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流傳千年的北朝民歌,如今在輝騰錫勒草原上依然生動上演。作為距離北京最近的內蒙古大草原,輝騰錫勒以其獨特的草原風光、壯觀的白色風車群和淳樸的牧民文化,成為攝影愛好者和旅行者的天堂。
(更多資訊請關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官網,如需咨詢游玩推薦內蒙蒙旅130 1504 1706)
第一天:航拍草原風車群奇觀
清晨5點,當第一縷陽光灑向草原,我們便架起了無人機。輝騰錫勒草原上的風電場堪稱亞洲最大,數百座白色風車整齊排列,在晨光中熠熠生輝。無人機升空后,鏡頭捕捉到的畫面令人震撼:碧綠的草原如同巨大的地毯鋪展開來,白色的風車如同守護草原的巨人,緩緩轉動著葉片。
中午時分,我們驅車前往黃花溝景區。這里的黃花并非普通野花,而是當地特有的金蓮花,每年7-8月盛開時,整個山谷都會變成金色的海洋。我們特意選擇了一處制高點,用長焦鏡頭捕捉遠處牧民趕著羊群穿過花海的畫面,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場景令人動容。
第二天:深入牧民家庭體驗家宴文化
第二天,我們有幸受邀參加當地牧民巴特爾家的家宴。巴特爾一家三代同堂,依然保持著傳統的游牧生活方式。家宴開始前,女主人其其格為我們展示了制作奶茶的全過程:從擠新鮮牛奶,到用銅鍋熬煮,最后加入磚茶和鹽巴,每一步都充滿儀式感。
家宴上,手把肉、血腸、奶豆腐等地道蒙古美食陸續上桌。最令人難忘的是烤全羊儀式,巴特爾用蒙古語唱著祝福歌,按照傳統禮儀將第一塊肉獻給最尊貴的客人。餐后,一家人圍坐在蒙古包內,老人彈奏馬頭琴,年輕人跳起安代舞,星空下的草原之夜格外迷人。
第三天:黃花溝徒步與星空攝影
第三天清晨,我們輕裝簡行深入黃花溝腹地。這條長約15公里的溝谷,兩側山勢平緩,谷底溪流潺潺。7月的黃花正值盛花期,成片的金蓮花在微風中搖曳,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徒步途中,不時能看到旱獺從洞中探出頭來,或是百靈鳥從草叢中驚起。
下午返回營地后,我們開始準備夜間星空拍攝。輝騰錫勒草原光污染極少,是絕佳的觀星地點。入夜后,銀河清晰可見,我們用延時攝影記錄下星軌劃過蒙古包上空的壯麗景象。凌晨兩點,一顆流星劃過天際,為這完美的一夜畫上句點。
最后一天的早晨,我們登上附近的小山丘,用全景模式記錄下朝陽中的草原全景。四天的拍攝收獲頗豐:累計拍攝素材超過500G,包括航拍視頻120段、照片2000余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捕捉到了一組珍貴的畫面:晨霧中的風車群、暴雨后的雙彩虹、以及牧民遷徙的壯觀場景。
回程路上,我們順道參觀了草原文化博物館,對蒙古族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次創作不僅收獲了美麗的影像,更體驗了純正的草原生活,感受到游牧文化的獨特魅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官網,如需咨詢游玩推薦內蒙蒙旅130 1504 170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