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初潮后,少女常常經歷一段月經不規律時期,多數會逐漸自行規律,不需治療。但有些少女初潮后月經失調比較嚴重,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影響心理健康,需及時治療。青春期女性月經失調最常見的是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等。
(1)功能性子宮出血
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主要是無排卵型功血。由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影響丘腦下部對垂體促性腺激素的控制,使月經周期中不形成FSH、LH的峰狀分泌,卵泡雖發育但不成熟,無排卵、無黃體生成。
臨床特征為:月經周期紊亂,不規則子宮出血。
臨床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時多時少,一般不伴有痛經。
防護措施:止血、調節月經周期和誘發排卵。
(2)痛經
少女在月經前或月經周期或多或少地感覺到腰痛、下腹墜脹、乳房發脹、精神倦怠、情緒不穩等不適,但是在經前或月經期間下腹部陣發性疼痛難以忍受,并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則臨床上稱之為“痛經”。
臨床表現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且常發生于排卵周期初步建立時。繼發性痛經指由于盆腔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子宮粘黏、盆腔感染等引起的痛經,常發生在初潮2年后。青春期少女的痛經大多為原發性的。
防治措施:
青春期少女的痛經以原發性痛經為主,宜進行以心理疏導為主,輔以鎮痛的治療。首先要加強少女對月經生理與衛生知識的了解,糾正思想上不正確的認識,消除焦慮、緊張、恐懼的心理。要注意經期的衛生,平時適當加強營養,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這樣,大多數的痛經可以自行緩解。對少數痛經嚴重,不得緩解的少女,疼痛發作時可以服用一些鎮痛的藥物。(撰稿:汪東紅 審稿:葉和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