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灰心流淚你的果,創造光明你的因?!奔ぐ旱睦收b聲中,先生劇社的演員身著長衫,將聞一多先生的風骨展現得淋漓盡致。4月26日,西南聯大師生步行團入滇87周年紀念日與福照樓重建23周年紀念日在此重合,一場別開生面的紀念活動在福照樓勝利堂西南聯大主題店拉開帷幕。悠悠古琴聲中,云南文化界老中青代表齊聚一堂,于古樸的木質桌椅間、鐫刻著西南聯大校訓的廳堂內,共同追憶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回溯歷史,1938年的4月26日意義非凡。七七事變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先至長沙,后因南京失守轉徙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初,聯大師生分三路撤離,其中兩路乘車轉道越南入滇,另一路約300人組成的步行團毅然選擇徒步入滇。這支隊伍中,既有聞一多、曾昭掄、李繼侗等教授,也有查良錚、任繼愈、季鎮淮等青年才俊。他們翻山越嶺,歷經艱險,最終抵達昆明。在這片熱土上,師生們秉持著對知識的渴望與對家國的責任,潛心治學、筆耕不輟,以點點星火照亮中國教育的蒼穹,在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而承載著西南聯大師生記憶與昆明人深厚情懷的福照樓,也在23年前完成重建,重回大眾視野。福照樓店名最早可追溯至1938年,因坐落于福照街而得名。早在那時,其紫陶汽鍋雞便已在西南聯大師生間聲名遠揚。作家汪曾祺在《昆明菜》中曾這樣寫道:“這家店不知有沒有店號,進門處掛了一塊牌匾,上書四個大字‘培養正氣’。”“今天我們培養一下正氣”,這句當時昆明人口中的“暗號”,正是相約前往福照樓品嘗汽鍋雞的代名詞。時至今日,福照樓的汽鍋雞依然是昆明美食的“金字招牌”,成為招待外地親友的首選佳肴。
在這個特殊的雙紀念日,福照樓以獨特的方式傳承西南聯大精神。餐廳精心推出“文科版”和“理科版”特色菜品,既有簸箕燒烤、得勝橋魚排等展現云南食材本味的美食,也有紙包黑三剁、汽鍋米湯野菜等勾起老昆明人童年回憶的家常菜。聯大風骨、藠頭河鮮、火焰煤球等創意菜肴,摒棄繁復的調味,以簡約的烹飪手法,將山野珍饈與尋常食材化為舌尖上的驚喜。菜品選材考究,鴨肉鮮嫩、豌豆尖清爽,魚肉排骨切塊均勻,春卷火腿絲火候恰到好處,米湯野菜原汁原味,讓人吃得安心、品得舒心。
品嘗美食的同時,一場沉浸式的文化盛宴也在同步上演。在裝飾著木質火腿椅與彩色琉璃窗的大廳內,先生話劇社帶來精彩演出?!段髂下摯蟆吩拕≈噩F了先生們在戰火中為家國命運激烈爭論的場景;《紅燭》朗誦傳遞出聞一多先生甘愿燃燒自我、追求光明的豪邁;《最后一次演講》則以振聾發聵的吶喊。在昆明文學界老前輩的深情講述中,西南聯大師生們于戰火紛飛中堅守求知、不屈不撓的形象愈發清晰。
西南聯大風骨,跨越歲月長河,在福照樓的美食與文化中得以延續。不妨擇一閑暇,走進福照樓,嘗一口聯大菜,在味蕾與心靈的雙重觸動中,感受87年前那群師生的熱血與堅持。
(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 記者 李映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