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調不聽宣,到底區別在哪?二郎神為啥不認天親,寧愿神住灌江口
滿天星宿神仙,三界文武將材,面對一個屢犯天規的美猴王,都不敢使出真正的本事,將孫悟空置于死地!
原因無他:孫大圣天地所生,背景驚人,自身過硬,將來又前途無量,都在天庭體制內工作,誰又肯放手去打,得罪了這位真心不好惹的主?
關鍵時刻,在天庭、佛、道都極具影響力的觀音菩薩,主動請纓,向天庭玉皇大帝舉薦了個人——二郎真君楊戩。
看過封神榜的朋友,都會對這位年輕帥氣,且有真才實學的玉虛三代精英弟子,不會陌生。當年,女媧娘娘正是將山河社稷圖交給了二郎神,成功收降了千年白猿——袁洪,后又將軒轅墳三妖降伏。
觀音菩薩可謂慧眼識人,薦才得力!二郎神一出馬,憑借著天眼和八九玄功等,便旗開得勝,成功將有著72般變化的孫悟空擒拿到了天庭。
細心的讀者注意到,觀音菩薩在向玉帝舉薦二郎神出征時,卻也有所顧慮!
四大名著《西游記》原著第6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一章節中談到,玉帝問觀音菩薩所舉薦的是何方神圣時,觀音菩薩答道:是陛下的外甥二郎真君,現居住在灌州灌江口。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1200草頭神相助,神通廣大。
夸完二郎神的本事,觀音菩薩又進一步道出了他的顧慮和建議:奈何他只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即可擒住孫悟空。
“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赤誠昭惠英靈圣,顯化無邊號二郎。”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和《西游記》文學作品中,都有提及二郎神的母親是云華仙女或瑤姬仙子,是玉皇大帝的妹妹。
也就是說,天庭最大的官——玉皇大帝是楊戩的親舅舅,二郎神是地地道道的皇親國戚。有這樣的天然優勢,為何二郎神還要聽調不聽宣,住在灌江口二郎廟呢?
吳承老師在原著中,曾用了兩個詞4個字:“心高”和“性傲”!
心高不認天家眷,是不是二郎神心氣太高,看不上天庭這層關系?心傲歸神住灌江,又是不是灌江口比天庭還要好呢?
且看玉帝聽從觀音菩薩建議后,差遣大力鬼王宣旨時的一段故事情節:花果山妖猴齊天大圣作亂,今特調賢甥同義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后,高升重賞。
二郎真君接到圣旨的一刻心中是大為喜悅的,他當即回復:天使請回,吾準備下就拔刀相助。
這說明二郎神也是積極上進,樂于建功立業的!
再看灌江口二郎神廟,雖然地處五龍口,是武障河南鹽河、南六塘河、老六塘河、北鹽河共五條河交匯處,景色秀麗,風景迷人,廟前平地似為辦公桌,隔河有一塊形似琵琶的夾洲……被認為是一處風水極佳,具有獨特地理優勢與歷史背景的寶地,但與天庭圣境比起來,還是有所差別!
綜合文學作品與民間神話故事傳說,會發現二郎神之所以不認天親,神住灌江口聽調不聽宣應該有以下原因:
其一、二郎神與天庭和玉帝有過歷史恩怨和矛盾糾葛。
二郎神的母親私自下凡,觸犯天規,遭到玉帝懲罰,被壓在桃山之下,他的父親和哥哥,被天庭追殺遇害;就連二郎神與妹妹三圣母,也是九死一生,后拜師玉虛門下的玉鼎真人,最終肉身成圣。
其二、二郎神非常有正義感,性格直爽、愛恨分明,加上開了天眼和八九玄功等神通本事,偏偏 他又喜歡保持獨立自由。
住在灌江口,二郎神有梅山六兄弟相助,還有1200名草頭神,自成地方體系,自由自在。
加上二郎真君廟是二郎神的根據地,屢屢顯靈顯圣,人間香火鼎盛,不用靠天庭俸祿,既能自主管理,又能保持資源獨立。
其三、聽調不聽宣,并非二郎神是三界的“反骨仔”,而是他不甘心被天庭體制約束。
“調”,多指公務性的命令,比如工作調動和任務指派。“宣”則是皇帝直接召見或發布命令,帶有個人權威性和禮儀色彩。
二郎神聽從天庭調令,他在玉帝需要他出征時義不容辭,敢于擔當,卻又不愿意進入天庭接受玉帝的直接召見和覲見朝拜,象征著他公事公務,卻又不受皇權制約,不參與天庭復雜的權力斗爭和日常朝政。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