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綜合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劉永前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譚天偉,國能龍源環保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艷春,國際銅業協會中國區總裁李荊,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地區部總裁高軍,浙江大學海南研究院副院長齊冬蓮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辭,表達了對大會的期待以及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發展的展望。
大會期間,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秘書長龔婕發布了《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典型案例》。她指出,今年以來,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協會斟酌篩選出九個大類的案例,基本涵蓋了我省清潔能源島建設的主要方面,體現了踐行海南“雙碳”目標、譜寫美麗海南新篇章的具體行動。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綜合系統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許洪華主持開展了報告分享會,邀請各界專家展開了集中交流與探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孝信分享了《非化石電氫耦合的新型能源體系構想》的主題報告,提出構建以綠氫為核心的非化石電氫耦合能源體系,通過綠氫發電調峰與衍生燃料替代雙路徑,破解新能源高占比電網運行難題,驅動鋼鐵、航空等高碳行業深度脫碳。研究強調綠氫規模化需突破經濟性瓶頸,通過綠電降本與技術迭代推動制氫成本與傳統制氫路徑持平。
德國能源署北京聯絡處主任、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在報告《能源轉型2.0 時代的零碳園區和零碳島》中指出,能源轉型2.0需以綠氫耦合與智慧調節為核心,破解風光電消納與系統靈活性難題。他提出三大路徑:一是構建“波動電能+零成本儲能”體系;二是創新農光互補模式;三是重構零碳園區標準;
深度參與能源法起草專家梁志鵬先生在《貫徹落實能源法,助力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報告中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于2023年11月8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為國家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基礎保障。他強調,綠色低碳發展是能源法核心目標之一,該法構建了多項基礎制度,如確立優先開發可再生能源戰略定位、實行非化石能源目標制度等。針對海南建設清潔能源島,他建議依托資源優勢建成新型能源體系,并創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機制,推動智能電網與綠色能源融合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朱彤分享了《能源轉型2.0 的零碳能源系統》的主題報告。報告指出零碳園區作為分布式能源系統發展條件已成熟,可成為推進系統轉型及體制改革的突破口。
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辦公室主任、海南區域總經理王占舉在《“雙碳” 目標下海洋能源的產業創新與實踐》主題報告中建議,強化零碳園區制度創新,資源分配要向推動產業進步的主力企業傾斜,加強國際能源合作。
本屆大會還設立了四大專題論壇,匯聚高校院士專家、企業領袖及一線研究人員,分別從“可再生能源零碳園區與源網荷儲前沿技術及其典型應用”“超強臺風多發地區風能、太陽能的可持續發展”“海南自貿港特色清潔能源體系構建”“電-氫-X多能互補系統的技術耦合與場景創新”四個主題出發,通過理論探索、案例分享及技術路演,展開深入交流,推動學術研究成果與行業創新開發有機融合,助力新型能源加速發展。
本屆大會以創新視野與務實行動勾勒出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的全景藍圖,通過系統研討,構建了從技術攻堅到產業落地的完整創新生態鏈。這場匯聚智慧的思想盛宴,正將椰風海韻間的創新火花,淬煉成驅動全球能源變革的燎原之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