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并非新聞標題寫得那樣,那是博取眼球罷了。在媒體眼中,可算是又找到了一條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的“罪狀”——這可是廣大群眾敏感的關注點,能夠吸引流量成為熱點。
近日,四川蒼溪縣的一名學生先是舉報學校晚自習安排不合理,睡眠時間不足,還說食堂飯菜有蛆。舉報過程中,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了責罵。
與此同時,這位學生錄了音,后來發到網上引發波瀾。經調查,兩個舉報內容都是子虛烏有。
實際上,學生的主要訴求和教育局工作人員對其責罵(批評教育)的指向實際上都是“晚自習安排不合理,睡眠時間不足”的這個主題,并非食堂飯菜質量問題。
彼時,教育局工作人員答道:“你這個年齡不讀書干啥子?我代表你老爸老媽來罵你。”這不正是過來人的諄諄告誡嗎?
舉報者之所以提到后者,無非是使得自己舉報顯得“有理有據”“理直氣壯”而已,拿來做“添頭”。這就和某些場景舉報一樣,結尾都會附上“作風不正、亂搞男女關系”差不多。
至于有沒有這個問題,不重要,要的就是搞臭被舉報主體,要的就是對方罪孽深重而我舉報有力,也是為了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哪怕最后經調查沒這回事,那也沒關系,舉報嘛又不需要什么證據,也不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只不過,媒體把“添頭”拿出來做標題,可謂用心險惡。只不過,不懂事的學生把教育局工作人員的良苦用心當狼心狗肺,讓人唏噓不已。
據通報,該名工作人員“在規勸溝通過程中存在言語失范的情形”已被停職檢查,并接受進一步的教育處理。可是,輕聲細語能起到教育作用嗎?
總結起來,一個學生不想上學了,恨不得所有學校都關閉,這樣他就能肆無忌憚地玩游戲了,于是“憤”而向教育局舉報;教育局工作人員一聽就知道咋回事,于是“好心”斥責了幾句,想打醒他。
結果這學生根本沒救了,不僅錄了音還給發到網上,仿佛自己多有理一樣——實在太壞了!
孩子啊!終究是太年輕,他們哪里知道“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的現實,又哪里知道“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道理。
在這意義上,媒體和學生都不懂事,只顧著眼前的利益,不去考慮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其結果必然殃及自身。真是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也因此而變得冷漠。
其中,基層干部和一線人員這邊也由于好心被不斷戲耍、傷害和自找麻煩、沒有好下場,在處理事務中不得不選擇嚴格執行“公事公辦”的原則,絕不再多說一句話。
尊重他人命運,放下助人情結。服務對象(群眾)若對此有意見,盡管去投訴去舉報好了,反正都是嚴格按照程序辦的,挑不出什么毛病。
所以說這位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就是“傻”,人家學生電話舉報,你直接說“你的反映已記錄”的話就好了,干嘛“多此一舉”批評人家?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人家也不會領你的情,讓他不知死活好了。你看,果然惹火燒身了,多不值當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