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季節到了,此時正是北方的早春,春意尚淺,只有迎春花開著零星花兒,好在,天氣已經回暖,即便刮起大風,也不會讓人覺得很冷,好希望能下一場春雨,哪怕是小點也行。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被這春雨觸動心弦,揮毫潑墨,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諸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
唐朝詩人孟郊也有一首歌詠春雨的詩作,寫的非常生動。孟郊是中唐時期著名的苦飲詩人,詩風多清冷苦澀,作詩苦心孤詣,自己為難自己,仿佛為詩所囚,故人稱“詩囚”。
孟郊一生坎坷,幼年喪父,家中清貧,在慈母的督促下,先后奮斗了幾十年,終于在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于是,他心花怒放地寫下了千古名句:“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直到五十一歲才被選為溧陽縣尉,但他對于這種小官一點也不上心,而是經常外出游山玩水,吟詩作樂。某日,一場春雨過后,孟郊心有所感,寫下一首《春雨后》。詩作原文如下:
昨夜一霎雨,
天意蘇群物。
何物最先知,
虛庭草爭出。
這首詩的大意是:
昨天夜里,下了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這是上天要復蘇萬物的征兆。
萬物之中,又是什么最先知道春天到來呢?看那虛曠的庭院里的小草正在爭相出土發芽。
孟郊這首《春雨后》是一首歌詠春雨的五言古詩。
整首詩開篇先寫夜來春雨情景,以及春雨之有意,雖然只是“一霎”,卻是一場“潤物細無聲”的及時雨,是一場喚醒萬物的多情雨,是一場傳遞春天訊息的先聲雨。
然后,繼續用擬人手法寫萬物復蘇時的感受,看上去庭院里空空曠曠,什么也沒有,但春雨的鬼斧神工之處,就在于將“虛庭”變成一片詩意盎然的“綠庭”。
詩中最后一句:“虛庭草爭出”,其中的一個“爭”字,正如“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中的“鬧”字,此字一出,而境界全出。
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流暢;簡潔平易,通俗易懂;文字凝練,字字珠璣;語淺情真,質樸可愛;清新雋永,意境清幽。
突出特點是采用擬人手法,用最樸素的語言,生動傳神地描繪了一場春雨過后的喜人景象,萬物復蘇,花花草草爭相冒出,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向世人呈現了一幅絕美的春雨復蘇圖,給人以美感享受。
雨水落,萬物生。雨水不僅帶給人們美的享受,更帶給人們很多美好希望,從此,人們就更進一步走進明媚的春天,在享受春天溫暖的同時,期盼著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