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知譚商業
作者|知譚君
4月25日,紫金銀行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整體來看,該行的業績雖仍保持正增長,但已顯乏力:全年營業總收入為44.63億元,同比增長0.98%;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24億元,僅增長0.30%。這兩項核心指標在A股上市農商行中均處于“末位圈”,營收增速倒數第二,凈利增速更是墊底。
步入2025年第一季度,形勢更顯嚴峻。紫金銀行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1.41億元,同比下降4.82%,出現明顯回落。不過,凈利潤尚能“穩住陣腳”,錄得4.22億元,同比增長4.04%。
01息差縮水,投資補上
銀行主要靠息差吃飯,紫金銀行卻難掩這一“飯碗”越端越薄的窘境。2024年,紫金銀行凈息差為1.42%,同比下滑17個基點,在10家已披露年報的上市農商行中墊底。根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1.8%以上的凈息差才算是“合理區間”,紫金銀行的表現已明顯掉隊。
細拆來看,該行存款付息率下降16個基點至2.1%,而貸款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下降42個基點至3.8%。進入2025年一季度,凈息差進一步壓縮至1.23%。廣發證券分析認為,隨著前期高成本負債逐步到期并重定價,該行凈息差有望迎來階段性企穩。
面對息差壓力,紫金銀行只能另辟蹊徑,在非息收入上“做文章”。投資收益就成了拉動業績的“頂梁柱”。2024年,該行實現投資收益5.39億元,同比大漲108%。其中,債權投資處置收益為2.98億元,是上年同期的近十倍;其他債權投資也貢獻了1.50億元收益,同比增長近四成。進入2025年,投資收益繼續“挑大梁”,一季度同比增長達50%,對營收貢獻不容小覷。
02資產質量“起波瀾”,不良率行業第二
業績之外,紫金銀行的資產質量也開始承壓。2024年,紫金銀行不良貸款率升至1.24%,在行業中排名第二,比上年增加0.08個百分點,是A股上市農商行中唯一出現不良率上升的銀行。同時,撥備覆蓋率從上年的247.25%降至201.44%,下降幅度達45.81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2.5%。此外,該行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2.51億元,同比銳減44.36%,也為未來經營敲響警鐘。
更需關注的是,紫金銀行關注類貸款占比呈現上升趨勢:2024年上半年為1.33%,年末升至1.41%,2025年一季度繼續升高至1.52%,顯示潛在風險正在積聚。
03存貸齊增,卻因“以貸吸存”吃罰單
在信貸投放方面,紫金銀行2024年仍保持擴張節奏。全年吸收存款總額達到2153億元,同比增長6.87%;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為1845億元,同比增長6.96%。但這組“雙增”數字背后,監管部門卻開出了罰單。
根據揚金罰決字〔2024〕34號、35號,紫金銀行揚州分行因利用本行貸款資金開立存單并發放質押貸款,從而虛增存款,被揚州金融監管分局處以罰款50萬元,分行公司部原經理也被連帶處罰5萬元。
04降本增效先降高管
面對息差擠壓、監管趨嚴的行業環境,紫金銀行也開始“降本增效”。不過,這一次,“節流”先從高管開始。
截至2024年底,紫金銀行員工薪酬總額為9.5億元,同比增長2.2%,在職員工共計2451人,較上年小幅增加46人,人均年薪為38.9萬元,較上年微增0.1萬元。
此外,紫金銀行繼續推進績效薪酬延期發放和追索扣回機制。2024年延期發放薪酬總額為5830萬元,追索扣回金額為755萬元,進一步強化薪酬與績效的掛鉤機制。
與此同時,董事、監事及高管團隊的薪酬明顯“瘦身”。2024年高管薪酬總額為1313.8萬元,同比下降18.9%。其中,監事長陳亞年內稅前薪酬為103.7萬元,下降幅度高達31.4%;新任董事長邵輝于2024年8月履新,年內僅領取薪酬19.5萬元。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