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楓葉
來源:正商參閱(ID:zhengshangcanyue)
優衣庫,正在“自掘墳墓”。
是的,在換季囤衣的關鍵時刻,優衣庫突然宣布取消“王牌退貨服務”——線上訂單不再支持到線下門店退貨。
網友頓時炸了鍋,這本是優衣庫在新消費時代的一大“殺器”,結果卻要“自斷手腳”,也難怪越來越賣不動了。
事實上,退貨率是時尚行業盈利的一大卡點,隨著如今“平替風”越來越熱,曾經以經典款平替深入消費者心智的優衣庫,也正面臨著白牌商品的沖擊,更需要注重“成效”。
說白了就是,業績承壓下,優衣庫開始“緊衣縮食”,降本增效了。
可優衣庫看不到的是,在大消費“卷”服務的今天,為了節省成本,取消“王牌退貨服務”,這造就了一個惡性循環。
在平替圍剿下,優衣庫跌倒;在跌倒后丟棄鞋子奔跑,怕只會“摔一個更大的跤”。
不得不感慨,優衣庫的上一個 10 年屬于中國,如今它需要一個新故事。
01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有消費者留言稱優衣庫的衣服不好退貨了,原來線上下單門店退貨的方式將在 5 月 1 日被取消,只能在線上寄回指定地址,而且大部分運費要自理。
優衣庫官網已對此作出了公示, “ 線上購買改線上退 ” ,意味著線下門店不能退貨,但是能換貨。
針對優衣庫退貨規則大變身,有人表示接受,但不買賬的人更多,覺得優衣庫有線上線下兩個渠道,以前能自由選擇退貨方式,現在限制變多了,哪里買必須哪里退,不太方便。
大家不理解的是,“線上購買線下退”這原本是優衣庫的“王牌服務”,而且優衣庫有著線上線下兩個退貨渠道,更加吸引消費者,如今變成哪里買的就得從哪里退,“門店退貨幾分鐘就能退款, APP 要多等好些天,估計還要收運費”,非常地不方便。
另外,線上和線下如果完全區隔,是否會產生一些問題,譬如“兩個不同渠道的商品,質量會有所不同。”
優衣庫修改退貨規則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有可能是對運營成本的考量,線上訂單隨意到門店退貨,會增加門店人力、庫存管理成本;統一退回線上指定地址,能集中處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當然,也有可能是對庫存管理優化,不同門店庫存情況不同,原規則下線上訂單退貨到任意門店,可能導致門店庫存混亂。新規能讓退貨商品回到統一渠道,便于庫存調配和管理。
不可否認的是,“平替風潮”下,優衣庫業績承壓,真的要開始“緊衣縮食”了。
02
從上世紀 90 年代火遍日本,到后來成為風靡全球的服裝巨頭,優衣庫憑借 “ 低價良品 ” 策略一路過關斬將,備受大家青睞。
2019年全球開店2000多家,營收高達1510億元,優衣庫堪稱“服裝界的不敗神話”;
其創始人柳井正不僅力壓孫振義,兩奪日本首富,更被喻為繼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之后日本新一代“經營之神”。
可惜,以 “ 性價比 ” 著稱的優衣庫,在中國居然跌倒在了高價路上。
越賣越貴的優衣庫,逐漸在被國貨 “ 平替 ” ,甚至還爆發了關店潮。
據不完全統計,幾乎所有優衣庫熱門款,都能在電商平臺上找到質量差不多、價格更低的優衣庫“平替”。其中就包括餃子包、搖粒絨拉鏈茄克、設計師合作系列搖粒絨連帽拼接外套等。
不少自媒體博主也發布了很多平替測評筆記。某社交平臺上優衣庫平替的筆記就超過 2400 多條。
事實上,優衣庫賣的都是基礎版型服飾居多,相應的其制造門檻偏低,版型也較容易“復刻”。
另外,由于中國市場服裝業高度成熟、電商渠道廣泛使用,很多本土品牌可以做到比優衣庫價格更低、款式更多、響應消費者速度更快、同時質量也過關。不少國內服裝廠商吃到過優衣庫平替的紅利。
優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潘寧是“最清醒”的人。他表示,中國消費者的心態發生了轉變。“我們看到了一套以‘平替’為中心的消費價值觀——消費者選擇更實惠的產品,在質量上與品牌商品幾乎沒有區別。”
對中國消費者來說,不是優衣庫買不起,而是國產更有性價比。
這也難怪,曾經的服裝“性價比之王”,會翻車了!
03
在“平替”們的價格戰猛攻之下,優衣庫在中國市場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
要知道,優衣庫 2023 財年在大中華區的業績創下 240 億元的歷史高位,占全球總收入的 20% 以上,穩居日本以外的第二大消費市場。
近期,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 2024-2025 財年中期業績 (2024 年 9 月 -2025 年 2 月 ) 顯示,期內,該公司總營收 17901 億日元 ( 約合人民幣 908 億元 ) ,同比增長 12% ,凈利潤 2335 億日元 ( 約合人民幣 118 億元 ) ,同比增長 19.2% 。其中優衣庫品牌收入在迅銷集團總收入占比 86.9% 。
期內,該公司大中華區營收下降約3%到361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4億元),利潤下降約9%,是唯一下滑的區域。其中,中國大陸市場收入下降了4%,利潤下滑11%。明顯,優衣庫在大中華區經營業績承壓。
2024 年 3 月,迅銷集團便宣布要關閉中國 50 家未盈利門店。 2025 年第二財季,優衣庫在中國內地的門店數量凈減少了 8 家,首次出現季度凈閉店,早先喊出要在中國市場 “ 每年新開 80 到 100 家門店 ” 的優衣庫已經放慢了節奏。
盡管優衣庫在中國市場遇冷 “ 失速 ” ,但中國市場門店總數依然高于日本,未來中國依舊是優衣庫的核心戰場。
對疲軟的優衣庫而言,如何留住中國消費者至關重要。
更重要的是,優衣庫十分清楚,它離不開中國消費者,更離不開中國供應鏈。
去年 10 月,柳井正在采訪中明確表示拒絕“中國 +1 ”,即把生產環節更多轉移到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
想要建立大型工廠來取代中國大陸的工廠并不容易,優衣庫在中國有過多年的摸索和試錯,更重要是中國有著無可取代的紡織產業鏈和更高素質的優秀匠工。
中國是優衣庫最大的生產基地。據了解,迅銷集團 397 家合作服裝生產商中,有 211 家都在中國,占比高達 53% 。而在全球 155 家合作紡織工廠中,有 75 家在中國。
柳井正曾不止一次表示:不會放棄中國生產、"去中國化"是行不通的,要想實現高質量和大規模生產,那還得是中國制造商。
雪上加霜的是,優衣庫近幾年一直風波不斷,頻頻陷入負面輿情:三里屯試衣間桃色視頻、東京門店店長試衣間偷拍事件、西寧萬達廣場暴力收銀事件 …… 這些負面輿情已經讓優衣庫的品牌形象大跌。
04
在中國市場折戟后,柳井正就想著去歐美市場碰碰運氣。
在歐洲,優衣庫正通過與本地藝術家合作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黃金地段附近開出旗艦大店來 “ 贏得當地消費者的尊重 ” 。
但是到了中國市場,優衣庫卻“依舊傲慢”,從未融入過中國本土文化,堅持移植 “ 日本風格 ” 。
隨著中國消費市場的快速崛起,國潮復蘇,中國消費者不再執著于大牌,而是更追求自我感受,追求更好的服務和更高性價比就是消費心理最大的轉變。
可惜,優衣庫卻堅持“看不到”這點,也難怪被“平替”,越來越賣不動了。
中國市場增速放緩之后,優衣庫想要從其他市場追回業績,特別是歐美市場,可惜結果并不理想。
歐美市場和亞洲市場在消費習慣、審美上存在較大差異。
北歐三國有自己的快時尚,巴黎和米蘭人曾經嫌棄它風格單調,但又沒有單調在德國人的審美點上。美國人除了習慣在大賣場購物之外,更鐘意于舊時的歐洲風情——至少一開始是這樣的。
2024 年,優衣庫在美國連開了 11 家新店, 6 家位于加利福利亞, 5 家在德州,均是華人集中居住的區域。
柳井正曾形容經營優衣庫是 “ 一勝九敗 ” 的生意。這一次,他的歐美登陸計劃會成功嗎?
真正的時尚不應只是短暫的潮流,而應是一種能夠跨越時代、深入人心的經典。
跟茶葉一樣,過去 20 年,中國幾乎沒有出現受到全民跨年齡層一致喜愛的快時尚品牌,也鮮有把中國強大的紡織能力、轉化成全球影響力的品牌出現,這點頗為遺憾。
但可能略欣慰的是,運動服飾、羽絨服、防曬衣、內衣等垂類領域的國內影響力品牌正在出現,比如安踏、波司登、蕉下、蕉內等。
期待在中國消費者的衣柜里,都共同有著一件made in China且有全球影響力的服飾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